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基建+低估值,四月投資策略和組合


剛需+基建+低估值,四月投資策略和組合

​4月份,我國疫情進入尾聲,鑑於境外輸入導致疫情二次復發的概率較小,未來全球疫情震中將主要在美國。此外為應對經濟衰退引發的疫情尾部風險,各國採取積極財政措施,近期市場面對失業飆升、一季報業績差等信號反應平淡,顯示較大的政策空間預期緩和了市場恐慌情緒,全球寬鬆潮背景下,外資流向 A 股也存在中長期趨勢。

供給端復工到位後,需求端修復將成為疫後政策重點,以“兩會” 為契機,積極財政、寬鬆貨幣的政策空間將打開。總之,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全球央行集中釋放流動性對沖風險,短期政策空間足夠大緩解了恐慌情緒的蔓延。外資開始迴流 A 股,疫後經濟重建政策空間打開,在一季報和年報利空釋放後,A 股在4月存在修復動能。

受全球疫情影響,短期我國出口將在未來1個季度仍將承受壓力, 而與此同時,國內需求將明顯釋放。建議短期配置內需為主的相關主線,包括:1)居民端的食品飲料、家電、汽車等消費白馬(外資迴流,潛在消費刺激政策);2)財政端的建築、機械、地產龍頭(低估值,穩就業,穩增長);3)銀行、券商(估值低,受益經濟復甦)。中期成長科技仍是2020年主線,建議關注“新基建”中的5G基建、 新能源汽車。

剛需+基建+低估值,四月投資策略和組合

(機構觀點僅供參考,需結合各自經驗綜合判斷,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投資是一場修行,如果你把他作為終身的事業,希望我們一起攜手同行。喜歡周子論股,可以關注、點贊加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