國家爲什麼把鄭州納入國家中心城市?

LGC8364


在一六年底,武漢與鄭州一同被選入“國家中心城市”。這也是目前九座國家中心城市當中,除北京和天津之外,離得最近的兩座“國家中心城市”。至於就針對鄭州為何會入選”國家中心城市”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導致。


首先鄭州地理位置突出。鄭州雖沒有武漢“九省通衢”地理位置那麼優越、那麼出名,但其“火車上拉來的城市”稱號也是不可小覷的。目前鄭州已經基本建成以“京廣高鐵”和“徐蘭高鐵”為基礎的“十字型”高鐵網,而在此基礎上鄭州還進一步規劃建設前往太原、濟南、重慶、合肥等城市方向的高鐵線路。而就目前而言,鄭州儼然已經成為我國中部乃至我國中西部甚至說中東西部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

再者就是鄭州作為河南省省會,得擔負起引領全省經濟發展重擔。眾所周知河南是我國著名的人口大省之一,雖其常住人口還不足一億人口,略遜於廣東省以及山東省,但絲毫不影響其戰略發展地位。且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而得天下這一說法。鄭州作為河南省省會,得擔負起河南接近一億人口的經濟發展重擔。而設立鄭州為國家中心城市,更是為鞭策鄭州城市發展,使其進一步帶動全省甚至中部經濟發展。

最後一點就是因為武漢。雖說武漢與鄭州一同被選入“國家中心城市”。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因為武漢在有很多方面影響力並沒有鄭州大,中部這才會有兩座“國家中心城市”。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武漢自身影響力不足,就好比如說湖北鄂西地區以及鄂東地區其實受武漢城市的發展影響並不大。而中部得需要打造類似於西南地區成都、重慶那樣的“雙子星”戰略發展模式才行。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鄭州能夠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絕非偶然。這不僅是肯定鄭州這座城市這麼多年來的艱辛發展歷程,同樣也是看好鄭州這座省會城市未來的發展潛力。在此我希望未來鄭州與武漢兩座“國家中心城”能夠攜手共進,為創建地區經濟繁榮穩定發展而作出貢獻。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地處中原的鄭州,從一個小縣城到大城市,它正在快速的成長,無論是交通,還是文化,教育,都是在這裡匯聚。可能它不是第一,但是一直在努力成長,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好。

鄭州,別稱“綠城”,是河南省的省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鄭州已經邁入一線城市的方陣了,現在是“新一線”城市。並且還是國家中心城市,預示著中原將在鄭州的帶領下慢慢崛起。



首先,我們來說鄭州的教育,鄭州的大學非常多,比較著名的有鄭州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雖然名牌大學沒有那麼多,但是百年名校河南大學歷史悠久,在很多大學裡都能看到河大的身影。

鄭州的發展還取決於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交通,無論是航空,還是公路,鐵路,都有自己的優勢。


鄭州的航空港是國家批覆的唯一國家級航空實驗區,新鄭機場的T2航站樓投入使用,讓機場的規模更大。未來,機場還會發展更快,更厲害的。機場在西區還有上街機場,很多的國際航空展覽都在這裡進行。

最後說下鐵路交通,鄭州是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京廣隴海在這裡交匯,無論是普鐵還是高鐵,鄭州都是中國最大的鐵路樞紐換乘站。


鐵路小匠


中部大省(農業、人口、交通、經濟等各方面而言)河南的省會,中國鐵路的心臟,中國首個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所在地,鄭州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國家對她的定位是,“鄭州是河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這個定位在中部僅次於武漢,可以與南京在東部的定位相類比(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明明是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卻被人視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好像除了鐵路鄭州什麼都沒有一樣;河南的一億人口明明是重要的資本,鄭州卻總被人拉著比人均。國火車頭拉出來的城市

城市的本質是什麼?我覺得,城市的本質是人的聚落。人是城市的必要條件,城市為人服務。國家中心城市,服務的人更應該多於一般的城市。鄭州的背後,是一億河南人,她的人口流入量、小學兒童數量、機動車保有量在全國都位於前列,她註定要服務更多的人。


他為什麼要把鄭州納入到國家經濟中心城市?

