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導言

《左傳》當中對楚國形象的塑造也是豐富多樣。我們現在對於楚國形象的認知其實大部分來源於《左傳》,春秋不同階段的楚國形象是不斷變化的,從傳統封國到楚國內部的視角,向讀者展現了春秋楚國的興衰,塑造了楚國軍政強盛、陰險狡詐的形象,但是通過對楚國形象塑造的整理與探析,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左傳》當中展現的楚國樣貌,從而可以更加深入認識楚史,本文將從《左傳》中看看其中的問題。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傳統的楚國形象

所謂傳統封國是指春秋時期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諸侯國,例如魯國、齊國等。《左傳》當中,最早開始對楚國的記錄是由於軍事衝突對楚國的記載,從字裡行間當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楚國當時邊緣化的形象--狡詐、冷酷等。

除《左傳》魯莊公十六年記載因為鄭國的“無禮”而伐鄭以外,楚國幾乎與中原腹地的傳統封國沒有過多軍事外交的交往記錄,多是與周邊國家的衝突。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軍事用詐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這裡主要記載的是楚國用兵使詐擊潰敵人。而同一時期對於其他國家軍事記載還大多遵從周的軍禮的形式模樣,但是楚國的作戰風格就與當時的輿論道德背道而馳。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不念親情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楚國國君是鄧國國君的外甥,而楚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絲毫不顧念親情。這段的敘述一是陳述這一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左傳》的作者自身對於這件事的諷刺。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齊桓公稱霸

這一時期,諸多軍事行動多為楚國被動反擊,楚國是齊國稱霸的藉口。魯值公三年陽穀之會。


《左傳》記載:“秋,會於陽穀,謀伐楚也"。


楚國被動反擊,楚國是齊國稱霸的藉口。在魯莊公二十八、三十年,再到魯德公元年到三年楚國連年伐鄭,齊桓公以此楚國威脅為藉口,也就是說,楚國當時對中原的威脅沒有得到中原諸侯國足夠的重視,但楚國作為軍事強國的形象已經開始在中原諸侯國的眼裡嶄露頭角。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宋襄公鹿上之盟

宋襄公意欲成為盟主,而這一時期楚國勢力直至黃河以北。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宋襄公想要打楚國附庸國的算盤,楚國佯裝答應,而後伐楚。這一時期的楚國已經能夠見機行事,不再只是被動受敵。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晉楚爭霸

《左傳》楚國與晉國於城濮大戰,楚國敗退。之後魯文公三年到十一年,楚國與晉國間接對抗頻繁。由於軍事交流頻繁,中原諸侯國更加感受到楚國的軍事強國的形象。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新城之盟


楚穆王晚年的努力被晉國趙盾主持的這次會盟打擊,晉侯再度控制中原諸侯。這一時期楚莊王初立,國內有鬥克與公子燮作亂。魯文公十六年,“楚大飢”,此時的楚國可謂是天災人禍不斷。所以在《左傳》記載“庸人曰:"楚不足與戰矣。,遂不設備。區區小國庸國都輕視楚國,竟然都開始對楚國沒有防備。而後“秦人、巴人從楚師,群蠻從楚子盟。遂滅庸。”落得被滅國的下場。當時的楚國由於內外交困,天災人禍,有很多諸侯國以及周邊小國有輕視楚國的現象,但是楚國的軍事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楚鄭“蜜月”

自魯宣公元年,楚、鄭兩國開啟了為期僅兩年的“蜜月”期,此時的楚國卻是有擔當的盟友形象。這兩年期間鄭國受到了很多國家的侵擾,但是楚國都擔當瞭解救者的角色。直到魯宣公三年鄭國倒戈晉國,之後一直到魯宜公十一年,楚國一直在不停歇地討伐鄭國。可見楚國有著義氣與復仇風格。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楚國中原稱霸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鄭國根據局勢判斷,此時的楚國已經與楚莊王即位初年的內外交困不可同日而語了。郊之戰,晉國敗給楚國,楚國的軍事強國形象已經在中原諸侯心中紮根。

第一次弭兵之會時期

此時眾諸侯多迫於楚國的軍事實力,對其並不是真正的服氣,所以諸侯國在與楚國的頻繁接觸後仍是排斥楚國的。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類似認為楚國不是華夏族人,楚國的軍隊傲慢輕佻的文字記載頗多。

晉悼公復興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其中的意義

《左傳》中楚國的形象敘事是基於作者的道德價值觀影響下敘事動機與目的出發,會影響作者在編撰與解讀收集的資料。所以,楚國的形象作為更多的作為意蘊敘事的內容,對於歷史上如此的楚國形象是否客觀與準確不是我們閱讀與理解的重點,我們的會因為這樣敘事性的分析透過作者塑造的楚國形象更加理性地認識楚國的歷史形象與歷史角色。


有助於重新理解《左傳》中的楚國在春秋時期歷史舞臺扮演的角色春秋時期,楚國即便是愈加頻繁地參與中原地區的軍事外交活動,但諸多史著作品中大都認同楚國是作為外族人或蠻夷之族的身份活動在歷史舞臺上,但是通過對《左傳》中楚史形象的敘事分析,其寫作視角與姿態的轉變可以使我們認識到,在楚康、靈王時期,楚國已然成為春秋時期歷史舞臺上的主角之一,即便是在魯成公七年吳始伐楚之後與吳國軍事外交的糾纏成為之後《左傳》記載楚史的主要內容,而與兩國有利益糾葛的諸侯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從《左傳》看楚國形象的多方位變化


楚國此時已不再是如楚武王時期的邊緣化形象,春秋時期各諸侯國與邊地少數民族之間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更加緊密的發展態勢。春秋時期楚國的民族認同就是楚國蠻夷之族的觀念向華夏族靠攏的趨勢問題,迴歸《左傳》這一歷史文本,通過以上楚國形象塑造探析,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楚國在春秋時期歷史舞臺上的主角作用,民族認同問題是基於華夏族的角度提出來的,即便是楚國有主動向華夏族靠近的意識與行動,但立足於歷史文本本身的角度來看,《左傳》中的楚國形象是在保有自己地域特色的同時,吸收學習華夏文化後融合的形象。


楚國沒有因為接受中原“禮”的薰陶而放棄武力擴張,沒有因為學習中原文化而放棄自身的文化特色,楚國對世事的理解更加靈活與瀟灑,更加凸顯楚國的浪漫主義與實用主義形象相結合的特點。所以,由於楚國特色文化與華夏族文化的不斷融合,即便是被吳國打敗而侵佔了自己的都城,它依舊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楚人在吳越爭霸的舞臺中扮演了導演與主角的角色:在秦王朝統一六國後,楚人與楚文化依舊是發揮著重要的歷史作用。我們應該在基於歷史文本的敘事分析的基礎上,瞭解寫作“編碼”從而確認其作為史料的作用,才更有利於我們更加客觀全面的認識楚人、楚國與楚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