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里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究竟爲何意?

百鍊晴空


把《道德經》理解為“

愚民政策”,是最大的誤讀,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

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在這裡老子提出了一連串的“反主流價值觀”言論,包括:

  • 不尚賢

  • 弱其志

  • 使民無知無慾

這和大家心目中治世正道的儒家“尚賢”、“尚功”、“開民智”的思想似乎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老子是真的覺得大家應該跟白痴一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嗎?

其實不然,《道德經》的文字不能脫離當時的背景去理解,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時禮崩樂壞,西周森嚴等級的分邦建國制度遭受諸侯征戰日漸崩壞,社會秩序混亂,有一句話大家應該能記住“春秋無義戰”。

這句話是孟子說的。指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在這種諸侯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尚賢”、“尚功”只不過是諸侯為了一己之私,網羅人才,讓民眾在戰爭中充當炮灰做為犧牲品的一種藉口罷了,這和諸侯口中高喊的“仁義”一樣,一片虛偽。

諸侯的戰爭,並沒有帶來社會的進步,那這樣的“仁義”、“尚賢”、“尚功”,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是肉弱強食罷了!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是道德經第十八章,從老子的觀察來看,所謂“仁義”,一旦被宣傳就會變成“假仁假義”,所謂“智慧”,一經頌揚就會誕生“大偽”,所謂“孝慈”,是因為太多六親不和,才會有人拿來宣傳、表彰;所謂“忠臣”,其實是因為國家昏亂才會出現。

治理國家根本的“”已經毀壞了,才會有這些“仁義”、“智慧”、“孝慈”和“忠臣”出現,而眾人所津津樂道的“仁義”、“智慧”、“孝慈”和“忠臣”,只不過是掩蓋國家治理越來越差,民風日見墮落的幌子而已。

老子說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依照“道”來治理,如果失去了對“道”的把握,那麼只能依照之前的“德”來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連“德”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仁”,以君主的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仁”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間“信義”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信義”都喪失了,那麼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禮儀”規矩來勉強維持國家的治理。所以試圖依靠禮儀這些東西治國安邦,其實那隻不過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禍亂開始的前奏。

對現代人的啟示

一個公司、一個家族、一個國家,如果拼命的“尚賢”、“尚功”,以“狼性文化”做為企業的追求,一切以業績、數字為方向,會帶來的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降低、整體道德水平的下滑和“大多數人被剝削掠奪”的結果。

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人的成功,下面累累的是千軍萬馬的白骨。對於家世平平、資質平平、能力平平的普通人來說,這種肉弱強食,充滿叢林法則的社會,也太殘酷了吧!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並不是說讓那些真正的智者不敢有所做為,二是說如果整個國家社會不搞叢林法則,就不會出現那種操弄人心、人性的詭計多端之輩,這裡的“智”,並不是褒義詞!

什麼才是真正的“尚賢”、“尚功”和“無不治”

這就回到老子說的“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領導人不去以功績為誘餌,民眾就不會心生惡念去互相爭奪;

領導人不以奇珍異寶為貴,民眾就不會丟失淳樸之心也不會去盜取搶奪;

領導人不去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民心就不被迷亂;

所以聖人統治百姓,讓百姓內心的慾望減少,而讓其五臟充盈而身體健康,讓百姓心中的不當之志削弱,而讓其追求根本的大道。經常的民眾處於不用詭計、不用智謀而沒有不正當的慾望的狀態之中。

這樣子無為而治,那麼天下即將大治。

這樣深刻的道理,有人能理解嗎?