因為在中部地區需要一個推動經濟,這種引擎,而鄭州就是那個作為一個更好的人選擇,武漢作為這個中心城市,那他主要是輻射的面積,不管為地理位置也不優越,所以說就把這個國家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選擇鄭州輻射中東部地區

原來說一下鄭州現在發展的已經很不錯,是我國優秀的文化旅遊名城有還有全國最大的速凍水餃生產基地鄭州航空港是中國第一個一海內陸海港建起來的一個空港試驗基地

所以說國家發這個中原中原崛起這個學期任務河南河南中東部發展中部崛起計劃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面向的是河南9436萬人


遊子宜陽人


作為一個在鄭州學習生活四年的大學生來說,當知道鄭州被列入國家中心城市的時候,正是畢業前夕,這四年來我們幾乎見識了學校四周從無到有,飛一般的發展速度和不斷增強的實力,當然我知道鄭州也有很多不足,但是站在個人理解的角度來說國家把鄭州納入國家中心城市群,是鄭州的發展和實力的體現也是一種政治和影響力體現的必然結果,當然或多或少也會有國家對中部發展扶持的照顧。


1、 中部崛起的戰略需要和全球職能城市的輔助發展城市群。

中國有五大全球職能城市,分別是環渤海地區的北京市和天津市、華東地區的上海市和華南地區的廣州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就個人理解而言全球職能城市的對外戰略意義更多一下,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及推動國際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這類城市有可能發展成為亞洲乃至於世界的金融、貿易、文化、管理的中心城市,意義非凡。以上說的城市更多的是對外發展和展示的第一平臺,而在這個過程中國家發佈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草案)》在“全球職能城市”的基礎上,提出國家級中心城市的概念,而國家中心城市則是側重於對國內城鎮體系的影響,而鄭州列入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中部崛起的戰略需要(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武漢和鄭州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和全球職能城市輔助城市群的不斷建立和完善。


2、作為一帶一路中心線核心城市的國家意義。


2017年12月發佈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武漢和鄭州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西安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而一帶一路的中心線概括來說是:連雲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其中道理一眼就能看出來,一帶一路作為國家級頂層戰略,既然選擇鄭州作為中心線核心城市,拋去鄭州的內在優勢來說,國家意義非凡。


3、地理、資源和交通優勢

鄭州是全國僅有三個城市的鐵路能夠直通全國省會的城市之一(還有一個西安),要說到鄭州崛起的過程就不能不提到鄭州的交通,當年鄭州靠著兩條鐵路從開封手裡搶走了省會的頭銜,並逐漸發展成河南省內唯一的單核城市。鄭州的一切開玩笑的說算是從交通中拉來的:鄭州站地處中國最繁忙的兩大鐵路幹線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歐亞大陸橋)的交匯處,扼守中原腹地,能夠完整輻射全國鐵路網,鄭歐班列通達中東及歐洲等國。107國道、310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和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與國內外30多個城市通航。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鐵路客運站鄭州東站、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鄭州北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圃田西站,有航空、鐵路口岸和公路口岸,使得貨物可在鄭州聯檢封關直通國外。在這樣的優勢支持下,以及輻射國內外的人流、物流系統在促進中部崛起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將其列為國家中心城市也是必然。

4、人口紅利、資源輻射和高素質人才駐守的軟實力

我們說了很多外在的因素,我們現在說下內在的因素吧!雖然鄭州無法與老牌的一線城市對比但是鄭州的發展是不容小覷的,鄭州作為省內唯一的單核城市幾乎是舉全省之力發展,這個過程來說是一種正反饋,也就是說,我投入的越大所帶動的周圍城市群越願意參與其中分一杯羹,而這樣就會造成越來越越多的周圍資源傾斜,帶動的周圍發展範圍越大。而目前鄭州2017年人口維持在1001萬左右,且2017年GDP總量為9003億人民幣,人均GDP為14,276.13美元,已經超越了成都和重慶。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資源和人力大省所帶來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而人才儲備來說雖然,鄭州招攬人才的政策並不是很吸引人,但是依舊超過6成的在鄭上大學或者學習的高技術人才的人願意繼續留下來,在這片土地上奮鬥。雖然鄭州的高房價讓很大一部分人卻步,但是就目前來說鄭州所形成的虹吸效應是不可逆的,所呈現的正反饋也是越來越好。這樣的結果是國家樂於接受的,而被列入國家中心城市從戰略意義上給鄭州會帶來更多的發展和日新月異的變化。

