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帶團隊的常勝祕訣: 數據分析!麒光佳合品牌傳播

林彪從紅軍帶兵時起,身上就有個小本子,上面記載著每次戰鬥的繳獲、殲敵數量。一般人難以想象,這種堅持正是林彪幾乎每戰必勝的來源。對於“數據”的積累和運用,林彪行軍打仗能給我們怎樣的啟迪?

數據從收錄大量細節信息開始

自1948年遼瀋戰役,每天深夜林彪都在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所裡聽取軍情彙報,由值班參謀讀出下屬各個縱隊、師、團用電臺報告的當日戰況和繳獲情況,而林彪則認真細緻地記錄著他的大數據:

每支部隊殲敵多少、俘虜多少;繳獲的火炮多少、車輛多少、槍支多少、物資多少……

作為司令員,林彪的要求很細,俘虜要分清軍官和士兵,繳獲的槍支,要統計出機槍、長槍、短槍,擊毀和繳獲尚能使用的汽車,也要分出大小和類別。 經過一天緊張的戰鬥指揮工作,疲勞的林彪堅持著這個規矩,只叫讀電報的參謀“倒黴”。

此外,林彪幾乎每天都騎著椅子長時間面對著牆上的地圖,不許別人打擾,一個人對著地圖觀察和思考。他要計算到進攻時有全勝的把握,還要留出退路。而這些精確的部署都來自於那些看上去乏味的數據準備。然而在很多人看來,大量繁雜的數據,耗時費力地重複記錄,似乎沒有意義,但是那些用心積累起來的大數據正是林彪幾乎每戰必勝的源頭。

從數據中找到最有價值的“用戶”

1948年10月14日,東北野戰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僅用了30小時就攻克了對手原以為可以長期堅守的錦州,並且在全殲了守敵十餘萬之後,不顧疲勞揮師北上,與從瀋陽出援的敵方精銳廖耀湘集團二十餘萬在遼西相遇,一時間形成了混戰。戰局瞬息萬變,誰勝誰負難以預料。然而,一件小事卻改變了雙方的勝負命運:

一天深夜,值班參謀正在讀著下面某師上報下屬部隊的戰報,說他們的部隊碰到了一個難度不大的遭遇戰,殲敵部分,其餘逃走。與其它之前所讀的戰報看上去並無明顯異樣,值班參謀就這樣讀著讀著,林彪突然叫了一聲“停!”。他眼裡閃光,問道:“剛才唸的在胡家窩棚那個戰鬥的繳獲,你們聽到了嗎?”

在場的人睡意已深,似乎沒有在意那些枯燥的數字,無人回答。林彪掃視一週,又接連問了三句:

“為什麼那裡繳獲的短槍與長槍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麼那裡繳獲和擊毀的小車與大車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麼在那裡俘虜和擊斃的軍官與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其他人還沒有來得及思索,林彪已經等不及了,他大步走向掛滿軍用地圖的牆壁,指著地圖上的那個點說:“我猜想,不,我斷定!敵人的指揮所就在這裡!”

林彪如此篤定,取決於他每晚必做的功課,這些戰報彙集成林彪腦中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當出現差異,他可以及時獲取,得到準確信息,找出價值所在。從大批雜亂無序的數據中將信息集中、提煉,分析出研究對象的內在規律,林彪對兵力的計算可以精確到一個營甚至一個連。以當時的條件設備,再加上人工的費時費力,作為統領千軍萬馬的林彪尚能如此,可見他管理的精細化,而現在擁有更多手段、先進技術的人們,是否能從林彪身上學到了什麼?

重點服侍“廖耀湘”類的VIP

得出結果之後,林彪立即口授命令,追擊從胡家窩棚逃走的那部分敵人,並堅決把他們滅掉。各部隊要採取分割包圍的辦法,把失去指揮中樞後會變得混亂的幾十萬敵軍切成小塊,逐一殲滅。而此時的廖耀湘,正慶幸自己剛剛從偶然的一場遭遇戰中安全脫身並與自己的另外一支部隊匯合。他來不及休息就急於指令各部隊儘快調整部署,為下一階段作準備。然而好景不長,緊追而來的解放軍迅速把他的新指揮部團團圍住,拼命攻擊。

漫山遍野的解放軍戰士中,不斷有人喊著:“矮胖子,白淨臉,金絲眼鏡,湖南腔,不要放走廖耀湘!”把對方指揮官的細節特徵琢磨到如此細微,並變成如此威力巨大的順口溜,穿著滿身油漬伙伕服裝的廖耀湘只好從俘虜群中站出來,無奈地說“我是廖耀湘”,沮喪地舉手投降。

廖耀湘想不到自己靜心隱蔽的精悍野戰司令部那麼快就被發現、滅掉,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那是一個偶然事件,輸得不甘心。而當他得知林彪是如何得出判斷之後,這位出身黃埔軍校並留學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校,參加過滇緬戰役,在那裡把日本鬼子揍得滿地亂爬的新

六軍軍長說:“我服了,敗在他手下,不丟人。”

林彪取得這場重要戰役勝利的一個關鍵因素,居然出於對一份普通遭遇戰之後的戰報數據分析,實在令人歎服他的“從紅軍帶兵時起,身上有個小本子,上面記載著每次戰鬥的繳獲、殲敵數量”的優良軍事素養。

數據的積累、挖掘、分析、歸納和整理,是一支優秀團隊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沒有它,你永遠是匹夫之勇。


林彪帶團隊的常勝秘訣: 數據分析!麒光佳合品牌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