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基金卻無從下手,掌握這5點,就能買到好基金

錢越來難賺了,但通貨膨脹不等人,賺到的錢想要保值,跑贏通脹是基本

。投資房地產已經太遲,一不小心買了房子砸在手裡,只能被迫轉行當房東,去銀行存定期,利率不高是一回事,靈活性還太差,投資股票市場,風險太大,一般人沒那承受能力,投資做生意,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就有經商天賦,那虧得底朝天的也不是少數。這麼看來,跑贏通脹小目標也不是件容易事,有人想到買基金產品,風險不大,收益不低,靈活多變,可選擇種類還多,但無從下手啊。

想買基金卻無從下手,掌握這5點,就能買到好基金

其實想要買到好的基金產品並不難,只要經過初期認真篩選,之後便不用花費太大的時間和精力,做好這5點,跑贏通脹,分分鐘的事。

一、 自我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在買基金之前,自我評估下風險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必經程序。不管我們是從何種渠道(銀行、支付寶、微信等)購買基金產品,在購買之前,都會有一個風險評估測試,做一套完整的風險測評試卷雖然費時間,但也能讓你正確意識到自己屬於哪一類投資者,有些機構在做完風險測評後,會相應推薦適合你的投資品種。

有投資者覺得這一步走的有點多餘,認為自己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瞭如指掌。恰恰是這種盲目認知,就讓一部分投資者承擔了不必要的損失和喪失了一部分收益。有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風險測評能幫你更好了解自己究竟是屬於激進派別還是保守型、穩定型投資者。

二、 參考基金過往業績,確保第一道安全

買基金就和公司職場招聘員工一樣,HR會對這個應聘者的過往經歷都瞭解一遍才會決定是否需要進入下一環節,如果第一環節條件都不能滿足,強制性聘用該員工,最終損失最大的還是企業本身。

想買基金卻無從下手,掌握這5點,就能買到好基金

選基金也一樣,不能只顧及眼前利益而忽視其他因素考量。很多購買基金的人都會犯這種錯誤,看到某一類基金最近幾天猛漲,就瘋狂購買。殊不知,這種基金極有可能是站在某個風口,順勢而漲,等波熱點過後,因想要盈利更多捨不得賣掉最終將自己吊在了最高點,等回過神來追悔莫及,可是沒有誰來接盤,你的遭遇無人同情。

三、 睜大雙眼,分清楚基金持倉種類

基金持倉種類其實和風險是掛鉤的,基金持倉種類不同,獲得的收益也就不同。通常情況,偏股型基金收益會大於偏債型基金,偏股越嚴重,風險就越大,收益自然也會越大。當我們在第一點中確定自己屬於哪類風險承受者後,根據風險類型再來選擇基金種類,保守型選擇風險較小的,激進型的自然就對應上風險大收益大,按照這種方式選擇,配錯機會會小很多。

四、基金規模不容小覷

很多人的認知裡,規模越大的東西肯定就會越好,這種想法並不適應基金。基金規模大有大的好處,小也有小的優勢,不能一言以蔽之。比如對主動管理型基金而言,基金規模就越大,越需要分散到更多股票中去,基金經理的能力和精力也有限,規模反而是一種障礙。所以,在選擇基金時,基金規模也要重視,不可貪多,選擇適合自己的最好。

想買基金卻無從下手,掌握這5點,就能買到好基金

五、 時機選的對,收益多一倍

很多人對於基金時機實在把握不準,可以選擇定投,定投對於一般人來說,效果都還不錯。如果你不願意如此做,那就需要花費點時間來確定買賣點。

和股市一樣,高買低賣是最理想狀態卻也是最難把握的點,沒有任何人能準確預測到最高點和最低點,很多投資大師也說過,不要去預測市場,因為市場本身不可以預測。當然,不能預測並不代表市場大方向不可預測,大體趨勢能把握住的人還是有的,跟著大市場方向走,準沒有錯。

不過我在這裡要說的時機並不是指這個,我更願意大家設置好盈損點,當收益或者虧損達到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時,就果斷出手,這波操作往往會優於隨波逐流。

有興趣的朋友,如果想要投資基金,可以用一筆小小的錢去實踐下,我相信對你應該會有很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