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英格蘭史回憶簡述

掌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必須從源頭出發,才可以理解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國家誕生的來龍去脈,接下來,讓我們娓娓道來,闡述歷史脈絡。


英國,是個島國,本來原住民是不列顛,即Britain,它經過兩次入侵,分別是羅馬人和安德略人的入侵。這裡引入羅馬史。公元前27年,建立羅馬帝國,有人疑問,本來共和的羅馬為何選擇退一步的帝制呢?這裡在於,羅國的成功,是在於由王制變向共和,使外邦人和本幫人有了觀念共同體的概念,讓外邦人為本邦人打仗,隨著戰爭的擴張,版圖的擴大,共和制再也無法統治廣袤的地區,當時他們也沒想到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因此,退一步,選擇了帝制,以鞏固統治。但是,隨著帝制的推行,版圖的擴大,王室也無法像中國一樣有一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完美製度,因此,戴克裡先提出東西羅馬分開而治,西羅馬常僱傭外族軍隊(日耳曼人),最終日耳曼人叛亂,西羅馬帝國滅亡。也就是這個安德略人,在這個時候入侵了英格蘭島,出現了一開始的英國。
隨後的英國經過了金雀花王朝、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我們一點點的來搞清楚。
金雀花王朝。是由法國大領主諾曼底公爵在1066年征服了英格蘭半島,建立了金雀花王朝。哪麼問題來了?法國是怎麼出來的呢?這裡我們一一搞清。前面,我們講到,東西羅馬分裂,西羅馬日耳曼人叛亂,類似於中國安史之亂。最終於486年建立了由摩洛文王朝帶領下的法蘭克王國。這時,名叫丕平的官相大領主在751年篡位,當上了國王。但是,剛上任的國王,如何穩住政權呢?只能聯合天主教的勢力,進行君權神授來壓制地方領主,出現了政教合一。隨後的查理大帝,經過教皇加冕,政教合一達到頂峰。但是,他有三個兒子,造成了繼承權的混亂,最終三個兒子簽訂了《凡爾登條約》。但有兩個兒子絕嗣,最終領主奪權,又把查理曼帝國分成了三個國家,中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後來的法國、東法蘭克王國後來的德國,法國就是這麼出來的。

經歷了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不僅僅有法國還有英格蘭,土地面積擴大,封了很多領主。這時是王權大於領主權的。正是因為王權膨脹,王權還以法治國,用法律的立法權和司法解釋權來控制領主和民眾。可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土地之上,隨後有一位約翰,經常失地,經歷了英法布汶戰爭,大量失地。這激化了和領主之間的矛盾。於1215年領主通過了大憲章,要求國王和領主都要在法律之下,這就是剝奪了英王的司法解釋權,在一個就是應該定期開會,這就是早期的議會雛形。但是約翰不服氣,他違背了約定,發動應該第一次貴族戰爭,最終失敗,這時,領主於1258年又頒佈了《牛津條約》。英王被迫與以孟福爾為首的七大伯爵簽訂。這裡領主與國王共同享有立法權,出現了15人議會,寡頭貴族制,類似於羅馬共和國。但是這與近代議會的區別在於議員的選拔還是依靠血緣。1264年,孟福爾反叛王權,但經過愛德華救父,此時王權高於領主權。
由於法國腓力五世的公主和英國愛德華二世結婚,他們的小寶貝愛德華三世同為英法兩個國家國王,在愛德華三世去世後,引發了百年戰爭,從1337年打到了1473年。最終英國勝利,但是由於英國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玫瑰戰爭,最終聯姻休戰,建立了都鐸王朝,但這嚴重削弱了王權,王權和領主權相平,在都鐸王朝,有一位亨利八世,因絕嗣後離婚,想要新找伴侶,來解決繼承人問題,天主教會為了控制繼承權來控制王權,去進行博弈。亨利八世最終確立了英國國教,但是後續國教又和加爾文宗進行了對抗。

到了後期,進入伊麗莎白黃金時代,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嫁,想把權力傳給蘇格蘭女王的兒子詹姆士一世。詹姆士一世成立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個國家國君,建立了斯圖亞特王朝於1603年。這時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權神授,導致王權和領主權矛盾激化,才有了後來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表面是資產階級,實質還是一場權力爭鬥,地方割據下的君主立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