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有歷史和現實意義嗎?

用戶62769378299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出自於《孟子·告子下》。意思是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會致人死亡。

有的人說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安逸,閒著。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反一正,一是一異,相輔相成地說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兩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說教而感沉悶,又不為邀人眷顧而故發驚人之談;既娓娓動聽,又給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命題的明確提出,在孟子也許只是為了給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啟迪。但作為一條具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其影響絕不僅僅表現在政治道德上。特別是「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兩句,直接導引了中國古典文學藝術創造的一條極重要的美學原則的形成,這就是「發憤抒情」這一美學創作原則。這亦是千百年來,孟子此篇所以膾炙人口的原因。


紅孩唉


幾億年的生物進化歷史,已經無數次的證明,如果一個生物太無敵,太安樂了 他必然會滅絕 那些從大滅絕中活下來的物種都不是那些沒有天敵 生活安樂的物種。 安樂會讓生物停止發展,而那些比不上他的生物在不停的 向前發展。 這就像龜兔賽跑。 沒有憂患意識的生物會最終變得沒有抵抗能力。 新西蘭島原本沒有大型捕食者,島上鳥類沒天敵,新西蘭國鳥最後變成完全無害又不會飛 ,一年最多隻下一個蛋的動物。 搞到現在需要保護了。 澳洲的杜杜鳥怎麼滅絕的? 所以我覺得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真理。

陽明悟行學宮


初中課本上學過的。

這句話選自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說起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那還真有一個故事。當時是我國曆史上的戰國時期,群雄四起,天下混戰。孟子在當時並不像後世這樣受人尊崇,而是處於一種淒涼寂寞的環境之中,他的言論並不被重視。他是抱著古聖先賢的淑世之道,尤其拳拳服膺孔子的仁道主義,完全從濟世救人的宗旨出發。他希望在那個只講霸術、爭權奪利的時代中,找出一個真肯實行王道仁政,以濟世為目的的領導人物,促使他齊家、治國而平天下。

現在這句話已經是一句至理名言,能流傳下來也一定有他的優點,其實這句話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什麼叫居安思危?舉個例子溫水煮青蛙這個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吧,當把你放在溫水裡,你覺得還挺舒服,挺舒適的,不思進取,可是等溫度一上去,水燒開了你已經沒有逃跑的能力了。這個故事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一個道理的。

哪怕你處在一個安全,平和的環境中你也不要不思進取,隨波逐流,你要隨時有危險意識,你不知道哪一天會發生什麼突如其來的變故,所以你要有所準備。就像如果你一直在一個單位上不求上進,每天就簽到然後在工位上刷微博聊天逛淘寶,不去學習充實自己,那麼如果某一天公司裁員,把你刷下去了你能咋辦?

所以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學習,要學會增長自己的價值。這樣無論面對什麼變故,都有能力走出去。


努力的露露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

意思就是居安思危,無論是對於國家治理還是個人處事都不能安於現狀,要有憂患意識,不斷進取。

現實意義: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的周圍環境很差,也就是所謂的"憂患\

攀閱


人若失敗,離不開安逸二字。古訓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一個人失敗的最根本原因,不是不夠聰明,不是不夠智慧,而是太過貪圖享受了。

太安逸的環境,很多時候就如同一個地獄一樣,它會漸漸磨滅掉我們的理想,腐蝕掉我們的心靈。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

有個人死後,在去閻羅殿的路上,遇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裡面有山珍海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不用工作。

這個人興奮極了,便住了下來,除了吃就是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樂。但時間長了,他卻感到非常寂寞和空虛。

又過了幾個月,這個人實在受不了了,就去找宮殿主說:“這種日子我實在過不下去了,我寧願下地獄,也不要住在這裡。”

宮殿主輕蔑地笑了:“你以為這裡就是天堂嗎?這裡本來就是地獄!”

很多時候,短暫的安逸會讓我們得到休息和寧靜。

但若長期如此,那簡直就是地獄,它會漸漸磨掉我們生活的理想和激情,甚至將我們變成一具具行屍走肉!

