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究竟谁是屠杀80万军民的刽子手?

1645年,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吊死煤山的第二个年头,此时清军已经攻占北京,豫亲王多铎率十万大军继续向南进发,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但在扬州碰到了硬钉子,便是南明督师史可法。

史可法宁死不降,坚决抵抗,惹怒了多铎,因此攻占扬州后,多铎下令,“十日不封刀”,对扬州展开了长达十天的奸淫劫掠。一时,扬州城尸野遍地,血流成河。

扬州十日,究竟谁是屠杀80万军民的刽子手?

扬州十日屠杀

史可法也因此成就了美名,坚贞不屈,志决献身,成为历史上忠勇的典范。每年的5月20,扬州都要举办纪念史可法系列活动,来铭记这场大屠杀对扬州人带来的伤害。

扬州十日,究竟谁是屠杀80万军民的刽子手?

史可法(1602-1645)

有人说,史可法就是愚忠,甚至是自私。明朝明显已是衰败之象,大势已去,过多的挣扎只是徒添人民的负担,阻碍历史车轮的行进。史可法根本不顾城内人民群众的安危,即使深知双方实力悬殊(清军十万之众,而自己掌控的军队不到一万,甚至持续有总兵在投降清军),也全然不顾,只为成就自己的美名,以卵击石,最后搭上了全城80万人民的性命。80万性命的罪魁祸首就是他!

扬州十日,究竟谁是屠杀80万军民的刽子手?

多铎(1614-1649)

另一反面,史可法的英勇就义,抵抗外族,读书人就应当秉承史可法的这种气节和傲骨。如果没有这种不惜自己生命而坚决抵御外敌的优秀抗战领袖,国家的气节何在?真正屠杀扬州军民的是多铎,是残酷的清军,真正的刽子手是他。

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不评判一个人谁对谁错,史可法忠义难两全,他选择了自己价值观的认可,“留取丹心照汗青”。多铎残暴,但也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适者生存的产物。

战争是残酷的,以史为鉴,我们更多的是应当汲取教训。而使80万军民丢掉性命的,只不过是弊端百出的封建制度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