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导言

《左传》当中对楚国形象的塑造也是丰富多样。我们现在对于楚国形象的认知其实大部分来源于《左传》,春秋不同阶段的楚国形象是不断变化的,从传统封国到楚国内部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春秋楚国的兴衰,塑造了楚国军政强盛、阴险狡诈的形象,但是通过对楚国形象塑造的整理与探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左传》当中展现的楚国样貌,从而可以更加深入认识楚史,本文将从《左传》中看看其中的问题。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传统的楚国形象

所谓传统封国是指春秋时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诸侯国,例如鲁国、齐国等。《左传》当中,最早开始对楚国的记录是由于军事冲突对楚国的记载,从字里行间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楚国当时边缘化的形象--狡诈、冷酷等。

除《左传》鲁庄公十六年记载因为郑国的“无礼”而伐郑以外,楚国几乎与中原腹地的传统封国没有过多军事外交的交往记录,多是与周边国家的冲突。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军事用诈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这里主要记载的是楚国用兵使诈击溃敌人。而同一时期对于其他国家军事记载还大多遵从周的军礼的形式模样,但是楚国的作战风格就与当时的舆论道德背道而驰。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不念亲情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楚国国君是邓国国君的外甥,而楚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丝毫不顾念亲情。这段的叙述一是陈述这一事实,另一方面也是《左传》的作者自身对于这件事的讽刺。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齐桓公称霸

这一时期,诸多军事行动多为楚国被动反击,楚国是齐国称霸的借口。鲁值公三年阳谷之会。


《左传》记载:“秋,会于阳谷,谋伐楚也"。


楚国被动反击,楚国是齐国称霸的借口。在鲁庄公二十八、三十年,再到鲁德公元年到三年楚国连年伐郑,齐桓公以此楚国威胁为借口,也就是说,楚国当时对中原的威胁没有得到中原诸侯国足够的重视,但楚国作为军事强国的形象已经开始在中原诸侯国的眼里崭露头角。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宋襄公鹿上之盟

宋襄公意欲成为盟主,而这一时期楚国势力直至黄河以北。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宋襄公想要打楚国附庸国的算盘,楚国佯装答应,而后伐楚。这一时期的楚国已经能够见机行事,不再只是被动受敌。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晋楚争霸

《左传》楚国与晋国于城濮大战,楚国败退。之后鲁文公三年到十一年,楚国与晋国间接对抗频繁。由于军事交流频繁,中原诸侯国更加感受到楚国的军事强国的形象。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新城之盟


楚穆王晚年的努力被晋国赵盾主持的这次会盟打击,晋侯再度控制中原诸侯。这一时期楚庄王初立,国内有斗克与公子燮作乱。鲁文公十六年,“楚大饥”,此时的楚国可谓是天灾人祸不断。所以在《左传》记载“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遂不设备。区区小国庸国都轻视楚国,竟然都开始对楚国没有防备。而后“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落得被灭国的下场。当时的楚国由于内外交困,天灾人祸,有很多诸侯国以及周边小国有轻视楚国的现象,但是楚国的军事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楚郑“蜜月”

自鲁宣公元年,楚、郑两国开启了为期仅两年的“蜜月”期,此时的楚国却是有担当的盟友形象。这两年期间郑国受到了很多国家的侵扰,但是楚国都担当了解救者的角色。直到鲁宣公三年郑国倒戈晋国,之后一直到鲁宜公十一年,楚国一直在不停歇地讨伐郑国。可见楚国有着义气与复仇风格。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楚国中原称霸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郑国根据局势判断,此时的楚国已经与楚庄王即位初年的内外交困不可同日而语了。郊之战,晋国败给楚国,楚国的军事强国形象已经在中原诸侯心中扎根。

第一次弭兵之会时期

此时众诸侯多迫于楚国的军事实力,对其并不是真正的服气,所以诸侯国在与楚国的频繁接触后仍是排斥楚国的。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类似认为楚国不是华夏族人,楚国的军队傲慢轻佻的文字记载颇多。

晋悼公复兴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其中的意义

《左传》中楚国的形象叙事是基于作者的道德价值观影响下叙事动机与目的出发,会影响作者在编撰与解读收集的资料。所以,楚国的形象作为更多的作为意蕴叙事的内容,对于历史上如此的楚国形象是否客观与准确不是我们阅读与理解的重点,我们的会因为这样叙事性的分析透过作者塑造的楚国形象更加理性地认识楚国的历史形象与历史角色。


有助于重新理解《左传》中的楚国在春秋时期历史舞台扮演的角色春秋时期,楚国即便是愈加频繁地参与中原地区的军事外交活动,但诸多史著作品中大都认同楚国是作为外族人或蛮夷之族的身份活动在历史舞台上,但是通过对《左传》中楚史形象的叙事分析,其写作视角与姿态的转变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在楚康、灵王时期,楚国已然成为春秋时期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之一,即便是在鲁成公七年吴始伐楚之后与吴国军事外交的纠缠成为之后《左传》记载楚史的主要内容,而与两国有利益纠葛的诸侯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从《左传》看楚国形象的多方位变化


楚国此时已不再是如楚武王时期的边缘化形象,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与边地少数民族之间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加紧密的发展态势。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族认同就是楚国蛮夷之族的观念向华夏族靠拢的趋势问题,回归《左传》这一历史文本,通过以上楚国形象塑造探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楚国在春秋时期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作用,民族认同问题是基于华夏族的角度提出来的,即便是楚国有主动向华夏族靠近的意识与行动,但立足于历史文本本身的角度来看,《左传》中的楚国形象是在保有自己地域特色的同时,吸收学习华夏文化后融合的形象。


楚国没有因为接受中原“礼”的熏陶而放弃武力扩张,没有因为学习中原文化而放弃自身的文化特色,楚国对世事的理解更加灵活与潇洒,更加凸显楚国的浪漫主义与实用主义形象相结合的特点。所以,由于楚国特色文化与华夏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即便是被吴国打败而侵占了自己的都城,它依旧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楚人在吴越争霸的舞台中扮演了导演与主角的角色:在秦王朝统一六国后,楚人与楚文化依旧是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我们应该在基于历史文本的叙事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写作“编码”从而确认其作为史料的作用,才更有利于我们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楚人、楚国与楚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