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北京城內六海界橋(下)

(續昨日文章上)

在金和元朝時,北海與中海稱為"太液池",明清時與南海統稱為"西苑",一直是皇家御苑,且內三海與外三海是不連通的。永樂皇帝興建北京城時,為調配補充內三海的水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開挖輸水口,在外三海與內三海的北海和什剎海之間修建了一條輸水河道,將外三海水輸入內三海。為過往行人車輛,輸水河道中間修建了這座西北糧橋。西北糧橋成為了北海與前海的分界橋,也是內三海與外三海的分界線橋。

西北糧橋有過西壓橋、西不壓橋、步良橋、步量橋、越橋等許多稱號。清人于敏中編的《日下舊聞考》中說""今藥王廟東有橋名步糧橋,玉河水由此入西苑"。明朝正統三年(1438)修建皇城牆時,一段北皇城牆砌壓在西北糧橋的南側橋面,所以這座橋又被稱做西壓橋;初建時此橋為木橋,後改建為緩坡為單孔實腹石拱橋,全長67米,寬24.8米,橋下拱券寬度4.4米。民國初年拆除了皇城牆,此橋沒有了城牆的重壓,西壓橋改成西不壓橋;此橋現在又改造成被壓在道路中間的暗橋,暗橋橋址在舊西壓橋橋址北側地安門西大街(平安大道一段)的北海公園北門東側平坦道路下,是一座鋼筋水泥混凝土雙孔石橋。造化弄人,看來這座橋的天生註定的命運就是被外物壓住的橋。穿梭的車流、如潮的人流,經過這段平安大道時,可曾想過你就在內、外三海的界橋上。

北京城內六海界橋(下)

內三海與外三海界橋—北海糧橋暗橋入水口

北京城內六海界橋(下)

內三海與外三海界橋—北海糧橋北海公園出水口

(西北糧橋暗橋出水口處施工,此為暗橋連接北海公園的出水口圖片)

外三海的前海與後海的分界橋是銀錠橋,銀錠橋原橋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為南北走向的單孔微拱石橋。由於橋形如倒置銀錠元寶,或由於原橋基座柏木樁上有相互連接銀錠形狀的鐵楔緣故,取名銀澱橋。現在的銀錠橋為1990年改建而成。橋長12米,橋寬7.8米,跨徑5米,為方便橋下游船通過,橋孔增高至4.35米。"銀錠觀山"是著名燕京小八景之首,站在橋上向西眺望,可見西山景色,是北京城內看西山之第一絕勝處。

北京城內六海界橋(下)

前海與後海的界橋 — 銀錠橋

北京城內六海界橋(下)

前海與後海的界橋 — 銀錠橋東南角的銀錠觀山標誌

後海與西海的界橋為得勝橋,位於德勝門內大街,東西走向。得勝橋始建於明代。原德勝橋為單孔橋,磚砌石拱,長約18米,寬11米。2007年8月拓寬德勝門大街,重新修築橋欄,同時在橋東側另建一座新橋。西海水經過一條約200米的彎曲細長的引水河道,由德勝橋下穿過流入後海。

北京城內六海界橋(下)

後海與西海的界橋得勝橋1

北京城內六海界橋(下)

後海與西海的界橋得勝橋2

已經消失的西小海與前海的分界橋叫做響閘橋,是一座堤內是橋、外側是水閘相連的複合石橋,也叫"閘橋"。因西小海水位比前海高,河水通過橋閘時,流水落差較大,形成水霧飄搖,猶若煙雲的瀑布,併發出猶若雷鳴的巨大聲響,所以稱為響閘。響閘今已無存,只有老地圖標明它的位置。

北京城內六海界橋(下)

1934年地圖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