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明要亡,穿越明朝當皇帝,被迫藉助東林黨勢力穩固皇權

小說:大明要亡,穿越明朝當皇帝,被迫藉助東林黨勢力穩固皇權

許是朱由校愣住的時間有些久,讓李選侍有所察覺。

這女人卻根本不慌,還藉著袖擺的掩飾,兇狠的瞪了朱由校一眼,警告的意味十分濃厚。

雖然她並不怕拆穿的意思,但是見到朱由校低下頭去,還是讓李選侍十分自得,盤算著既然已經趕走了魏朝,乾脆再進一步,安排一個自己的心腹宮女過去。

反正老朱家的男人幾乎個個都好色如命,到時候太子如果沉迷美色的話,自然更方便自己掌控他!

李選侍打的好算盤,文臣們也很快反應了過來。

楊漣老而彌堅,自己為人又極為清正,也就沒那麼多的鬼蜮伎倆,當即坦然說道:

“娘娘的話有些過了,我等只是就事論事,對娘娘並無冒犯的心思。”

其他的文臣也趕緊隨聲附和起來:

“楊給事所言甚是。”

“沒錯沒錯,娘娘未免太過多慮了。”

“並不是我等刻意為難娘娘,而是我大明向來如此,大行皇帝遺命,都是交由閣臣的。”

……

李選侍見文臣們沒了剛才的氣勢,油然生出操縱權柄的快感,這種甘美的滋味實在是讓人慾擺不能,也愈發助長了李選侍的野心。

既然文臣們開始講道理,恰好落入了李選侍和崔文升方才所預計的骰中。

李選侍的丹鳳眼中閃過一絲得意,故作嬌弱的以袖遮臉,抽泣的說道:

“陛下駕崩,怎麼可以離得開元輔?諸位大臣既然信不過哀家一介婦人,那就只能請元輔來主持公道了!”

朱由校本來還在琢磨著怎麼想個法子把這個蛇蠍女人拆穿,沒想到她居然能想出這麼妙的一招,他略一沉吟,覺得這樣也好,當即按捺住別的想法,靜觀其變。

在場的文臣當中,絕大多數是東林黨人,聽到李選侍的話,反而人人都鬆了一口氣,彼此相視之時,甚至都露出瞭如釋重負一般的輕鬆笑意。

雖然楊漣感覺有些不妥,但是李選侍的話卻無懈可擊,因為此時大明的時政就是如此,小事內閣輔臣可以決斷,但是這等大事非元輔執掌不可。

隨著李選侍的話,原本被押著的魏朝靈機一動,趕緊起身,也不敢去看其他文臣和李選侍等人的反應,一溜煙小跑著就往外趕去。

此時的內閣首輔是方從哲,他並不是東林黨人,而是東林黨的生死大敵浙黨魁首。

然而在場的東林黨文臣卻都不怎麼擔心,若是早個幾年,方從哲這首輔還是百僚之首,一人獨相,讓東林黨忌憚無比。

可是前幾年三黨內訌之後,方從哲為了自保不得不被迫對其餘兩黨大肆清洗,浙黨元氣大傷之後,他為了權位更是對著東林黨步步退讓。

尤其是隨著福王就藩和泰昌帝登基,東林黨大獲全勝,數位正人君子入閣輔政之餘,早就對首輔之位磨刀霍霍了。

皇帝駕崩這等大事,很快就傳遍全城,一時間京師之內全城縞素,哀哭之聲遍及全城。身為內閣首輔,方從哲自然有自己的眼線,早就動身趕來。

魏朝都還沒走出皇城,迎面就撞上了首輔的官轎。

都來不及喘口氣,魏朝就急忙上前見禮:“元輔,陛下龍馭賓天,宮中亂成一團,請元輔前往主持大局。”

大轎之中的方從哲心情大好,原本緊蹙著的眉頭都鬆開了,當即下轎肅然道:“知道了,你先行一步,老夫馬上就來。”

魏朝是個老實人,沒想那麼多,趕緊回去覆命。

望著遠去的背影,方從哲幾乎要放聲大笑,數年來的壓抑此時幾乎要一掃而空。

原本內外交困之下,心灰意冷的方從哲也隱隱有了退意,沒想到峰迴路轉,東林黨竭力支持的泰昌帝居然這麼快就駕崩了,方從哲迅速從裡面嗅到機會。

事情緊急,方從哲的時間也不會太多,快速盤算一番,馬上對身邊的幕僚叮囑道:“你先在這裡等著,替我轉告沈銘鎮,陛下大行,太子年幼,正是我等忠直老臣用命之時;另外,吳會甫也已丁憂期滿,速速派人將京師諸事告之,走六百里加急,切記切記。”

方從哲快速將一應事宜安排完,這才急匆匆的往乾清宮趕去。

“東閣大學士方從哲覲見!”

剛一進門,小太監的通稟剛落,李選侍就迫不及待的站起身,猶如久旱之望甘霖一般,盯著方從哲殷切的說道:

“元輔快來,陛下駕崩了。”

朱由校也乘機起身,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禮說道:

“方先生,你來了?父皇他走了。”

朱由校說完馬上又抽泣起來,活脫脫一個失去父皇之後,把首輔當做靠山的懦弱少年模樣。

太子如此倚重,方從哲心中高興,反手握住朱由校的手,正色說道:“太子殿下勿憂,陛下雖然不在了,但是我等久沐皇恩,定然會好好輔佐太子,不負陛下深望。”

朱由校等的就是這句話,頻頻點頭,如釋重負的說道:“有元輔在,孤就放心了。”

原本還等著看好戲的東林黨人頓時勃然色變,相顧駭然,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於掉以輕心,全都神色凝重的看著這“君臣相得”的一幕。

李選侍也是一愣,雖然太子懦弱是好事,可她也不願太子和內閣首輔太過親厚,趕緊一指劉一璟等人說道:

“我們母子正要倚重元輔,陛下本來留有遺命,可是這些人偏要為難我們幾個孤兒寡母的,說什麼也不信,還請元輔主持公道。”

方從哲聽到這些話更是大喜過望,險些笑出聲音來,沒想到東林黨折騰了幾十年,剛剛揚眉吐氣一個月,局面居然再次翻轉過來,想來這些人心裡都要鬱悶的吐血吧?

到底是歷經仕宦險惡的人,方從哲城府極深,不露聲色的說道:

“娘娘和太子放心,朝中盡有清正君子,定然不會讓陛下遺命落空。”

李選侍狐媚的丹鳳眼中閃過一絲喜色,瞄向方從哲的眼神也多了些說不清道明白的意味,心裡卻是想著:

“都說當年慈聖和張太嶽曖昧不清,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