總的來說,鄭州位處中原腹地,在國家的中部崛起計劃中鄭州是相對於其他中原城市有更多方面的優勢和扶持基礎的,這是鄭州自身不斷努力提升影響力的表現。國家所需要的中心城市是希望其能夠起到帶頭作用,輻射周圍城市群全面發展的,而鄭州恰恰抓住了發展的時機和機遇。所以說機遇和自身努力都是很重要的。當然鄭州也會有很多的不足,筆者在鄭州上學的四年看著學校周邊的房價一步步的上漲也是望洋興嘆,但是鄭州還年輕,鄭州發展剛剛起步,年輕的血液依舊在流淌。有可能等哪一天鄭州成長為像北京和上海那樣的超級大都市患上超大城市病,但是筆者認為鄭州的包容和公平是對每一個人的,奮鬥始終是每個人都要堅定地方向,當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不斷前進帶動中原區域崛起的重擔也是需要不斷奮鬥實現的。

不過鄭州還年輕!加油吧,年輕的鄭州!


雞蛋科技客


首先,近些年鄭州的基礎打的不錯,有國家中心城市的潛力。規劃者的戰略眼光和大智慧,前有鄭東新區,是全國新區建設的經典之作;後有航空港城,是新的戰略舉措,是中原經濟區和中原城市群的中樞,交通自不用說,經濟進步明顯,科教文衛早是全省的中心,但實力不強輻射力不足,是目前最大的短板。

其次,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區,鄭汴洛新焦許平漯濟,環鄭周邊,經濟基礎較好,戰略空間充足,資源豐富,承載力強,適合聯動發展。說到聯動發展,先有鄭汴一體化,定位於區域的科教文衛中心區和創新發展區,港許一體化定位於發展中高端的工業製造業,新鄉焦作主動對接鄭州向北跨河發展,鄭州都市區的雛形已現。

再則,地理位置和國家意志,地理位置決定其戰略地位,進而影響國家意志。中原地區,黃淮大平原,人口一個多億,經濟整體上不發達,但在這大平原上總要有挑大樑的大城市,來作為該地區的中心,前有洛陽開封,後來歷史選擇了鄭州,那就只能是鄭州,作為這個時代中原地區的中心。中原地區重在穩,政治要穩,經濟要穩,人也要穩,眾多的人口需要一個大都市來承載夢想和希望,也需要一個文化風俗認同感較高的城市來居住生活。

總結而言,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挑起新時代中原地區發展的大梁,是國家的戰略穩定需要,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需要。鄭州的進步有目共睹,鄭州的短板也顯而易見,優勢在於人口,短板在於人才,大力引進產業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大力發展科教文衛事業,提升城市軟實力,也是提高社會認同。


