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經典名言——左傳(71~80)


必讀經典名言——左傳(71~80)

71、志以發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參以定之。——襄公二十七年

有意志就形成為語言,有語言就要有信用,有信用就加強意志。這三件事互相關聯統一,然後才能確定。

72、禮,國之幹也,殺有禮,禍莫大焉。——襄公三十年

禮儀,是國家的支柱。殺死有禮的人,沒有比這再大的禍患了。

73、人生幾何?誰能無偷?朝不及夕,將安用樹?——襄公三十一年

人的一輩子能活多久,誰能說沒有點得過且過的思想?早晨活著還怕到不了晚上,哪裡用得著去建立友好?


必讀經典名言——左傳(71~80)

74、故君子在位可畏,施捨可愛,進退可度,周旋可則,容止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像,聲氣可樂,動作有文,言語有章,以臨其下,謂之有威儀也。——襄公三十一年

所以君子在官位上可使人怕他,施捨可使人愛他,進退可以作為法度,應付得體,容貌舉止可以值得觀賞,做事情可以讓人學習,德行可以作為仿效,聲音氣度可以使人高興,舉動有修養,說話有條理,用這些來對待下面的人,這就叫做有威儀。

75、臨患不忘國,忠也。思難不越官,信也;圖國忘死,貞也;謀主三者,義也。——昭公元年

臨禍患而不忘記國家,這是忠心。想到危難而不放棄職守,這是誠意。為國家打算而不惜一死,這是堅定。計謀以上述三點作為主體,這是道義。

76、忠信,禮之器也。卑讓,禮之宗也。 辭不忘國,忠信也。先國後己,卑讓也。——昭公二年

忠信是禮的容器,卑讓是禮的根本。言辭不忘記國家,這是忠信。先國家後自己,這是卑讓。

77、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昭公四年

如果有利於國家,生死都不計較。


必讀經典名言——左傳(71~80)

78、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昭公七年

天有十個日子,人有十個等級。下邊以此事奉上邊,上邊以此祭祀神明。

79、一曰擇人,二曰因民,三曰從時。——昭公七年

第一叫做選擇賢人,第二叫做依靠百姓,第三叫做順從時令。

80、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昭公七年

禮儀,是做人的根本。沒有禮儀,不能自立。

必讀經典名言——左傳(71~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