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 南宋最猛人

一句話概括:南宋最硬核的古惑仔,文采不輸李白杜甫,可惜人生太遺憾。

他是男生心中的英雄夢,沙場點兵間意氣風發,劍拔弩張下破陣殺敵,是22歲就能以50:5萬人的絕對弱勢,夜闖敵軍大營成功手擒叛徒的少年將軍;

他也是女生眼裡的柔情郎,寫下“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詩句,惹人怦然心動。

1.

公元1140年,南宋國土搖搖欲墜。這一年,金國來討伐南宋,岳飛大將軍奉命抗金北伐,卻沒想到,這竟是他最後一次精忠報國的機會。

受奸人秦檜的矇蔽,皇帝竟甘願向敵軍割地投誠,還以“莫須有”的罪名奪走了一代忠將的性命。

從此,南宋北邊的疆土無人可守,徹底淪為金人的領地。也正是這個節骨眼,辛棄疾在山東濟南出生了。

山東?不正是在中國的北邊?沒錯,也就是說,辛棄疾雖為宋國人,卻自幼生長在敵人的佔領區中,親眼目睹同胞們是如何在金人統治下屈辱生活著。

他的爺爺雖然表面上為金國效力,背地裡卻經常帶辛棄疾登高望遠,指著遠方山河,爺爺說:“孩子啊,這些原本都是我們南宋的領地,長大後別忘了滅了可惡的金國人,還祖國統一啊!”

多虧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臥底”爺爺,辛棄疾從小就立志要報效家國,日日鑽研兵法,勤練武術,苦讀文書,只能說,他真是天命所歸的將才。

才14歲,他就打著“進京趕考”的幌子,開始進燕山勘察金國地形;

到17歲,他又來到燕山,這次他著手畫地形圖,為日後大戰做準備……

直到1161年秋天,金國又找茬和南宋開打了,各地方趁機揭竿起義。21歲的辛棄疾覺得時機已到,便拉上2000多個弟兄,舉起造反大旗,投奔了山東境內規模最大的一支起義軍,帶頭大哥名叫耿京。

那時的辛棄疾,沒有正統的軍籍,成日帶著一幫小弟“搞搞震”,更像個“古惑仔頭頭”。

但他卻不是個只會對手下呼來喝去,盡顯威風的“頭頭”,而是個功夫了得,霸氣如虹的實力派大佬。

當時,隊裡有個和尚叫義端,是個奸詐的牆頭草,他嫌自己在營裡沒權沒地位,就偷走了軍隊的大印,想獻給金人換榮華富貴。

本來義端這算盤打得挺好,偏偏漏算一遭,這軍印是辛棄疾保管的。正當他快馬加鞭往金營趕路時,臉上的得意還沒散去,便聽到身後一陣馬蹄聲響起,回頭一看,嚇了一跳,是辛棄疾!

只見辛棄疾此時面露殺氣,駕著快馬有如輕功附體,片刻間便已逼近義端,三兩下功夫,便將賊人擒下馬來。

看著辛棄疾手上那把寒光凜凜的長劍,義端跪在地上瑟瑟發抖,趕忙拍馬屁說:“兄弟,你真是神獸轉世,求你看在往日的兄弟情分上,別殺我啊!”

辛棄疾看著他這副嘴臉,鄙夷得不行,在他身上搜出大印後,直接手起刀落,結果了叛徒的性命。

公元1162年,也就是手擒義端的第二年,辛棄疾作為義軍代表,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他這一走,軍裡又出事了。

一個叫張安國的叛徒殺了義軍的帶頭大哥耿京,投奔了金人,並以此為功封了官,領了賞。

這個消息傳到了完成任務,正在返程的辛棄疾耳中,氣得辛棄疾一聲大吼,快馬加鞭趕回了山東。

振奮人心的高潮來了,他直接帶著50個勇士,夜闖5萬兵馬的金軍大營,在毫髮無傷的情況下,把正在享福的叛徒直接捆走,再不遠千里,押解回南宋朝廷,交給皇帝正法。

“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中,如挾狡兔。束馬銜枚,間關西走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

聽著是不是很像玄幻的武俠劇,但這卻是辛棄疾真實創下的傳奇,於是22歲的他一戰封神。

2.

一戰成名,連皇帝都誇他是“少年英雄”,自然而然,朝廷怎會不趁機收納人才,自此,歸附南宋朝廷的他開始了仕途生涯。

金兵聽到他的名字,都會被嚇出一身冷汗。

因為他不僅驍勇善戰,更是一個體壯如虎的猛男,光是和他對視,就需要極大的勇氣。所以,辛棄疾到底長啥樣?

好友陳亮說他“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

史書記載他“膚碩體胖,目光有稜,紅頰青眼,壯健如虎。”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肩寬背厚,健壯得如同一隻猛獸。這樣的人,還英勇善戰,正是最好的護國大將,可為何有他,南宋還會亡?