談者無語


老子的意思,不過想要得到一個自然、自在、自由的理想社會。這種理想社會的構想,與他對現實社會的認知與反思有關。


一、「亂」之根源

老子認為,世道之亂,起於由人之慾望而引起的各種「有為」。這可從三方面來說。


第一,人之各種慾望,追求感官的刺激,流逸奔競,本身就會給人帶來不好的結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十二章》

五色、五音、五味等代表多欲之生活,其結果則竟至「目盲」「耳聾」「口爽」「發狂」「行妨」。老子對這種多欲的生活狀態是否定的。


第二,認為追逐慾望,而必然會引起相互爭競。這是社會亂之根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道德經·三章》

所謂「不爭」「不為盜」「不亂」,皆就取消爭競而言。由此可知,老子認為社會之亂,在於人們相互爭競,而相互爭競,是因為人對慾望的追逐。所以老子就從這個角度立說,如何才能使民不爭呢,使他沒有相應的慾望就好了。「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云云,皆就此而說。


第三。人們對慾望的貪婪和追逐,已經到了不顧生命的地步了。貪名利而不顧危亡。老子就說: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道德經·四十四章》

你所貪求的慾望,真的比你的命還重要麼?老子乃於此喚醒世人,貴重自己的身體性命,不要為了慾望而奮不顧身。


基於此,老子對物慾文明是持否定態度的。其雲: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道德經·五十三章》


二、為何要「虛其心,弱其志」

基於對社會現狀的認知以及對物慾文明的否定,老子當然否定多欲的生活。於是他所主張的生活態度,就正與之相反。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十二章》

所謂「為腹不為目」,即只求飽,而不求額外的慾望追逐。嚴靈峰說:「腹易厭足,目好無窮」。其言甚是。「目」代表的是外在無窮的追逐,「腹」代表的是內在必要的滿足。所以陳鼓應先生即說:「為腹」,即「實其腹」「強其骨」;「不為目」,即「虛其心」「若其志」。


所謂「虛其心」,即使其心靈寧靜,無憂慮與私慾。「弱其志」,是相對於追逐慾望的強盛之心而言的。弱其志,即使其消除強盛相爭追逐之意志。「虛」和「弱」在老子的語境中,都是正面的意義,是老子所讚許的。比如「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弱者道之用」等。


老子所肯定的,是諸如「虛」「靜」「無為」「柔弱」「愚」等。這些詞在日常語境中,往往表示消極意義。但老子恰恰是在否定現實種種「作為」的基礎上而建立其理論的,故「剛強」「實」「有為」「智」「仁」等日常表示積極意義的觀念,在老子那裡恰恰是被否定的。瞭然這一層,便不至認為「虛其心,弱其志」是一種否定。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無為」在老子那裡不是一種否定義。


三、「虛其心,弱其志」會怎樣

「虛其心」這句話,完整的表述是這樣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這是聖人治理天下之方法。


首先,這並不僅僅是對百姓的要求,而是聖人也要如此的。上面所引「聖人為腹不為目」,即「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之意。而《道德經》第二十九章雲: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河上公注云:「甚謂貪淫聲音,奢謂服飾飲食,泰謂宮室臺榭。」聖人要去除掉這些,還是「為腹不為目」之意,也即「虛其心,弱其志」。所以這是聖人也要做到的。


老子既然對多欲社會狀態否定,則其所主張的更好的簡單清靜的生活,自然是所有人而言都是好的。不可能讓百姓少欲,而讓君主多欲。不是這樣的。


既然聖人也要「去甚,去奢,去泰」,則聖人之治理國家,自然也要力求其人民「虛心」「弱志」。


在老子的設想中,一個沒有多餘慾望追逐與爭競的社會,是太平安閒的理想社會。大家都不爭,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所以,「虛其心」云云,是聖人之治的方法。那麼最終用這種方法治理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道德經·五十七章》

這是老子所構想的理想社會。


所以「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云云,是老子認為通往理想社會的方法,而與我們普通所謂「愚民」無干。


孫虛白



老子曰:“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使民無慾無知。”又曰:“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此為老子的愚民思想。

一些人認為,老子是愚民和文化專制的鼻祖,秦始皇焚書坑儒,明清時期的文化專制,皆拜老子、韓非“師徒”的愚民思想所賜。

其實,老子的愚民被誤讀太多。 首先,在《老子》中,智並不是指智慧,而是權術、陰謀,是貶義詞。既然智並非智慧,那與之對應的愚也非愚昧。那老子之愚,究竟何意?

