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好“中國根”助力精準扶貧


培育好“中國根”助力精準扶貧

圖為李靜向記者介紹鹹恆青砧種苗的優勢特點

  何偉慶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媛媛 燕軍鋒

   3月底,陝西省涇陽縣高莊鎮連片苗木青蔥欲滴,一陣雨過,微風輕拂,飄來陣陣花草香。劉改梅站在苗木地裡,鋤草累了伸伸腰,喜上眉梢。去年,她種的5畝苗子賣了6萬多元。“今年苗木長勢不錯,收入肯定更多!”劉改梅充滿自信。

  

  送苗子送技術 精準扶貧

  

  劉改梅是陝西省涇河管委會高莊鎮新莊村村民,曾和丈夫四處務工,掙的錢常常不夠花,家裡老人孩子也照顧不上。2016年年初,她到離家800米遠的西安鹹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鹹恆農科)苗木基地務工,全年工資收入2萬多元。她還從鹹恆農科引種了2畝苗子,2017年開春,賣了25000元。

  

培育好“中國根”助力精準扶貧


培育好“中國根”助力精準扶貧

  “2019年,當地政府促和新莊村、高莊村共流轉土地100畝整合入股,鹹恆農科每畝免費發放7500株,共計75萬株苗子,生產環節提供全面技術指導,帶動貧困戶發展青砧種苗種植。到了銷售時候,只要質量過關再全部收購。”鹹恆農科市場部經理李靜說,鹹恆農科與當地鄉鎮企業、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合作,以“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通過送信息、送技術、送種苗等形式,在幫助貧困戶的同時,引導帶動職業農民和普通農戶都加入進來,提供就業平臺,助力精準扶貧和增收致富。

  

  據瞭解,鹹恆農科技術團隊與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合作攻關,進行二次研發,探索總結出適應我國本土自然條件和蘋果產業發展現狀的新模式“鹹恆青砧”無支架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並在全國蘋果主栽區進行推廣。

  

  青砧苗讚譽多 優勢明顯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蘋果產業泰斗級專家束懷瑞於2019年1月題詞—矮化栽培的中國根。

  

  “鹹恆農科帶動扶貧的同時,還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全面詳細的栽植技術說明,為客戶量身定做專屬建園方案,提供標準的建園規範和管理規範。”李靜說,鹹恆青砧無支架密植模式,這種蘋果矮化栽培模式與世界傳統矮化栽培模式相比,建園成本下降50%,管理簡單,便於機械化操作。省工、高效、技術簡單。適合全國蘋果主產區,老園更新改造果園,立地條件較差果區。

  

  記者瞭解到,鹹恆青砧苗木受市場認可的原因是它的優勢非常明顯,耐旱,耐寒,分枝多,天然脫毒,基本不受花葉病、花臉病困擾。第二年開花結果,第四年畝產達6000多斤,第五年將近1萬斤。無需支架,便於機械化操作,省工省力。鹹恆農科培育的富士系“禮富”“煙富6號”“煙富7號”和非富士系“秦脆”“瑞陽”“瑞雪”等系列產品在市場上特別暢銷,堪稱“明星”。

  

培育好“中國根”助力精準扶貧


  “自2015年推廣至今,鹹恆青砧種苗已覆蓋西北、西南、華北、東北等蘋果主栽區域。在陝西乾縣、淳化、銅川、榆林、延安,寧夏銀川、吳忠,甘肅平涼、天水,山西臨沂,河南靈寶,新疆阿克蘇、伊犁,四川鹽源,雲南昭通、馬龍等地建示範園40多個,總栽植面積達15500畝。”李靜說。


培育好“中國根”助力精準扶貧


培育好“中國根”助力精準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