很多人這輩子碌碌無為的根源就在於:

他們不敢跳出舒適圈,不願接觸新鮮的事物,不願做出改變!

就像蔡康永說的:

“15歲的時候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啊!”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啊。”

人生前期越懶學習新的技能,後面就越有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的風景。

願你今後不要再做溫水裡的青蛙,願你敢於突破自己的舒適區!突破自己才能好好地活下去!





花影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兩句話出子《孟子.告子下》。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憂患(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下面列舉古代兩個正反的實例更有說服力:

一,生於憂患——勾踐臥薪嚐膽:

越國的國王勾踐率領大軍攻打吳國,吳國的國王夫差率領軍事迎戰。雙方大戰於夫椒。結果是越軍大敗,勾踐戰敗逃到會稽山,被吳軍包圍。

勾踐覺得已經沒有退路,他準備殺妻和吳軍決一死戰。他手下有兩個高人,一個叫范蠡,一個叫文種。他們覺得應該冷靜一下,不能硬拼。文種說吳國的太宰伯嚭特別的貪財,可以互從他身上找到辦法。於是文種帶著大量大美女和奇珍異寶送給了伯嚭,伯嚭在吳王夫差面前勸吳王和越國議和。

夫差是個不愛動腦的人,他不顧大臣伍子胥的反對同意了。勾踐把國家的大事交給文帝管理,帶著夫人和大臣范蠡到吳國於,給吳王當奴隸去去了。勾踐夫婦和范蠡都穿上囚衣,去給吳王餵馬做苦役。吳王夫差每次坐車出去,都叫勾踐牽馬,然後踩著跪下范蠡的後背上車。

就這樣過了兩年,文種選了越國的美女西施送給吳王夫差,又選了一些美女和金銀財寶給太宰伯嚭。伯嚭對夫差說,是時候應該讓勾踐回越國了。夫差看勾踐這兩年的表現很滿意,於是就同意了。

勾踐回國後,他號召全國上下艱苦奮鬥。他自己穿粗布衣服,不吃大魚大肉,住在陋室裡,睡在沒有席子的柴草上;在吃飯的地方懸著一個豬苦膽,每逢吃飯時,先嚐一嘗苦膽,然後大喊一聲:勾踐,你忘記會稽的恥辱了嗎?*這就是*臥薪嚐膽*故事的由來。

公元473年,勾踐再次率領大軍攻打吳國,是一鼓作氣把吳軍打敗,吳國夫差羞愧的自殺身亡。

二,死於安樂——宋徽宗玩物喪志,北宋滅亡:宋徽宗趙佶是一位才子,每天在後宮眾多嬪妃的陪伴下,是談琴作畫練習書法,就是不願意治理國家,不愛上朝理政。後來金太宗派宗望率領大軍攻打都城汴京。宋徽宗嚇得是魂飛魄散,急忙寫下了*傳位東宮*的詔書,自己退位做了啥事不管的太上皇。

太子趙桓即位,就是宋欽宗。他也是六神無主,他聽信奸臣宰相白時中、楊邦顏的饞言,主張議和。把金國害怕的大臣主戰的李綱罷了官,他他貶到幾千裡的南方去了。李綱被貶到遙遠的邊疆,金太宗馬上就派宗翰、宗望率領兩路大軍又向東京進犯。

公元1127年,金軍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後宮皇族、官吏三千多人,滿載掠奪的金銀財寶幾十大車,回到北方,這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恥*。從此北宋王朝宣告滅亡。


隱者康司馬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的一生有許多的艱難困苦,絕不能被眼前的安逸所迷惑。一個人要想立於不敗之地,不被社會淘汰必須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第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人在划船,船沒有前行,說明在後退了。等你在原地踏步,別人在奮起直追,把你遠遠的甩在後面了。

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憂患一定在眼前。社會是殘酷的,別人比你強就可以把你踩在腳下。當你取得些許的成績在沾沾自喜沉迷其中的時候,你離衰敗也不遠了。

一個人要有戰略眼光,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潮流要有一個戰略方向。絕不能安於現狀,得過且過,隨波逐流。