且求助於莊子: 翻遍《莊子》全書,也尋不得愚民之句,愚民之意。卻可找到愚昧之字詞:



《大宗師》有曰:“道者,昧者不知也。”

《漁父》又曰:“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愚者反是”,“不知處陰以休影,愚亦甚矣。” 可見,道家並不崇尚愚昧。那老子的愚民,又作何解釋?且看莊子解析:

《德充符》有曰:“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固自然。”

《駢拇》有曰:“正正者,不失性命之情。”

《馬蹄》有曰:“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

《在宥》有曰:“不淫其性,不遷其德。” 顯然,老子的愚民,並非使民愚昧,而是使人迴歸純真質樸的自然本性。 此外,與法家愚民思想完全不同。老子的愚民不僅僅對人民,而是在愚民的同時,還愚己。

《老子-二十章》有曰:“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老子在愚己的同時,又愚君。

《六十五章》有曰:“以智治,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反對統治者以智術和權謀治國。 在此基礎之上,老子在《七十四章》中,對“代司殺者殺。”給予批判。反對“代司殺者殺”,就是反對政府幹涉和鉗制司法,就是在宣揚司法獨立。

老子愚民的本意為迴歸純真質樸的自然本性,卻被法家篡改為愚昧無知。並且,法家即不愚己,更不愚君,單單愚民。

老子愚民思想原本是十分精華,被商鞅全部剔除,又添加了一分糟粕——“民愚則易治‘’。


韓非又將這一分糟粕,放大了十倍——“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書。”,“民不越鄉而交,貴賤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

老子的愚民是無為的產物,並以此衍生出司法獨立的先進思想。卻被韓非指鹿為馬——“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使人民成為“有目不以私視,有口不以私言,有智不以私臆”的行屍走肉,任由君主驅使。

真正毒害中國兩千年的,不是老子。而是商鞅、韓非的愚民思想。去偽存真,還老子思想本原,對當今的文化的繁榮,以及社會的發展進步,都具有積極意義。

最後,還是那句話:法家是民主、法治、憲政的頭號死敵。法家思想不滅,中華民族不興!


楊朱學派


老子的《道德經》裡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究競為何意?

老子的《道德經》幾千年經過無數學者的解讀,註釋,各有個的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就是陰學的哲理。陰陽學的哲理可以運用到各個領域,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經濟、醫學、農學、水利,工業,物理、化學、教育,法律、社會道德、風土人情、安邦治國等無所不能。

〞虛其心,實其腹〞是道家修真築基功。而〞弱其志,強其骨〞是道家的養生之道。原意只有成道之人一目瞭然,沒有第二種解釋,老子為什麼把它寫進《道德經》裡呢?用在這裡究經是何用意呢?老子把修真和養生放在一起,修真就是為了養生,修真是陰性鍛鍊,告訴人們靠陰性鍛鍊還不行,還要靠陽性鍛鍊。陰性和陽性都具備了還不行,還要從調解情緒方面下功夫,養生情緒方面內容包括那些呢:心要寬,宰相肚裡好盛船,也有說宰相肚裡渡舟船。心不僅寬而大度,能裝天下大事。反之,調解情緒不能小心眼,遇事不能想不開,有些人遇到想不開的事,巡短見,跳樓自殺,還有些開悟之人,認為好死不如劣活著,有些人為什麼減不了肥,就是考慮不周全,〞弱不了志,〞要想一想今天我少吃一口,身上沒病沒災,長命百歲,以後要多吃多少口,今曰不吃是為了將來多吃,想明白了,何樂而不為呢。


悟真真人英國宮二期邢皓宸的爺爺


虛其心,把心裡的所有,過去的,未來的,思念放(空)佛家。放(無)道家。減去精神負擔。叫栓住心猿。`實其腹,把天地日月星晨於宙,收入腹內化為無之意也。脾胃戊己中央土,腹中脾臧意志,控制住意馬,也就是弱其志。減少消毫營養能量。強其骨,保腎也,腎坎水也,主骨,腎命也。命根子精神源頭種也,強腎保命也。達到強身健體,長生久視的目的。淺談吧。

