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清朝揮之不去的“王朝魔咒”


故宮小講解員 | 天花,清朝揮之不去的“王朝魔咒”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對於今天的中國人,它已是一個頗為陌生的字眼,然而在距今三百年前的清朝,天花十分猖獗,一如現在的新冠狀病毒。住在紫禁城裡的十位大清皇帝,順治、同治直接死於天花,康熙和咸豐臉上留下永久的麻子。

那一年少年天子住進了紫禁城,連年號都是“順治”,順應民心,治理天下。然而天花病毒來了……剛剛從白山黑水搬來的滿族人完全沒有任何抵抗能力,染病身亡者十之八九。為躲避天花的傳染,順治躲在深宮不敢上朝,甚至拒見蒙古王公連續6年。

但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天花就像鬼魂附體,成為清朝揮之不去的“王朝魔咒”。1660年,董鄂妃死亡,短短三個月之後,京城再一次爆發了天花。還沉浸在失去董鄂妃的悲痛之中的順治皇帝,也不幸染上天花。順治病倒後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當時他看好次子福全,而孝莊皇太后則堅持立皇三子玄燁。順治就去徵求欽天監湯若望的意見。湯若望是在清宮服務的西洋傳教士之一,因知識淵博受到順治尊重。湯若望很快幫順治下定決心:選玄燁做接班人。理由很簡單,玄燁已出過天花,對這種可怕的疾病終身免疫。

故宮小講解員 | 天花,清朝揮之不去的“王朝魔咒”

康熙即位後,清朝防天花的措施逐步走向系統化、制度化。他在太醫院專門設立了痘診科,廣徵各地名醫;又設立“查痘章京”職位,全面負責八旗防治天花事宜。除此之外,他還得考慮自己子女的安危,於是效仿自己祖上,開始興建“避痘聖地”。而這個地方也成了歷史上最有名的避痘所——承德避暑山莊。

故宮小講解員 | 天花,清朝揮之不去的“王朝魔咒”

在清朝抗痘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時,大多西方國家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1688年,俄國派醫生來北京學習人痘法,接著該方法被傳入土耳其、英國等地。1796年,英國醫生真納在中國種痘法基礎上,發明牛痘法。牛痘法又經過葡萄牙的醫生帶回澳門,傳入廣州。就這樣,從中國傳出去的抗痘法,再次回到國內。

故宮小講解員 | 天花,清朝揮之不去的“王朝魔咒”

但可惜的是紫禁城內的御醫們卻並沒有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和廣泛推廣應用。時光就這樣到了清朝末期,咸豐兩歲時險些種痘失敗,雖然經御醫精心條理撿回一條命,但臉上也留下了麻子。到了他兒子那一朝,誰想到這一次更年輕的少年天子同治也染上了天花。

當時,牛痘法作為民間的醫療手段,對於高貴的紫禁城顯然是不入流的。同治病了之後,他媽慈禧等人不是積極尋求新的療法,而是在宮內外大搞“供送痘神”的活動。王公大臣們身穿花衣辦公,慈禧、慈安兩宮太后親自跑到壽皇殿行禮,祈求祖先神靈保佑。當然了肯定不管用,於是1875年同治皇帝駕崩了。

就這樣,大清王朝中的四位皇帝,兩對父子,一對最終戰勝了天花,並帶領的王朝走向強大;另一對卻失敗於天花,王朝也在他們手裡最終走向了覆滅。

其實仔細想一想,清朝入關後與天花的鬥爭史,像極了清朝自身的命運與興衰縮影。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建立的大清,康乾推動它走向了盛世,而後閉關鎖國走向亡國。在清朝最強大的康乾時期,選擇積極應對,瞭解研究,天花得到了有效遏制。在清朝進入頹敗沒落的咸豐時期,迷信老祖宗的傳統,太醫不思進取,無心學習改良,毫無疑問天花又再行氾濫猖獗……

人類在疾病面前往往顯得很弱小,只有敢於直面困難的勇士,才能給與我們民族延續的機會,正如2020年新年,我們曾經惶恐曾經恐懼,但最終我們會走向勝利。

故宮小講解員 | 天花,清朝揮之不去的“王朝魔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