睦鄉康居


我覺得很多人對中心城市這個概念存在偏見,認為選中心城市最核心的就是必須得經濟發達。其實國家會考慮經濟問題,但是更重要的是從未來的戰略佈局,以及地理位置方面所考慮的。如果只看以前,那試問,憑啥當年選深圳這個漁民部落做經濟特區呢?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國家中心城市東南沿海只有天津、上海、廣州。其他六個都是內陸地區,這恰恰是國家這一階段的戰略佈局,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先看看哪些城市得到了發展,深圳、大連、天津、青島、連雲港、汕頭、廈門、廣州、上海、寧波、蘇州、溫州、杭州,這些城市的經濟總量,佔據了整個國家的大半壁江山。全國的人才幾乎都歸攏到了這些城市,我們細細回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說起來出去打工,除了上述城市,我們基本上聽不到有其他城市出現。而這些城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基本都是沿海城市。沿海城市在改革開放初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港口,港口附近什麼最多,自然就是商業和運輸。商業和運輸能促進周邊企業的發展,改革開放初期,在中國進行投資的外資,90%以上都投到了東南沿海。國內投資同樣也是首選東南沿海城市,那時候的中國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全國各地的勞工也紛紛湧入這些城市。所以這些城市的經濟面貌也是日新月異,讓積貧積弱的中國有了熱火朝天的發展景象。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然而,現階段的中國,東南沿海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撤出沿海轉入到內陸地區,或轉入到東南亞國家。現階段的發展戰略,自然是從東南沿海轉入中西部地區,因此我們可以看出,9箇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區佔了6個,除了北京是首都之外,還有西安、鄭州、成都、武漢、重慶。改革開放初期勞動密集型的生產資料靠海運,現階段的技術密集型生產資料就要靠鐵路和航空了。高鐵才最能代表中國速度。而鄭州恰恰是國內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綜上所述,國家中心城市並非是考慮以前有多發達,而是考慮下一步戰略,誰最有條件對所覆蓋區域內的輻射能力,誰最有條件符合中國速度。再加上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的戰略方向,一帶一路包括海陸絲綢之路的戰略執行條件。我們假如把鄭州剔除,那山西、安徽、河南、河北將會積蓄處於欠發達區域,這違背了中國現階段的發展規矩,違背了現階段的戰略佈局。



老隱隱於巔


大家好,我是小博雜談。

鄭州地處河南省,河南省古稱中原,古代有得中原者得天下這一說法,可見在古代河南的戰略地位是多麼重要。



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東部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已經逐步富裕起來,而河南省所代表的中原地區,由於人口較多,不沿江,不靠海,對外發展水平不高,急需一個龍頭城市來帶動,鄭州作為一億人口的省會,自然被賦予帶動中原崛起的重任,被國家列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序列也是中原崛起發展所需。那麼國家為什麼把鄭州列為國家中心城市呢,下面我具體說一下。

其一,鄭州區位優越,位於中原的中心,又是河南省的省會,自身發展也不錯,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後,帶動廣大中原地區的作用必然增強。

其二,鄭州是交通樞紐城市,米字型高鐵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戰略地位突出,以鄭州為中心建立米字型產業帶,對經濟發展促進作用是巨大的。把鄭州列為中心城市,也是發展所需。

總之,把鄭州列為國家中心城市,有利於帶動中原崛起,是時代所需。


感知發展


第一:從歷史方面來講,華夏文明發跡於河南。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說過,中國什麼樣河南也就什麼樣。就像你不瞭解雅桑克萊就不瞭解泰拳一樣,河南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

第二:從人口方面來講,河南擁有佔比全國接近1/10的人口,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人口紅利是經濟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巨大的勞動力和人才優勢是鄭州近些年快速崛起的中堅力量,具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先決條件。

第三:從地理位置來說,河南位於中國的心臟地帶,是鐵路、航空、公路樞紐,同時鄭州又是一帶一路戰略上陸地上的起點,中歐班列的起點,具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交通區位優勢。

第四:從產業結構說,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基本涵蓋了所有的工業部門,產業鏈條結構完整,具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硬實力。

第五:從國家戰略層面和歷史經驗來看,城鎮化和都市群是國家未來幾十年發展的重點,目前我國主要有的都市群有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都市群、珠三角都市群。未來以鄭州為中心,將會建設成為世界級的中原城市群。因此無論從那個方面來看。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當仁不讓!


傑哥71427


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①除了首批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以外,鄭州所代表的河南省擁有一億人口,還是華北與華中連接的橋樑,同時也是全國五強的緣故,承載著承東啟西的重任。

②地理原因,地處華中承擔著中部崛起重任。東連全國第三強省山東,西接陝西,為東部產業轉移暨梯級開發的連接區。

③奇蹟之城,由一座小縣城不斷髮展,進化為人口總量接近千萬規模的中原大都市。

④交通樞紐的優勢,歷來都有中原興則中華興的說法。
其外還有刻意扶持的原因,高層宏觀規劃把河南省當作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而省會鄭州又是全省實力最強的城市。而且還是聖人常踏之地,也可以理解為時代之機遇!


