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汾阳话,用词竟然有这么多不同

关于民国《汾阳遗事 · 方言卷》

刘天成(1876-1940)是汾阳西陈家庄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太原东语专修科学习,次年留学日本,毕业于宏文学院。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毕业。刘天成在日本求学期间深刻地感受到了日本民众对国家的强烈爱国情感,他认为正是日本民众普遍存在的这种爱国情感才促使日本在数十年间摆脱屈辱成为强国,这使他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编写乡土教材来激发本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增长本国民众的智识,进而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

因此, 刘天成回国后就开始积极整理汾阳地方志文献。民20年(1931)任本县教育局督学,同时任县志筹备委员会委员。民国25年在汾阳县修志局任职兼分纂,着手搜集整理地方志文献,相继编写完成《汾阳西陈家庄乡土志》《汾阳乡土志》《汾阳县地理》《汾阳遗事》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汾阳遗事》一作,其实是汾阳民国县志的未定稿,可以认为是一部民国时代汾阳第一部摆脱窠臼的新式县志。只可惜这部「未定稿」由于时局动荡,一致未能最终成为县志。

而在《汾阳遗事 · 方言》一卷中,刘天成破天荒地记录了汾阳方言的部分词汇、谚语、俗语。这在汾阳历史上是首次。我们有幸能够在80年代的《汾阳县志通讯》丛书中看到这一卷的内容。

小编摘录了其中词汇部分,并加上自己的批注。可以从这部100年前的书中管窥汾阳话词汇百年来的些许变化。


汾阳遗事 · 方言卷

曾祖父曰老爷爷,

曾祖母曰老娘娘。

祖父曰爷爷,

祖母曰娘娘。

父曰爹,又曰爹爹【小编评语:刘天成意识到「爹」在汾阳话中读 da,不愧为旧时文人,令人钦佩。】,

母曰妈,又曰妈妈。

伯父曰伯伯,

伯母曰大娘。【小编评语:现代汾阳话称呼伯母为「大儿」居多】

叔父曰老老,又曰几老(如二老,三老)

叔母曰婶子,又曰几婶。

儿媳妇称夫之父曰翁翁,夫之母曰婆婆,面称翁婆与夫同。【小编评语:现代汾阳话背称「公、婆」】

女婿称岳父曰丈人,

面称曰老老,又曰几老,

岳母称丈母,面称曰婶子。

【小编评语:原来100年前,女婿称呼岳父岳母不是「爸妈」而是「老老/婶子」】

称姐妹之翁曰伯伯,婆曰大娘。

称外祖父曰间爷,

外祖母曰间婆,又曰婆婆(读上去声,音近簸)。

舅母曰妗子。

对人称夫曰他,对人称妻曰家里的。

【小编评语:关于汾阳话亲属称谓,详见 一文】


谓妇女曰婆姨,

谓小儿男曰猴厮,女曰猴女子。

谓仆僮曰使唤的,

谓乞丐曰叫花子,

谓农夫曰庄稼人,

谓工匠曰耍手艺的,

又曰手艺人,

谓商家青年伙子曰小相公,又曰效(读平声)买卖的,【小编评语:刘天成不知道 xiao2 是「学」字的外来音】

谓无正常职业曰白不咸。


早霞曰早烧(读去声。以下凡俚俗字皆需读土音),

晚霞曰晚烧,

雷曰吼雷,

电曰打闪,

雹曰冷子,

清晨曰早甚,

午刻曰晌午,

晚天曰黑间,

夜间曰黑夜来,

明天曰第明(明读若迷)【小编评语:刘天成100年前即认识到了「第明」正字,令人钦佩】,

短时间曰一阵儿,又曰一霎时,

长时间曰多来时,

彼时曰那(读若讷)阵儿,

此时曰这会儿。


地不平曰圪洞,

土不酥曰圪塔,

地有孔曰窟笼,

地有水曰圪洼,

距离远曰多来远,

距离近曰一棱儿近,

何处曰哈多些咧,

又曰哈来咧,

地不正曰圪溜(读柳平声),

路不顺曰拗腿。


人善良曰栓致(读知平声)【小编评语:依照和其他方言对比,此处应写「栓正」】,

人厉害曰难惹,

人阔气曰扬气。


节约曰仔细,

无食曰凄(读若稀)惶。【小编评语:刘天成没有使用「恓惶」这一写法,很是奇怪】

无智识曰混(读入声)沌(读入声)【小编评语:刘天成意识到了「糊涂——鶻鶟——混沌」的关系,令人钦佩】,

无能为曰不中用,

莫出息曰累(读平声)颓【小编评语:即现在人写的「雷堆」,本字不明】。


闲谈曰道(上声)惬【小编评语:正字为「道讗」,详见 一文】,

热闹曰红活,

辱人曰欺负,又曰糟踏,

谄人曰溜(读平声)舔,又曰巴结,

骂人谓之嚼(读若卷),

誉人谓之喝彩。


邻右往来曰串门子,

受人愚弄曰窝囊子,

落魄曰失脚,

失信曰下蛋。


污秽曰肮(读近日)脏,

不干净曰恶腥。


快来曰欢些,

嫌慢曰阴时。


大人有病曰不好,

小儿肯哭曰不乖。


不懂曰解不开(解读若亥),

不明白曰不知道。


腿弯折向下曰圪就(读平声),

背弯曲向前曰圪毛,

歪头偷看曰圪卯(读平声),

老年体缩曰圪蹙(读若出)。


大人护腹曰肚肚,

小儿连背曰洞洞,

单袜子曰凉拔儿,

小便帽曰瓜壳(读若涸)。

以上属人者,过多不具细。


汾境口音柔弱,仅东乡稍硬,且惯用鼻音。

应声远曰唉(读去声),

近曰唔(鼻音似鄂之平声)。

又谓你曰吾(鼻音上声),

谓我曰你(开口音似念字之土音但读上音)。

【小编评语:「我」「你」读音问题解读,详见 一文】

物件曰东西,

又骂人曰东西(如坏东西,甚么东西等),

物颇可曰不为争,

拿物来曰取(读若写)怎来【小编评语:应写作「荷将来」,详见 一文】,

足用曰足够,

无有曰没拉,

物最好曰克细,

物颇似曰差不多,

呼骡马向里曰吊吊,向外曰巷巷,

呼鸡曰呱呱,

猫曰糜糜(读若苗),

犬曰八(读若卜儿),

猪曰狼狼,

羊曰耳耳,

鼠曰孤儿,

鸢曰丢溜溜(读平声),

蜻蜓曰水师婆。


民国时期的汾阳话,用词竟然有这么多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