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作者左丘明

珵素

《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与《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合称 “春秋三传”,三者都是后人对《春秋》所作的注解。其中《左传》偏重于解释、补充《春秋》所记载的史事,与侧重于阐发、解读《春秋》思想、大意的《谷梁传》、《公羊传》略有不同。因为《左传》更多地关注史事,是后人借以了解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也是“春秋三传”中最为人们熟悉一部。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虽然一直被认为是对《春秋》的解读与补充,但其详尽的内容以及完善而独立的史学观点,却足以使其作为一部独立的作品而存在。从西汉时起就有人主张,应当将《左传》视为一部独立的作品看待,而不能将其视为《春秋》的附庸。不过主流观点一般还是将其与《春秋》联系起来,毕竟其内容与《春秋》联系紧密,互为表里。

将《左传》视为《春秋》的注解并不影响《左传》的地位。《左传》叙事详略得当、富有文采,代表着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古文观止》一书共选取了二百余篇文章,其中出自《左传》的就有三十余篇。古人对《左传》的推崇可想而知。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后人对其作者却知之甚少。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

一般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然而左丘明本人的事迹、籍贯、生活时代甚至其姓氏都难以确定。最早提及左丘明的是《论语》,在《论语·公冶长》中有一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从这里看,左丘明应该是与孔子处于同一时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则认为左丘明是鲁国人,因为害怕《春秋》的真意不被后人所知,因此写成了《左传》一书。此外,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又写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也就是说,左丘明不仅创作了《左传》还创作了《国语》。

从上述两则材料看,左丘明应该是鲁国人,稍晚于孔子,在孔子过世后创作了《左传》与《国语》。不过司马迁的记录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疑问:左丘明究竟是姓“左丘”还是“左”?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句看,“左丘”应该是姓。但到了《汉书》中,班固又认为左丘明姓“左”,“丘明”是其名字。此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就一直争议不断。甚至于到了后来,还有人提出左丘明的姓其实是“丘”,“左”是他的官名。几种观点各有依据,争议至今。

到了现代,有争议的已经不仅仅是左丘明的姓名与籍贯,甚至左丘明这个人是否存在都成了问题。有学者主张,《左传》的作者应该是子夏或者吴起,而非所谓的左丘明。其实古人也怀疑过《左传》的真实性,宋代就有人指出《左传》可能是刘歆伪造出来的。近代有学者附会这种观点,并提出了各种似是而非的证据。若非新近发掘出的战国楚简有《左传》的内容,估计今人对《左传》的怀疑仍旧不会停止。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

虽然《左传》可以确定在战国时期已经存在,但人们对《左传》作者的质疑依旧不能简单回避。比如《左传》中丰富的史料显然不可能只来源于鲁国,特别是《左传》中对晋国、楚国的史事记述得相当详细,甚至有晋地的方言存在。加上《左传》中的一些虚词用法也不一致。这很难让人相信《左传》完全是出自一人之手。

虽然从现有观点看,《左传》出自左丘明之手很让人怀疑,但今人提出的其他后备人选也很难让人信服,因此一般来说,仍将左丘明视为《左传》的作者。此外,后人提出的一些疑点其实也并非完全无法解释。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为了争夺霸权长期对立,多次发动战争,影响极大,是当时无可争议的主角,因此各国史料中与楚国、晋国相关的材料自然也最多,提现到《左传》中,自然是晋国、楚国的材料占比较大。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

再者,肯定《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并非是肯定《左传》的所有内容都出自左丘明一人之手。有种观点认为,左丘明创作了最早的《左传》,其后随着新史料的出现,人们对《左传》进行补充与修改,最后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左传》。换句话说,《左传》从左丘明所处的时代开始编写,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期间,如晋国、郑国等因为国家灭亡,史书流散出来,这些内容被补充进了《左传》中。而且因为后人不断对《左传》进行补充,因此那些已经被证实的预言得以被写进了《左传》中,那些孔子时代不可能知道的谥号、史事等才会出现在《左传》中。

总之,既然暂时没有证据完全否定左丘明是《左传》的作者这一观点,那么肯定左丘明的地位、肯定左丘明这个人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