聖人,佛,主,誰修行誰就是,不是固定到某個人的。老子講的聖人沒有名子。舍不是舍財富,相反老子著經一字千金,得了財後,隱身修行的。不然等著餓死呀?老子,尹喜,連家小都捨去了,他還管什麼國事,民事嗎?以國喻人而已,修身與治國同理,與自然同理,一順一逆也。俗人誤識了道德經。

寧願花巷死,不願孤獨生?|


馬振廷1


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絕對的錯誤。

首先,道家的思想精髓可以概括為八個字:清淨養身,無為治世。無為的意思是:不積極作為,就是順其自然的意思。整句話就是說要清心寡慾,思想純潔,注重個人的修養;治理天下要順其自然,不能違背自然規律。這與儒家的積極作為是相反的。易中天將無為解釋為:什麼事兒都不幹,這是一種貶義的說法。無為而治特別適合用於今天治理生態環境。比如我們用的紙張、傢俱的原材料都是樹木,由於商家為了追求利益,不顧產能過剩,砍伐嚴重,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各地頻發泥石流,這要按老子的思想,就應該用多少、取多少,而不能一味追求利益而過度砍伐。又如對石油、稀土、煤礦、有色金屬的開發不能無休止的進行,對野生動物的獵殺不能過度。總之,要保護好生態鏈,吃多少取多少,用多少取多少。

其次,老子治理天下崇尚的是古代三皇五帝之術,要求人人能保持純樸之心,不要制定太多太繁瑣的法律,因為你制定的法律越多越繁瑣,人就會變得狡詐起來,以鑽法律的空子。不要人為地抬高某種物質的價值,因為東西一旦有了價值,人人就會爭奪,就會發生爭奪或搶劫,例如黃金。老子同樣也反對繁瑣的禮節,反對尊卑關係,這樣也會讓人變得複雜起來。總之,老子的思想是越簡單、單純越好,沒有愚民之術。因為當皇帝都是實行禪讓制,就是舉薦,人人都知道當皇帝是件苦事,所以也就沒有人去爭奪了。

在瞭解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後,我們再來解釋“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句話就不難解了。這句話是個排比句,互文見義,虛其心,實其腹:就是讓百姓不要有太多的慾望,但要讓百姓吃飽穿暖。例如改革開放前的人們人人單純,結婚很簡單,喜歡就好;現在的人們要房要車要票子要飛機。弱其志,強其骨:就是不要有太多的理想與夢想,要使百姓保持強健的身體。

總之,當今世界的人已經瘋狂了,無休止的破壞大自然,自以為科技強大了就不怕自然災害了。其實,這在大自然的眼裡就是一個笑話,一股山竹就讓你束手無策。


強哥談傳統歷史文化


淺談。

任何一種結論或者道理如果不能放到整個自然或者人類的發展全局中來看 都是偏頗和不全面的。

這種思想是否帶有愚民的思想是因為看待這個問題的人是從智慧的角度出發來得出的結論。一個無知的人,顯然不會有這種想法。

老子曰:“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使民無慾無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如果說幸福是一種滿足的話。人類的必然發展就是從生理(生存)幸福轉入心裡(慾望)幸福。前者有度,後者無度。

無知是無知者的幸福。人類獲得知識和智慧的出發點是因為人類慾望的需求。

而人之所以痛苦?一是因為智慧,二是由於對比,三是因為慾望。智慧是思想,對比是認知,慾望是人的本性。這三者都出自於人的後天意識的演變。並不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意識。

我們說一隻狗有吃有喝有睡。我們會覺得他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的。我們無法從狗狗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對於狗來說,這就是它最大的幸福。

