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的兩名黃埔將軍,是如何單槍匹馬逃離解放區的?

1948年11月6日,著名的淮海戰役打響,這次戰役,國民黨方面,稱之為"徐蚌會戰"。國軍方面的兵力,有4個兵團(第2、第12、第13、第7、第16兵團)和4個綏靖區(第3、第4、第1、第9綏靖區)部隊25個軍共約60萬人,他們以徐州為中心,利用津浦、隴海兩條鐵路線,組成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南達蚌埠之"一點兩線"防禦陣線。

解放軍呢,則是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共23個縱隊,63-66萬人,另有40萬民兵。

國軍五大兵團,分別是:邱清泉率領的第二兵團,黃伯韜率領的第七兵團,黃維率領的第十二兵團,李彌率領的第十三兵團,孫元良率領的第十六兵團,

當然,李延年率領的第六兵團,劉汝明率領的第八兵團,也在戰役後期參戰,不過,他們是來增援的,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遭到重創後,很快收縮防守,並迅速撤離,沒被包圍。

在戰役中,國軍五大兵團都被全殲,其中,邱清泉、黃伯韜戰敗自殺,黃維被俘,李彌和孫元良則幸運地從戰場上逃脫。

李彌是怎麼逃脫的呢?戰敗後,李彌帶著護衛汪新安,換身傷兵的衣服,一路偽裝成傷病,首先來到汪新安堂兄碭山縣唐寨西汪闞莊地主汪濤家裡。他自稱是國民黨軍醫,在汪濤家裡藏了起來。後來,又來了地主高大榮家,高大榮曾是黃埔軍校學員,其母親是汪濤的親姑母,李彌便到了高家隱蔽。後來,高大榮把李彌護送到李彌的商人朋友那裡,這位商人之後乘著向青島運送軍糧的機會,把李彌裝入麻袋混過了檢查站,逃出解放區,從青島乘船輾轉回到南京。

淮海戰役的兩名黃埔將軍,是如何單槍匹馬逃離解放區的?

孫元良化裝成中尉副官,混在亂軍之中,和師長陳仕俊等一些人逃至河南夏邑西南附近,離陳官莊包圍圈中心有六七十里,才敢暫時喘息。其部隊損失慘重,官兵們均疲勞飢餓,不願再戰,遂向追趕上來的解放軍投降。但孫元良躲匿在農民床下,躲過了解放軍的搜查。爾後又化裝成農民,輾轉12天逃到了河南信陽,然後在相關人員護送下返回南京。

淮海戰役的兩名黃埔將軍,是如何單槍匹馬逃離解放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