第二: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存而不忘亡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人要有危機意識才能時刻警醒自己。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人才輩出,一山更比一山高。

社會總是在不斷的進步,人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學無止境,天資聰穎的人都在勤奮努力,何況資質平庸之輩。人在吃老本就是在退步,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第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幾句詩出自曹孟德的《龜雖壽》。曹操到了晚年還有雄心壯志,希望完成自己的夢想。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勇往直前,百折不饒。一個人的一生也是奮鬥的一生。

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紙醉金迷的生活會毀了自己。讓自己找不到方向,沒有奮鬥目標,沒有人生理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和進步,才能收穫人生的真諦。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我們站在最高峰才能俯視腳下而不是仰望天空。視野開闊,一覽無餘。讓我們眺望遠方,知道國家的遼闊;也讓我們對人生產生怎樣的共鳴。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一句名言: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作者以堅強的毅力完成了非凡的佳作。

無悔人生,不負韶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秦時明月今皎潔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是孟老夫子說過的話,儘管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是這句話放到今天,放到每個人身上或者是每個企業身上再大一點放到每個國家身上還都是正確的!有憂患意識才能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我進步。這樣才能永遠的發展下去而不被歷史所淘汰!縱觀歷史上各朝各代無一不是死於安樂,近代各個倒閉的企業無論是私企還是國企無一不是死於不求進取,安於現狀,不求變革。滅亡的王朝倒閉的企業老是以為自己天下無敵看不到存在的嚴重危機,所以當巨大危機來到面前時只能是滅亡被淘汰。所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要當成警鐘時刻敲響!!!


楊老師和他的學生們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典故出自先秦·孟子《孟子·告子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其歷史意義已經被無數事實所證明,僅孟子在該文中就列舉了古代六位歷史名人的被起用出山的事例,證明了人生於憂患的道理。進而,孟子闡明瞭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二、其歷史意義,也被世界文明發展史歷史所證明。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僅水患一項就考驗著統治集團和全體人民的智慧和能力,也是由於這樣的大災難,才推動著大一統國家的形成,現在仍然是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自然條件優越的美洲大陸,土著人幾乎全部消逝於殖民者的手中。自然條件優越的非洲大陸,命運也好不了多少。三,其現實意義是,一個自然人或者一個國家,必須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新中國成立以來,始終在憂患中度過,一步一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美國也是這一思想的踐行者,在其戰略中,一直都要樹立若干個假想敵,在假想敵成為真正的敵人之前,想方設法把假想敵幹掉。當然,美國現在碰上了中國這個硬茬,較量還是現在進行時。中美之間的較量,將是全方位的,長期的。


南塘莊徐傑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的一篇著名文章。在初中期間學過。其大意即: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要想成就大事,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就一定要受艱難困苦的磨難,在困境中崛起,方能成事。若一味的追求安逸,吃不得苦,受不了罪,必是一事無成,乃至死亡。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作者用具體的人和事,論證了其觀點的正確性。這些人都是最低層的下等人士,有農民、漁民、工匠等,他們掙扎於苦難之中,吃盡了苦,受盡了罪,卻努力幹好本職,做出了卓著的業績。鍛練了意志,增長其才幹。最後都成了國家的棟樑之材,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現實社會中,特別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仍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極大的現實意義。在我的鄰居中就有著這麼一個鮮明的例子。有這樣兩個年輕人,一位家境殷實,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寄生蟲生活,幹活嫌苦,出力怕累,幹啥啥不行,其結果是一事無成,碌碌無為。而另外一位從小死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過慣了艱苦的日子,小小年紀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不怕苦,不怕累,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外出打工,被一位老總看中,經過幾年拼博,坐上了副總的寶座,成就了一番事業。這不足以驗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然後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國家也是同樣。想當年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毛主席帶領革命的中國人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過了多少的艱苦生活,經歷了多少艱苦卓絕的戰鬥,二萬五千里長徵,八年抗戰,三年國內革命戰爭,歷盡艱辛,打出了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千古不易之真理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