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持續加碼經濟刺激政策 全球債務“灰犀牛”若隱若現

近年來,全球債務規模不斷膨脹,成為了威脅世界經濟穩定的一大潛在風險。國際金融協會數據顯示,全球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在去年第三季度達到322%,創歷史最高紀錄,歐美多國都已經債臺高築。而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國相繼出臺超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以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使得全球債務規模持續擴大。上月,黎巴嫩政府決定停止償還一筆即將到期的12億美元債務,這是黎巴嫩政府首次出現停止償還歐洲債券的情況。而黎巴嫩的債務危機加劇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全球債務“灰犀牛”來勢洶洶,各國都需警惕其在疫情過後給全球經濟復甦帶來的負面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使得全球產業鏈遭到衝擊。各國政府為應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紛紛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作為此次疫情的一大重災區——歐洲各國的政府已為抗疫簽下鉅額賬單。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意大利政府已出臺了36億歐元的財政刺激計劃,並醞釀至少500億歐元的經濟援助以應對疫情衝擊。這將使已經總計佔GDP135%的借款持續增加。意大利智庫Prometeia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歐元區第三經濟體的債務將增至GDP的150%。

法國政府則將投入約450億歐元幫助企業抵抗疫情衝擊,同時為企業貸款提供3000億歐元的“國家擔保”。法國政府曾承諾將有效削減債務規模,此前計劃在2019年將債務的GDP佔比降至97.1%,到2022年穩步降至91.4%。但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法國的公共債務佔GDP比例已攀升至100%,如今為抗疫再度擴大支出,讓這一減債目標變得遙不可及。

即使是歐盟中財政狀況較為健康的德國,為抗疫也放棄了已連續實現6年的聯邦預算零赤字目標。德國政府此前宣佈了多項提振經濟舉措,包括批准總額120多億歐元、為期4年的基建投資,為資金鍊緊張的企業提供貸款等,並擬向企業提供不設上限的貸款。上週,該國再度通過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規模超過7500億歐元的鉅額經濟紓困計劃,其中包括“舉債”追加總額為1560億歐元的補充預算。

對於歐洲而言,疫情衝擊下為財政支出開綠燈是無奈之舉,這也必將為疫情過後的歐洲央行和歐洲經濟帶來考驗。前任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更高的公共債務水平將成為我們經濟的永久特徵,替代方案是永久性地破壞生產能力和財政基礎,這將更具破壞性。”

而作為此次疫情的另一重災區,美國也面臨著類似的窘境。美國政府目前已簽署了一項2.2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這是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財政刺激計劃,其規模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遠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美國推出的7000多億美元刺激計劃。此外,美國政府還將所得稅的提交期限從4月15日推遲到7月15日,這都將增加其債務規模。富國銀行預計,美國2020財年聯邦預算赤字可能增至2.4萬億美元,佔GDP的11.2%,這將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赤字比率,當時預算赤字佔GDP的25%至30%。該行還預計,2020財年美國政府的債務淨額將增加2.8萬億美元。

除了短期疫情帶來的影響外,主要經濟體低利率環境和寬鬆貨幣政策是造成債務規模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目前來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繼續疲弱已成定局,全球主要央行可能仍然保持在寬鬆軌道上。評級機構標普全球預計,到2020年底,全球政府的負債規模將跳增至創紀錄的53萬億美元,其中,8.1萬億美元是在今年一年中借入的。

快速攀升的債務將帶來巨大金融風險。國際金融協會發布的《全球債務監測》報告稱,當前,新發行債務的回報率逐漸下降。在全球主要央行寬鬆政策條件下,全球債券收益率不斷下滑。目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下滑,25%的投資級別債已經跌入負收益率區間。長期的低利率和負利率投資環境,會促使投資者為了追求收益,配置更高風險和更差流動性的資產,這無疑會進一步推升金融市場的脆弱性。此外,債務高企還將帶來債務償還和再融資風險。國際金融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即將到期的貸款和債務規模超過19萬億美元,其中,新興市場經濟體到期債務規模高達5.7萬億美元。

世界銀行也指出,目前全球金融環境繼續趨緊,工業生產放緩,貿易緊張形勢加劇,一些大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歷了嚴重的金融市場壓力,如果有不斷積累的債務壓力“引爆”,全球金融市場完全可能面臨新一輪危機。世界銀行敦促各國政府和央行要清醒地認識到,處於歷史低位的利率水平可能不足以抵消另一輪潛在的全球金融危機,各國需重視全球潛在債務風險。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