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職場焦慮是怎樣產生的?又該如何克服呢?

頭條熱點


一、新冠防疫重心轉變帶來的無聲影響。


在這新冠疫情確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得春節前大約是2月4號,平臺公佈的數據大概只有幾百人,但短短10余天,人數迅速破萬,一直到5萬、6萬、8萬,那時還沒有切身體會到它對我生活的影響,直到回來復工才切實感受到,原來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在過去 ,我們都夢想著宅在家裡,最好是不用出去工作。然經歷了這次疫情,我想我們再也不想宅在家裡了。很多人表示從來沒有休息這麼久,也從來沒有這麼想去工作。


疫情的客觀影響是無法迴避的。疫情造成大多數企業停工,最早是政策性停工,因為防疫的要求,政府出臺措施要求所有企業停止生產經營。不過直到3月底,抗疫形勢有所好轉,政府也意識到很多企業復工迫在眉睫,於是開始有企業陸續有條件的復工,包括我們公司。如果是政策性停工是防疫的要求,那隨後的停工則反應了疫情的切實影響。那些依賴提供服務生存的企業,比如旅遊業、教育業、娛樂產業等,包括我們公司,都已經業務性停工了。因為沒有生意,全員放無薪假。

4月份,國內的防疫狀況開始有了實質性好轉,除了一些玩和樂的產業還沒有恢復,基礎的吃喝的行業基本恢復。不過很多人高興不起來,因為國際防疫卻異常嚴峻。直接影響了外貿、外服等企業的業務。我們有一批客戶就因為外貿生意的影響,處於停工狀態,同樣也是多數人放無薪假,留少數人值班。

國內很多企業的業務還沒有完全恢復,國際市場又遭遇嚴峻挑戰,雪上加霜。於是我們時常看到很多企業被迫降低薪資和福利,甚至裁員的新聞。

二、職場焦慮有哪些?

有專家稱,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是短暫的。即便如此,對一些行業可能也是致命的。對個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俗話說: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企業業務受影響,最終承受的都是每個人。最焦慮的自然是人,包括企業主、職工。而所有的焦慮都來自未知,來自對未知的恐懼。我們不是有意販賣焦慮,而是要正視這些問題,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焦慮1:工作機會是否會丟失。如果企業經營不下去,即將破產,那多數老闆一定是保企業。政府也優先會保企業,因為一旦企業倒閉,今後恢復生產後,就業機會也不會有。這勢必會導致一些員工丟失工作機會。與此同時,在那個行業可能還沒有企業招聘。

焦慮2:可支配收入的減少,甚至沒有,生活怎麼辦?有這樣焦慮的人基本都是現實開支較大的人,例如有車貸、房貸、或者其它借貸需要償還的人。每個月的收入都要用來支出這些開支。因此一旦喪失經濟收入,就會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每天醒來的都是開支,沒有收入,不可能不焦慮。

三、如何化解焦慮?

我們都知道,危機當中總是蘊含機會的。2003年代的非典倒逼了很多企業轉型升級,而這次的新冠疫情同樣也倒逼了很多企業轉型升級,例如教育行業,短短1個月內,湧現出許多教育平臺,這在過去可能需要好幾年才能完成的。同樣,可能也會倒逼服務行業轉型,例如院線。今日頭條免費播放《囧媽》的模式很有可能會被諸多企業借鑑學習。

從國家層面,也出臺了一些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例如降低貸款利率,減免租金等。我們園區響應地方政府的號召減免了半個月的租金。然而這些對於個人來說,是杯水車薪的。有人建議國家直接發補貼。但是相比寄希望於這些外部的力量,我們更需要自立根生:

首先,擺在第一位的永遠都是心態的調整。我們要客觀的認識這次疫情帶來的壓力,它影響的不是某一批人,而是所有的人。作為個體,要迅速從焦慮中解脫出來,把目光放長遠,配合政府和企業的安排,畢竟急也是沒有用的。我們少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多問自己如何改變。


其次,給自己或者家庭制定一個至少3個月的生活計劃。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第一要務是節約開支,保證現金流。說節衣縮食其實也不為過,很多人也的確降低了購買力,一些非必需品就不會買了。

再次,維護好現有資源,靜待行業復甦。對於那些停工的、或者可能會丟失工作機會的人,一定不要浪費這個空窗期。即便沒有業務,現有的客戶資源也需要維護好,畢竟災情只是暫時的,一旦過去,機會就會大量湧現,希望那個時候你們都能把握住機會。同時,藉助這個機會好好的給自己制定一個提升的計劃。毛主席教導我們“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


最後,謀求職業轉型。我們有很多以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情,現在去做就是很好的機會。例如寫作,現在有大量的時間寫作,而且可以藉助互聯網把寫作轉化成效益。這就是一個轉型職業轉型。另外,很多人開始做直播等;總之,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準備,就能夠發掘更多機會。

堅持就會勝利。


森享薈知識分享平臺


大家好,我是小老頭,我來回答“疫情期間的職場焦慮是怎樣產生的?又該如何克服呢?”

