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創業「旁聽生」的感悟:我竟然比創業者還緊張

從內部視角看看,一個孵化訓練營究竟如何運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依然沒有散去。對於那些剛創業就遇到疫情的創業者來說,無論是資金、業務還是團隊方面,壓力都將是持續性的。「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也將在這個特殊時期開營第三期,以線上集中學習等方式,對早期創業者進行孵化幫助,也準備隨時對優秀創業者開出投資支票。那麼,這個孵化訓練營究竟如何運作?創業者會經歷哪些歷程?它如何幫助自己的創業進程?我們索性將視角打入創始人工坊內部,邀請一線人員進行訪問。SanjiMusk 自籌備期就參與了創始人工坊,也作為「旁聽生」完整親歷了兩期。在 Sanji 的觀察裡,這個工坊本身就是一個真實的創業環境,每位創業者入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學會以人為鏡、自我審視,並在各種挑戰中找到真的問題,直面真相。Sanji 也分享了她印象深刻的幾位學員,有人展現出對創業方向的堅定,百折不撓;有人在覆盤後對項目重構,積極轉型;也會有學員表現出與工坊「不兼容」,選擇中途離開……在觀察了諸多真實的創業歷程後,Sanji 也收穫了她對創業的重新理解。希望通過這樣一個視角,能夠幫你更好地瞭解這個面向早期創業者的孵化訓練營。以下是 Sanji 的自述:


以優秀者為鏡

創始人工坊是從 2019 年上半年開始籌備。從課程打磨,7 月第一期學員招募,幾百人的面試,錄取後的正式集結,飛行教的練溝通,10 月第二期開營……工坊的每一個幕後環節我都有參與。大家集結上課的時候我是攝像師,負責錄像記錄,所以我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旁聽生」吧。
兩期大概錄了 300G 的素材,我還能立刻回想起一些畫面。
比如小魚在家創始人宋晨楓分享過的一張 PPT,左側是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幾重風險的列舉,從創業的選擇、PMF、競爭、巨頭;右側是我們怎麼直面風險,尋找真正面向未來的機會。從他的身上能明顯感受到一個優秀企業家的思考深度和格局,然後反觀自己與他之間的距離。他一直提到「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充分的準備」,和現在疫情帶來的影響十分呼應。
我還記得有一位特別技術範兒的學員,他想做一個 AI 穿搭助手,解決穿衣搭配問題。有一次項目分享時,他居然帶著我們看了兩頁英文 paper,論證技術成熟可實現。然後下一頁就是他模擬的一個穿搭效果對比,所有人都覺得很酷,紛紛從座位上站起來聽他分享。
終極路演時一位學員做 demo 展示,他之前每次集結都會遭受教練的敲打和 challenge,我在後面都聽得很揪心,心說他這回肯定受打擊了,下個月不來了,但他每次都會在下月準時出現,而且提交一版新的 BP,展現他在原有基礎上新的思考。那天路演時候他也是非常堅定、自信的,從他身上真切感受到一個創業者的百折不撓和永不放棄,他拿到投資那一幕印象很深。


在工坊裡,你能明顯感到自己是在與一群優秀的人在一起,無論是教練還是學員,也能自我審視與更優秀的人之間的差別,就是一種以人為鏡的感覺。

面對真相是最大的挑戰

教練們會通過各種提問 push 大家去逼近本質,你到底為哪些用戶解決了什麼問題?那是不是一個真問題?你為什麼這麼覺得?究竟有什麼依據?……我雖然一直在旁聽,但也會很緊張,想象要是我站在臺前介紹項目,能不能回答出這些靈魂拷問。
工坊有句 slogan 叫「別人的常識,就是你的前沿」——我用我的常識判斷,你在某個地方有問題、想得不夠清楚,就會很直接的說出來,幫你兼聽則明,早點找到那個真的問題。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個風格,有學員第二天就退出了工坊。我們就找他聊,可能他覺得項目上自己已經計劃很多了,有的問題確實沒想清楚,但更希望能按著自己的意願開始跑一段再說。
還有幾個學員也被 challenge 的比較多,我去問他們的想法,幾個人給我的回答挺意外的。他們說「現在被 diss 總比將來真的創業失敗要好」,儘管大家的各種提問聽著像 diss,但也在幫助自己直面真相,原來從旁觀者來看還有這麼多 bug。有的可能就是因為自己沒想明白,所以說不清楚,有的其實想過了,但也只是想想,沒走心,結果就會被一連串問題追著打。