假設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他無智,也就是他對幸福的認知只能是對吃穿住行的滿足。這是一種非常簡單也非常容易滿足的過程。相反,越是有知識和智慧的人,他的慾望層次就越高。幸福的滿足狀態就越難。而相應的社會為了提供同等幸福心理的花費就要巨大的多。一碗白米飯顯然不能等同於一隻鮑魚。而人對於最初一碗白米飯所帶來的幸福感受,或許要大於或者等同於慾望增大後獲得一隻鮑魚所能得到的幸福感受。

由於人的慾望的提高,對比的刺激。社會就要創造更大的財富,才能滿足人的基本同等的心理慾望。這無疑會增加社會的管理難度,製造成本。同時無疑會加劇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形成事實上的貧富對立,兩極分化。社會幸福層次就會從簡單的幸福走向非常複雜的幸福。社會發展也會從最初的美好設計走向其對立面。

假設開始時一個人只需獲得十元的財富,就能滿足基本的幸福心理,隨著智慧的開發和慾望的加深以及對比的刺激。社會就必然要不斷滿足其100元1000元甚至1萬元的財富需求才能獲得等同於最初十元的幸福心理狀態。

而社會創造總體財富的速度,是否會與人的慾望的提高成比例。如果滿足不了人的基本的幸福心理,貨幣貶值與虛擬經濟就會大行其道。人們的幸福狀態也就會從實踐當中產生的生理幸福直接轉化為虛擬的心理幸福。人就開始背離自己的先天狀態,離自然也就越來越遠。

人的慾望的提高,就是幸福的貶值。當社會還不能全面提供所有個體更高生活慾望的保障時,全面滿足所有個體的幸福要求,無疑會導致社會的衰退與破產。只能滿足部分個體的幸福追求,無疑會造成兩極分化,貧富對立。自古以來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因為人的慾望所導致的結局。

老子早就看到了自然發展的規律以及人性的本質。到今天為止,我們個人所擁有的財富遠遠超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人所擁有的財富。但我們所對幸福的感受,未必強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個體。這就是由於社會的發展所帶來的個體整體慾望的普遍提升所導致的。


自然之子一一來去無意


個人解讀是這樣的,治理國家,先滿足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身體需求-填飽肚子、強壯身體,在這之前不要讓老百姓有太多的心靈追求,不要有太強的志向。在老子的那個時代,2800年前,普通人基本都是吃不飽的。這也是一個世俗國家的追求,民生為本。就像馬斯洛的需理論,生理需求是第一需求,之後才有安全感的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先建設物質文明,再建設精神文明,國家也是這樣說的。一句話,以生理需求為第一需求


子之子風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虛其心,就是心上無物,把一切外在的束縛一層一層的剝離,直至見心見性。功名利祿,貪嗔痴,世俗愛戀,管控欲等等。這是對內,心要靜。不是靠戒,忍,而是真的看透放下,有種局外人看世事的感覺!

實其腹,就是你要有真才實學,文韜武略,要能解決問題,能看透本質和變化規律,要能人所不能!這是你活著的價值!

弱其志,人生第一大事是立志,人一定要有志向,但沒必要天天想著惦記著,只做該做的,一切順其自然,不可強求。

強其骨,人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讓你更好的做你想做的事,好的身體是要靠練的,要持之以恆!要有超強意志力,挫折忍耐力,就要能吃得了身體的苦,多多磨練,要變強大,心裡要強大,身體要強壯。


——無心


其實這句話挺好理解的,也是老子思想的一個重要體現。只是在接受了幾千年傳統偏向儒家學說教育之後,我們對老子的“道”家學說理解甚少,他的一句“弱其志”的字面意思和我們接受的教育產生衝突了,所以才會有很多人說老子這是“愚民政策”,其實不然。

理解這句話,不需遠看,看這句話的前一句就可以了。“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這裡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人民為什麼會爭,會盜,會亂?怎樣才能避免這些問題?

老子接著就提出瞭解決辦法。而辦法裡的所謂的“虛”“弱”並不是貶義,而是老子獨有的哲學概念。虛其心就是使人們心靈開闊,弱其志就是讓人們少了戾氣,使人們心志柔韌。通俗點說,就是別暴脾氣,遇到點什麼小事都炸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