疫情期間我們所謂的存在的職場焦慮無非就“裁員”“工資”“疫情”這三樣帶來的,下面我就從這三個點來回答,僅個人觀點。

第一:“疫情”帶的焦慮。

當前中國疫情慢慢的有好轉,但是國外的疫情正在高峰期,關於這個病毒帶來的危害大家都是清楚的,雖然已經復工,但是安全問題仍然是個未知數,因為我們在上班的途中公司以及碰到接觸的各種人,過程中存在很多可能的風險,那麼在此之下,關於自己的身體健康大事顯的尤為重要,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而中招,由此肯定會給你帶來焦慮,那麼在當下我們應該怎麼去克服這種焦慮了,上班途中做好個人防護,生活中亦如此,在有效的防護下多運動鍛鍊,加強自身的抵抗力,不用過多的憂慮,多看看正能量的新聞,讓自己保持一個積極健康快樂狀態。


第二:“裁員”帶來的焦慮

因為這次疫情,現在很多的公司都存在生存困難的現象,因為各種各樣迫不得已的原因,可能會出現裁員現象,當公司有這樣的決定的時候,我們大家心裡都會在打鼓,我自己會不會在裁員名單裡面,在心裡面一直在問自己,在這樣的思維引導下,焦慮自然就會產生,害怕擔心等等。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克服了? 在公司的工作中我們更應該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為公司創造價值,讓公司知道你在這兒的價值,不用過多的去思考是否會裁到你,如果真是被裁員了,那麼你就應該和公司談好賠償方案等等,然後積極的再去找工作,我們又不是失去這一份工作又不活了,心態一定要放好,就算不如意,你想想有很多人比你更不如意。


第三:“薪資”帶來的焦慮

疫情當下,有些公司是選擇裁員,有些公司是選擇降薪,雖然我們有很多不願,但是因為生活活著家庭等等各種因素,我們不得不接受,因為我們需要這份工作去支撐我們的生活,既然降薪來了,而且你也接受了,那麼就繼續好好的工作,憑著自己的努力我想一切都會好轉。

小結一下,在疫情當下,我們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加強鍛鍊身體,多看看正能量的東西。


小老頭的廣州生活


[問題解析]

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太大影響。相關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這也導致了疫情期間職場焦慮的急劇增加。

[答者認知]

那麼,疫情期間職場焦慮是如何產生的?我想通過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具體示例來闡述一下。這樣來的更直觀些。

[疫情期間職場焦慮] 示例A

A先生:私企經營者

A先生其實是我自己,經營著一家會展服務相關的小微企業。2015年創業至今,雖然經歷過一些困難,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可是突如起來的疫情,導致原定的項目被取消或被無限期推遲,春節後到今天公司業務收入為零。而這之後何時能夠有項目仍然是未知數。

但是每個月公司房租,員工工資社保等仍然是必須支出。以公司目前的現金流很難抗過6月份。隨著疫情的不明朗,一度陷入焦慮、恐慌中,有時也變得越來越沉默。

[疫情期間職場焦慮] 示例B

B先生:旅遊業從業職員

B先生,我的一位大學同學。畢業後一直任職於某旅遊公司,在公司做的也不錯,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受疫情影響,公司業務受損嚴重,運營壓力不斷加劇。3月末,復工後的第二個星期,其接到公司通知全員降薪50%。

這給B先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面對著房貸車貸及日常支出,生活顯得捉襟見肘。前幾天我倆通電話閒聊,其實是互相安慰,明顯能感覺到他情緒的低落。

[疫情期間職場焦慮] 示例C

C女士:餐飲業經營者

C女士,我的這位朋友,可以說真的很不走運。去年8月份從其任職公司離職,想自己創業經營餐飲,這也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經過幾個月準備,終於在去年12月份店鋪裝修完畢,對外正式營業。剛開始的那個月收入還很可觀。

但是,不幸的是意外比明天先到了,受疫情影響,店鋪持續2個月歇業。4月初,店鋪能營業了,每天堂食的人屈指可數,即使加上外賣的收入,也不足以支付店鋪的日租金,何況還要支付員工工資。日益焦慮的情緒使其脾氣變得很不穩定。

以上列舉的三個示例,是切實發生在我身邊的事兒。相信還有很多人的情況會更嚴重。如:因為疫情失去了親人,朋友;因為疫情,一心經營的公司無耐破產倒閉;因為疫情,一直兢兢業業,卻被無情裁員。而不幸遭遇其中的人,此時此刻,可能正處於焦慮的情緒之中。

