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為什麼偉大?

“如果非要在華爾街給誰立一個雕像,以紀念為普通投資者貢獻最大的人的話,那麼這個人非約翰·博格莫屬。”——投資大師巴菲特

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為什麼偉大?

約翰·博格是先鋒領航的創始人與前任CEO,以及指數基金之父。畢業於布萊爾學院與普林斯頓大學,並將其整個67年職業生涯奉獻給共同基金行業。也正是在其職業生涯中,僅憑藉其一己之力改變美國整個共同基金行業。接下來,我們通過三個故事為大家分享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的偉大之處。

一、指數基金並非一帆風順

約翰·博格曾經對於無數普通投資者說過:“如果你領悟到金融市場的運行機理,你就會發現想要獲得屬於你的那份回報,投資低費率基金是唯一的選擇。”

約翰·博格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如果不考慮稅費成本的話,股票指數是市場中所有人投資者的平均收益,也就是說有人獲得的超額收益為正,同時有人獲得的超額收益為負;但是如果考慮到稅費成本的話,市場中正的超額收益加上稅費成本才等於負的超額收益,換句話說就是負的超額收益永遠大於正的超額收益。因此,如果通過低成本複製指數收益的話,便可以跑贏市場中多數投資者,而且長期下去,這個“跑贏市場多數投資者”是擁有複利效果的,長此以往便可以將投資者的長期投資收益最大化。

如同所有偉大創新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指數基金成長之路同樣充滿荊棘。1975年先鋒領航的第一個指數基金標普500原本計劃募集1.5億美元,但是最後僅募集0.11億美元,渠道發行商都勸說約翰·博格放棄這個指數基金並宣佈產品募集失敗。但是約翰·博格卻說:“這0.11億美元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在那個時代這個產品被基金同業稱為:“博格的愚蠢”,並開玩笑的說:“有什麼樣的投資者寧願只獲得市場平均的收益呢?”

這個基金起初的0.11億美元根本無法買夠標普500指數的500個成份股,只能先配置權重最大的200只股票,剩餘3000只股票則採取抽樣複製的方法擬合指數走勢。困難不僅於此,先鋒領航的第一個指數基金在此後面臨連續83個月淨贖回。指數基金起初並不為廣大投資者所認可,直到1990年之後指數基金才迎來大發展的機會並一發不可收拾。先鋒領航的標普500指數基金從1975年的0.11億美元,經歷四十多年之後,已經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指數基金之一。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先鋒領航的標普500指數基金規模高達5007億美元,規模增長了差不多五萬倍……

二、先鋒領航獨特的“共同化”結構

在2019年福布斯財富豪榜上,投資大師巴菲特以825億美元位居第3,量化大師西蒙斯以215億美元位居第44,按照慣例福布斯富豪榜51-100會出現不少對沖基金大佬與公募基金大股東,例如富達集團的所有者約翰遜家族。

目前先鋒領航的管理規模已經超過6萬億美元,作為全球最大基金公司創始人,約翰·博格為何並不是一個“有錢人“?這個取決於先鋒領航獨特的股權結構。

傳統的基金公司都會有自己的股東,還有自己的客戶。通常的方法是按資產管理規模收取固定的管理費,在扣除基金運營成本之後,剩餘的盈利歸公司股東。

通常而言,管理費越高,基金公司剩餘的利潤越多,公司股東獲得的利潤也就越多;反過來如果降低管理費,將導致公司股東利潤的降低。通常情況下股東是反對基金公司降低管理費的,這就會出現股東利益與客戶利益不一致的情況。

但是在行業競爭激烈,股東也意識到降低基金費率會為基金公司獲得更多客戶,並著眼長期利益的時候,也會在降低費率這個件事情上面進行妥協,畢竟公司倒閉了對於股東也沒有什麼好處。