唉……說來又是止不住的可惜。

辛棄疾一上任,便滿腔熱忱,想為祖國收復失地,便熱情洋溢地上書了一封又一封的文件,《美芹十論》、《九議》……但都石沉大海。

因為當時的皇宮貴族,朝臣官員全都沉迷於暫時的安樂,得過且過,怎麼也不願意發動戰爭。

而且在他們眼裡,辛棄疾是“歸正人”(從金國歸附而來的宋人),並不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人,還是不得不防。

思來想去,還是將辛棄疾派去地方當父母官比較穩妥,維持社會治安,整頓民生就好。

卻沒想到,讓他一代武人去整治城鎮,也照樣有勇有謀,完成得十分出色。

被調去戰火塗炭的滁州當領導,本來是個窮地方,他只用了短短半年,就盤活了當地的經濟,開始蒸蒸日上。

被調到江西剿匪,這個換了好幾波人都搞不定的麻煩事,他僅用了三個月就辦妥了。

被調到湖南,他更是創立了“飛虎軍”,“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是長江邊境裡最勇猛的一支軍隊,連金兵聽了都退避三舍,很好地保護著當地的子民。

不得不說,辛棄疾真是個全能複合型人才。所以,南宋政府當然想物盡其用,哪個地方問題有麻煩,就把辛棄疾調到哪去。

據統計,他竟然頻繁調任了近40次,每一任官職短則幾個月,最長也不過兩年。

就在這“不是被調任,就是在被調任的路上”,歲月一點一點地流逝,他也在慢慢變老。

3.

即使被不斷調任,做著與行兵打仗毫無關係的工作,辛棄疾也從未停止表達自己願意為國上陣殺敵,收復失土的強烈願望。

可惜還是沒人理自己。悲憤交加下,他寫了一首又一首“恨鐵不成鋼”的詩。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好想帶兵出征啊,看著遠方金人的方向,越看越心急,急到各種拍欄杆,可是把欄杆拍遍了,還是沒人懂我。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chuò)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總想起年輕時抗擊金人的激情歲月,真是感慨萬千。

公元1181年,41歲的辛棄疾被彈劾罷官了,這一罷,就罷了他10年,後來雖然又任命了他幾回,但都逃不過被彈劾罷官的命運……

在官場浮沉這麼些年,他早明白自己的作風,思想是不被接受的,也做好了歸隱的準備,便建了房子,給自己取名“稼軒居士”,過上了悠閒安逸的閒居生活。

4.

待他隱居時才發現,原來辛棄疾是個被打仗耽誤了的一代文豪啊!

看他寫多了熱血豪放、憂國憂民的戰地詩,沒想到他還能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啥題材都能寫。

想得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種傲嬌清麗的婉約派詩作,竟是出自猛男辛棄疾之手嗎?

得空時,還愛曬曬鄉下人家的悠閒生活,不知是誰家的小屁孩偷懶不幹活,躺在溪邊的草叢裡剝蓮蓬。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

昨晚喝醉了,他醉倒在松樹旁,突然樹枝一動,還以為它是想來扶自己,連忙用手一推說:“去!”

怎麼覺得辛棄疾憨憨的,這麼可愛呢……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西江月·遣興》

西風起了,山園裡的過失成熟了。哎呀,有一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正握著長長的竹竿,偷偷地撲打樹上的梨和棗。

他就躲在暗處偷偷地看,好有意思。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但就算歸隱田園,他也從未放下對家國的牽掛,還是好想幫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

連夢裡都是自己在外禦敵的樣子,好想可惜一覺醒來,發現多年過去,自己已經是白髮人了。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5.

所以,當他47歲,宋高宗駕崩,北伐看似有望時,他立馬約上了好友朱熹、陳亮,一起商討光復大計。

年紀大了又如何,現在叫我上戰場,我照樣能上陣殺敵。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這就是辛棄疾,無論現實多麼不堪,他依舊對理想堅定如一,願為國家九死不悔。

直到公元1203年,63歲的辛棄疾突然接到朝廷的任命,讓他帶兵北伐。

聽到消息的他,瞬間怒目圓瞪,容光煥發,想著終於能圓夢了。卻沒想到此次任命,他只是個擺設,只是想用來他的名聲來嚇唬敵人,所以他的建議統統被否決了。

公元1207年,金軍勢如破竹,兵臨城下之際,皇帝終於急了,想到辛棄疾,馬上召他回朝出兵。

但已67歲的他,早已積鬱成疾,病重在床,臨終之際,還在用最後一口氣喊著:“殺賊!殺賊!”

終究,他沒當上將軍,沒能馳騁沙場,護國安定,想了一生,盼了一生卻落了個抱憾終身。

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正因為他的懷才不遇,才給後人留下無數傳世佳作。詩派從豪放到婉約,風格從戰場到田園,他全都信手拈來……

但如果可選,紙條君還是更希望在南宋的疆場上,能看到一勇猛的熱血男兒,騎馬披槍,大手揮落間,全他等了一生的英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