通過以上示例,接下來,我們從"患者"自身角度來分析下疫情期間職場焦慮產生的誘因。

注意,這裡特別強調"疫情期間"。因為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考慮,職場焦慮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在此,我們只分析受新冠疫情影響,給職場人帶來焦慮的因素。

"真正讓我們焦慮的,其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怎麼看待事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帶來的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疫情期間導致的職場焦慮,大致有以下三個誘因:

心理因素分析一:對失去經濟資源的恐懼

物質是生活的基礎,甚至對有些人來說,物質代表著成功價值。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金錢在我們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正所謂"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行的"。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有了金錢就有了安心感

所以,無論是對於企業經營者,普通員工,還是個體老闆。面對經營出現困難,被降薪裁員,都處在失去經濟資源的恐懼中。

心理因素分析二:對未知情況的困惑

焦慮的另一個來源是對未來情況的不明確。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伴著著不受自己支配的未知因素,時時會感覺到不安。

隨著疫情不斷擴散,不知道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轉危為安。而明朗之前,企業還能不能堅持下去?我會不會被再次降薪甚至是裁員?每一個問號,都是焦慮的惡魔在發出怒吼。

心理因素分析三:對被否定的痛楚

人都是社交型動物,這就避免不了我們會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別人怎麼評價自己。大多數人都很在意別人的目光,尤其是越親近的人。人們恐懼失敗,往往並不是恐懼失敗本身,而是恐懼別人怎麼看自己。

"看看他,公司倒閉了吧,賠了吧,被裁員了吧,當初如果聽我的......"類似這樣的評論,你肯定也會有畫面。擔心被他人否定,是給我們造成焦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結,疫情期間造成職場焦慮的三個心理因素:對失去經濟資源的恐懼/對未知情況的困惑/對被否定的痛楚。

既然我們分析出了疫情期間"患者"焦慮的大致誘因,那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去調整這種狀態。接下來,列舉幾個緩解焦慮的簡易方法。

這裡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緩解而不是化解。徹底化解很難做到,心理醫生也不敢保證。二、是簡易

方法,而不是系統方法。系統方法需要向專業的心理醫生求助。

緩解職場焦慮簡易方法一:保持正能量思維

所謂正能量思維,就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思考和麵對。順風順水時,我們感覺到快樂,逆水行舟時我們依然能尋找到快樂的話,這才是真本事。

遇到挫折,積極去尋找解決辦法,並付諸行動。經營遇到危機,我們可以想想如何進行轉型,或拓展下其他業務,或如何開源節流,為了疫情結束後更好的出發做準備。

被裁員或被降薪,不要抱怨,更不能悲觀。試著挖掘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價值。比如是否可以做一份副業,嘗試做做自媒體,找工作四處碰壁,也可以先找份兼職做嘛。

所以,一定要學會樂觀思維。即使我們以前很少樂觀過,現在開始學著樂觀也不晚。可能有人不知道怎麼做,那我建議你去看一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或者去讀一下

馬丁·塞利格曼《真正的幸福》,我保證你看完後會有很大的收穫。

緩解職場焦慮簡易方法二:沒事做的時候多讀書

受疫情影響,很多人會沒有業務可做。閒暇的時間多了,就容易胡思亂想,慢慢陷入焦慮狀態。白巖松曾經說過“讀書是最省成本,收效最大的自我投資”。

我們姑且把疫情這段時間當作中場休息。利用這段時間,靜下心來,讀一些好書。整理心情的同時,提升一下個人的修養和知識儲備。

讀書可以解開思想的迷惑,讀書能夠發覺靈感,讀書能讓人找到幸福和信仰。就像上面我給您推薦的書一樣,與其在沙發上發呆,何不手裡捧一本書讀呢。

緩解職場焦慮簡易方法三:每天抽時間鍛鍊身體

世界知名醫療中心梅奧醫學中心,曾發佈過這樣的科學看法:身體鍛鍊可以釋放讓人感覺良好的大腦化學物質,進而緩解焦慮。

鍛鍊能讓人得到釋放發洩。最近,我每天晚上都會去跑步,聽著音樂,大腦放空,步履不停。步數計數由1000到10000,由10000到20000,直到滿頭大汗時,一種宣洩的快感讓人瞬間輕鬆許多,而煩惱也都被拋在了腦後。

鍛鍊能讓人變得放鬆,同時也有利於體重控制保持身材。這樣能增加自信心和自豪感,非常有利於緩解焦慮。

以上是個人對疫情期間職場焦慮產生的原因及緩解方法的拙見。如果能給您帶來些許的幫助或思考,那會讓我感到欣慰。同時誠摯祈禱疫情儘快過去,讓在疫情期間遭遇職場焦慮的我們,臉上重新掛滿笑容。

ENDING


與您共同分享職場中的故事與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