民間查訪專員


看了這麼多回答,很多人都在說鄭州怎麼怎麼好?實際上沒有回答到點子上。其實應該看得更高更遠一些,也就是說站在國家的層面考慮佈局,國家為什麼要設置國家中心城市?目的是什麼?這一點弄清了,就知道鄭州為什麼是國家中心級城市了?順便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也就毫無懸念了。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形成了北上廣深等三大城市群,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實際人口規模已經超過兩千多萬。本來城市的聚集效應,可以讓很多事情變得效率更高。但是人口超過一定極限以後效率反而會下降,因為人的通勤時間太長,很多時間都消耗在交通上面。而且人口對教育醫療生活的需求也超過了城市的負載能力。所以說從實際需要來講,這些大都市要進行人口分流。

另外從國際的規律來講,大部分的發達國家都是以大都市城市群的形式存在的。比如說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德國的法蘭克福和柏林,日本的東京灣地區。這其中人口比較多,面積跟中國相似的美國,具有典型的代表。美東地區從北向南,四個典型的城市分別是波士頓,紐約,費城和華盛頓。這四個城市群在美國東部都是大都市區,聚集了大量的人口,是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美國西海岸從上到下分別是西雅圖,舊金山(包括硅谷),洛杉磯,聖地亞哥等,主要是科技娛樂中心。然後除了這些經常能聽見的城市之外,中部還有芝加哥,南部還有休斯頓,另外還有亞特蘭大這些重要的城市。美國有3億多的人口,其中70%多的人口都聚集在這十幾個大城市周圍。這是美國將近一百多年的工業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現象,這也是所有發達國家的規律。即絕大多數人是在以城市為核心的周邊聚集起來工作與生活的。

根據這個思路,中國的人口與面積,中國最少需要十個類似的城市群。北上廣深這幾個特大城市現在已經接受的人口承載力大約一億多一點,剩下還有將近十二三億的人口依然向這些城市湧入,受不了啊!所以國家必須根據地域,政治,經濟和發展潛力來進行人口分流。所以第一批的國家中心城市除了以前重要的直轄市,第一個莫過於西南的成都,它是整個西南地區的核心,雲貴川的核心,這是經過幾百年的歷史,文化,經濟,政治,尤其是地理位置所決定的,不以高層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成都必須也必然進入國家中心城市。

第二個我想說別的是最新的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在已經公佈的這一批國家中心城市裡,經濟水平最差的莫過於西安。但是從對整個西北的影響力,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科研的重要作用來看,非西安莫屬。在西北地區,唯一可與西安有競爭的的只有蘭州(主要是地理位置更加西北一些,西安離中部還是有些近),雖然在整個國家中心城市裡面,西安的水平不高,但是實力碾壓蘭州還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個我想說的是,現在還不是國家中心城市,但以後必然是國家中心城市的東北重鎮瀋陽。無論從哪一方面看,瀋陽跟西安的地位是一樣的,即使東三省的經濟狀況再差,國家也絕不可能放棄東北。所以振興東北,瀋陽必定是國家中心城市,這是毫無疑問的,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再來說一下中部地區。武漢作為中部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是毫無疑問的,我雖然是鄭州人,但是我也知道鄭州跟武漢還是有一些差距的。武漢作為近百年來中國的華中的核心地位多年不會動搖。它的優勢之一在於九省通衢,水陸聯運,在以前的經濟條件下,水運的成本優勢明顯高於北方。另外就是近百年的工業積累,完善的工業體系,加上多年的眾多名牌大學文化的積累,尤其是科研和文化的實力,這一點鄭州遠遠不如。

