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朝是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国2000余年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秦朝的建立,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了,是由历代秦王经过了数百年的兼并战争,这才消灭了东方六国,一统华夏。

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初期的战国时代,在华夏大地上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诸侯几十个,但到了战国末期的时候,实力强大的就只有秦、赵、楚、齐、燕、韩、魏这七个诸侯国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

我国有句俗语:乱世出英雄,战国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动荡的一段时期,因此在这段历史中,先后涌现出了多名能征善战的武将。今天,笔者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战国七雄中优秀的名将,这里只选出各国排名第一的战将。

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一、秦国——白起

说起秦国的名将,有很多个,诸如:白起、王翦、蒙恬、李信、司马错等等,但要说排名第一的,当属“杀神”白起。此人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东征西讨,平生大小70余战,未尝败绩,为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伊阙之战中,消灭韩魏联军24万人;率军攻入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国迁都以避其锋芒;秦赵长平一战,更是一举歼灭了45万赵军。

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白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但因其一生杀敌无数,功高震主,最终得罪了奸人,被诬陷后屈死。他和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居四大名将之首。

二、赵国——廉颇

谈起赵国的名将,也是有许多位,诸如:廉颇、赵奢、李牧等,但排第一的必然是廉颇。公元前279年,廉颇率军大破齐国;公元前275年,廉颇率军伐魏,大破之;公元前269年,廉颇率军对秦发起自卫反击战,与名将赵奢大破秦军。长平之战后,赵王用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导致40万赵军精锐被坑杀。长平之战九年后,燕国趁赵国空虚发兵扰境,廉颇指挥赵军进行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

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三、楚国——昭阳

有人认为,楚国第一名将乃是项燕,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担任楚国令尹的昭阳更加突出一些。他乃楚昭王后裔,主管楚国军事,在楚威王当政时,先是率兵灭掉了越国,后又大败魏军,从魏国手中夺得了襄陵等八邑,因此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

四、齐国——孙膑

齐国的名将,当属孙膑无疑。他是兵家代表人物,是“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的后代,因遭受庞涓的妒忌,而身体残疾。投奔齐国后,率军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对魏的桂陵之战喝马陵之战的胜利,一举奠定了齐国的霸主之业。在其死后,后世尊称他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五、燕国——乐毅

要说这燕国第一名将,乐毅当仁不让。在强齐的压迫下,燕国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此,燕昭王拜乐毅为帅,率五国之军,大败强齐,并连克70余城,复兴了燕国。但可惜的是,面对齐国最后所剩的莒、即墨两座城池,新继位的燕王将其搁置不用,最终导致功亏一篑。后世评价曰:“白起、赵奢、乐毅之属,神于用兵,所向无敌。”

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六、韩国——暴鸢

虽说贵为战国七雄之一,但韩国的实力要相对弱小一点,在七雄争霸中也是处于弱方,时常被强秦暴击。要说这韩国的名将,因为史书记载较少,所匹配的也只有暴鸢一个人了。史书描述:其生卒不详,曾参与过垂沙之战、伊阙之战等,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时和齐国将领匡章一起率军击败楚军,并取得了一些战功。

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七、魏国——吴起

据史料记载,战国250余年的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但是在战国末期时,魏国先东败于齐,西败于秦、南受辱于楚,此后便一直衰落,直至被秦灭亡。在魏国前期时,也是名将如云,但若要论排第一的,非吴起莫属。

战国七雄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其他五国的名将分别是谁?

吴起,于公元前409年,率魏军攻克秦国河西城防,之后再次率军击败秦军,占有了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公元前389年,秦国出兵五十万伐魏,吴起仅率五万新军,外加五百辆战车、三千骑兵,便一举大败秦军。《旧唐书》曾推崇他曰:“凡言将者,以孙、吴(吴起)、韩、白为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