先鋒領航的公司架構非常獨特,被約翰·博格稱為真正"共同化"的基金公司。對於傳統基金公司而言,如果你持有某個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份額,僅代表你是這個基金公司的客戶,但是基金公司的股權是歸約股東所有。

但是先鋒領航卻沒有外部股東,作為先鋒領航創始人的約翰·博格也沒有先鋒領航的股權。如果你持有先鋒旗下的基金份額,不僅代表你是先鋒領航的客戶,而且是先鋒領航的股東,當然在你贖回基金份額的同時,你也喪失了股東權利。

所以先鋒領航的基金都沒有固定管理費率,基金在扣除運營成本與人員工資之後,所有的盈利都計入基金資產,被所有基金持有人所享有。對於先鋒領航而言,客戶與股東都是先鋒旗下的基金持有人,而且先鋒領航的主要產品都是指數基金,那麼對於先鋒領航而言主要的工作就是降低基金運營成本(費率),因為省到就是賺到,基金費率越低持有人的盈利越多。

先鋒領航這樣的獨特的組織結構,解決了大多數公司股東與客戶之間的矛盾,創造性地使得公司股東與客戶合二為一,結果就是:指數基金費率越低,長期投資複利效果越顯著,同時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投資,基金的規模也越大,相對固定的運營成本佔比越來越小,基金的費率越來越低……

在先鋒領航旗下基金持有人獲得公司股東權利的同時,先鋒領航的創始人與管理層喪失了股東權利,所以即便作為全球最大基金公司的創始人,約翰·博格在2019年初去世的時候,全部身家都不到1億美元。成就與財富不匹配的人,才是更值得我們尊重的人。

三、推出“免傭基金”,催生買方投顧

在先鋒領航創立之前,美國基金銷售如同國內現狀一樣,幾乎所有的基金銷售都以賺取銷售提成為生。在那個時代,基金的認/申購費為5%,即投資者買100美元基金,僅有95美元歸入基金資產,其餘5美元作為基金銷售的費用。

雖然博格的指數起初發展並不順利,但是他也沒有閒著。1975年,紐約交易所受到各方壓力,結束了證券交易的固定佣金模式,美國市場開始走向低佣金時代。

1977年在博格主導下,先鋒領航最先推出“免傭”基金,即銷售先鋒領航的基金,先鋒領航不支付基金銷售任何費用。這一舉措在當時的同行看來似乎是“大逆不道”,先鋒一邊推出“免傭“基金,一邊進一步降低基金費率,在之後四五年中,先鋒領航靠降低費率導致其基金業績大幅跑贏同業,投資者開始追捧先鋒領航旗下的產品。

其他基金同業(例如富達)被逼推出“免傭”基金,銷售基金再也沒有銷售費用提成了,導致當時大部分基金銷售人員失業。但是投資者還需要專業人員幫助構建投資組合,在這個時候投資顧問(FA)誕生了。

投資顧問幫助客戶構建資產配置組合並收取諮詢費,基金公司也不再支付銷售提成。對於投資顧問而言,提高客戶業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低成本的指數基金構建資產配置組合。

先鋒領航的產品受到投資顧問的偏愛,而先鋒領航特殊的結構決定了隨著其管理規模進一步增長,其基金費率進一步降低,導致投資顧問更加偏愛先鋒領航的產品,以至進入指數基金與投資顧問相互促進的螺旋增長模式。

傳統投資顧問的人力成本較高,所以享受投資顧問服務的投資人需要一定的資產規模。但是在二十一世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金融科技的崛起,為服務更多中小投資者,先鋒領航在業內首批推出基金在線投顧服務,截至目前,先鋒領航的在線投顧服務的資產規模已經突破1500億美元,遙遙領先同業競爭者。

全球最大公募資管機構Vanguard集團,正式官宣與螞蟻金服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人人可用的“100”理財新服務 ,你的專屬理財管家 “幫你投”。上支付寶App搜索“幫你投”,即刻體驗新的理財方式,省心又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