說到最後要說一下鄭州為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首要因素不是因為它的高鐵地理位置,更也不是因為他的悠久歷史文化,最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口。河南有一億多人,如果沒有一個比較像樣的特大城市來吸收外溢的人口,幾千萬人口都會在其他省顛沛流離。幾千萬人不能融入到打工所在地的文化生活裡是極其尷尬的,管理更麻煩。我在鄭州的省級醫院工作將近20年,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豫北地區的人喜歡去北京看病,豫西地區喜歡去西安看病,豫南地區喜歡去武漢看病,只有豫東地區不怎麼喜歡去上海😃。勞動力也同樣,全國各地都分佈有大量河南人。如果不能有一個城市把這些分散的勞動力有效的聚集起來,對於社會的安定和人口管理來講是有重大缺陷的。所以儘管鄭州的GDP還不如長沙,仍然能夠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名單。因為他起的聚集效益不是湖南的幾千萬人能比的。從另外一方面講,鄭州地理位置確實好,這些年確實也發展的不錯,發展速度也很快,人口的聚集效應更快。整個鄭州的人口聚集和年輕人所佔的比例在全國都是名列前茅的。雖然鄭州現在某些方面還不如武漢,但是我們應該這樣看,武漢已經發展了上百年了現在已經進入了中壯年,而鄭州才發展了幾十年還很年輕,潛力更大。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是感情分:李相在河南發跡的!所以才會把2015上合組織總理級會議放在鄭州。會後熱情的拉著各國首腦,看了看鄭東新區。意思是說想當年我批的這個規劃,老美昧著良心天天宣傳是“鬼城”,大家看看怎麼樣?!

總結起來就是說,國家考慮問題,不是單單從經濟上來講,首先要考慮政治上的穩定,也就是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先不管老百姓有沒有錢,首先要不找事兒不鬧事兒。然後還要綜合考慮其他很多因素。否則的話,單純按照GDP排名就可以了。所以我希望廣大網友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以高層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不要相互拆臺,相互攻擊。

最後再說一下接下來幾個國家中心城市的選擇,中國必然需要10到12個國家中心城市。華東必然至少還有一個,是南京還是杭州?怎麼選擇,他們都離上海太近了,南京距離上海大約300多公里,杭州距離上海約兩百公里。人口已經很多,分流效果不明顯。所以現在這兩個城市掙的很厲害,都很害怕自己掉隊。如果從地域和人口來講,南京更容易出現。但是杭州現在號稱是中國的第四城,風頭正勁。但是如果從國家中心城市來講,自身人口還不足,離上海太近。不過從廣州和深圳的模式來講,杭州出現也應該不是大問題。現在的問題就是華東到底需要兩個還是三個國家中心城市?

如果東南還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的話,廈門可能入選。但是廈門是小島,人口承載力太弱。現在房價炒的高得離譜。想入圍的話,肯定周圍要擴城,把周圍幾個大陸上的縣全部擴充進來。另外,臺海局勢是關鍵的因素,所以即使有希望入圍,也會很晚才公佈。

如果膠東半島再加上一個國家中心城市,那必然是青島。眾望所歸,具體不說了。

經過這樣的佈局,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些城市基本上覆蓋了中國絕大多數的地域和經濟發展好的地方。華北京津冀地區有兩個城市,東北西北各有一個城市。西南有兩個。華中有兩個。華東可能有2到3個。華南有兩個:一個廣州,但是事實上深圳已經成為一個國際著名城市,地位絕對不低於廣州。東南或者膠東半島各加上一個,加起來11-15個。基本上覆蓋了重要地區及經濟發達地區。

從人口承載力來講,四個一線城市的人口承載力一億多,加上週邊城市群總共大約2.5-3億。

剩下的幾個區域性國家中心城市,每個城市規模一千萬起,平均每個城市群聚集人口大約2500萬或者更多,這樣又可以聚集大概3億人口。這樣的話全國大概一半的人口聚集在這些城市群周圍,效率最大化,管理也方便,城市病相對小一些。善莫大矣。

需要說明的是,最後城市群的人口都是憑感覺估算的,錯誤的話不要噴。

智慧結晶,轉載請註明來源。我就不上那麼多圖浪費大家流量了。

不要人云亦云,想成為一個智慧達人,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