跟創業者交流時我經常想起魯迅那句話,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些創業者真的挺勇敢的,可能沒有一顆強大心臟的人也不適合創業吧。
所以我有一個特別直觀的感受,創始人工坊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創業環境,教練們不會因為你是初次創業就客客氣氣,同學們也很真實,大家在外面是什麼樣子,在工坊也是什麼樣子。

在實戰中獲得真知

當然工坊不是光 challenge 項目,也會指導大家提升認知,討論創業過程中一些關鍵問題,帶大家一起思考:比如說怎麼找到 PMF?合夥人到底意味著什麼?創業者怎麼去和投資人有效溝通?……大大小小几十個問題,也就是加入工坊後主要要探討的模塊主題。
這些模塊主題第一期是教練們以自己為例總結出來的,第二期是在此基礎上迭代,結合學員們身上容易有誤區的地方,第三期又做了一次迭代,一期期滾動更新。把這八大模塊經歷一遍,相當於是構建了對創業這件事的一個基本認知框架,然後再把收穫到的啟發,快速應用到創業實踐中去,舉一反三。
比如說第一期時有幾位創業者想做兒童智能牙刷,護理兒童的口腔健康。無論是從市場前景、用戶規模,還是團隊背景看都看上去挺有意思,他們也信心滿滿。但工坊要求團隊定期覆盤,而且是要站在藍軍挑戰的視角,假設每個環節都會出問題。


他們回去就調研市場、核算成本、聯繫工廠等等,真的在推演中發現了一些問題,而且是在初創階段根本解決不了的。認清了前途之後他們就果斷轉型另一個方向,重新再推演一遍又一遍,後來也成功在工坊拿到了投資。
從這些創業者身上我也領悟到一點,人要改變自己思考慣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是一旦突破了,能夠站在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從正面想、從反面想、站在對面想,就能從認知上產生很大的變化。

Think big, Start small, Go fast

教練周航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創業公司就是三無公司,沒錢沒人沒資源,所以那些宏偉的夢想不如先擱在心裡,比夢想更偉大的是你能不能找到犀利的第一刀。
工坊裡有模塊專門討論第一刀,教練會分享一些方法論,指出一些錯誤的思路,但最終還是要回到對項目的底層思考上去。比如市面上為什麼沒有這個產品?是之前沒有人做,還是做過了死掉了一大批?是技術不成熟,用戶沒有需求,還是沒有商業模式?……於是學員們發現很多地方需要補課,甚至會需要重新打磨項目邏輯,去切那個 product market fit。
第二期裡有一家戰鬥力非常強的音樂創業公司。第一次集結後,從音樂的價值,獨立音樂與傳統音樂的市場區別等等底層思考,到具體的 to do 甚至 keynote 色號都覆盤過一遍。很積極地約教練 office hour 溝通,回去腦暴出一個小程序的 idea 想作為第一刀。然後拿到工坊裡做快速驗證,發現不行又快速放棄,重新找下一個方式。


這個模塊裡大家的反應對我的觸動很大,它考驗的不僅是一個創始人對商業的靈敏度、產品能力,還有快速落實、快速迭代的行動力。
忘記是誰說過的:對創業者來說,Think big,Start small,Go fast 都很重要。
旁聽了這麼多真實的創業歷程,教練們對項目的反饋,我對於「創業」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感受到「思考彈簧」的力量——想得更深層一些,更接近本質一些,把自己壓得足夠低,但保持著百折不撓的韌勁,就能像彈簧一樣彈得更高,獲得更大的自我成長。
第二期創始人工坊結業時,我發了一個朋友圈:「沒有一個地方能教人怎麼成為一位合格的創業者,但有優秀前輩們的啟迪,摸黑走夜路的過程就可以少摔些跟頭,少走點彎路,心裡多一盞明燈。」這就是我在工坊最大的感受。

「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長期開放申請,如果你還想聽到更多的「創業內幕」,感受更真實的創業歷程,歡迎報名( )。在真實的創業環境中,聽到真實的項目反饋;在前沿社幾十位優秀企業家的陪伴下,更科學地創業,拿到更有價值的投資。
題圖來源:「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