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袁紹、劉表、曹操三個軍閥曾經是盟友的關係,共同對抗袁術、公孫瓚、陶謙。不過這種聯盟關係相當脆弱,當敵人不在,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也是聯盟關係破裂的時候。袁紹與曹操之間的關係破裂是因為,曹操掌握了漢獻帝,從袁紹的盟友甚至小弟的關係,成為袁紹也必須要承認的漢室的代言人。這種地位的此消彼長的關係導致二者關係的裂痕,曹操消滅呂布之後就是徹底破裂的時候。而曹操和劉表之間是因為什麼事情破裂的呢?一直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正式南下的時候,曹操和劉表又圍繞荊州北部的南襄盆地進行了怎樣的交爭?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曹操和劉表之間的關係

曹操和劉表成為聯盟的原因很簡單。當時曹操可以說是袁紹的鐵桿盟友,兩個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袁術和袁紹的關係非常差,兩個人都玩起了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袁術找的是陶謙、公孫瓚和張燕;袁紹找的是劉表。劉表是朝廷指定認可的荊州刺史、荊州牧,雖然這個朝廷其實是董卓、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的意願,但劉表作為既得利益者,包括其他的地方軍閥,肯定是認可的。結果荊州甚至整個東漢人口最富足(起碼在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是這樣的)、通往中原地區最重要的南陽郡被袁術和孫堅強佔了。哪怕沒有袁紹的拉攏,劉表和袁術的關係也非常惡劣。就這樣聯盟的關係就產生了。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那麼劉表和曹操關係破裂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其實也很簡單。在初平四年(即公元193年)的時候,袁術與曹操爭奪兗州,爆發了“匡亭之戰”。這次戰役雖然不算非常有名,但對於當時漢末群雄的局勢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袁術從南陽郡北上,再被曹操一頓暴揍,轉移到了九江郡,就是淮南地區。這種轉移不僅決定了淮南與江東局勢的走向,也改變了東漢末年兩大軍事聯盟的關係。袁術來到淮南,與徐州牧陶謙相接,首先就導致二者之間的關係破裂。只不過袁術的精力放在了廬江郡,陶謙又死得太早,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就去世了。所以袁術和陶謙就沒打起來,反而和陶謙的繼任者劉備交上手。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袁術轉移淮南另一方面也導致曹操和劉表之間的關係脆弱。只不過在興平元年到興平二年(即公元194年到195年),曹操遭遇了“兗州之變”,這段時間一直在對付呂布,當然和劉表沒有交集。之後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漢獻帝,向兗州以南的豫州各郡縣擴張得非常迅速,勢力範圍與荊州北部相接。那麼曹、劉之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曹操與劉表的南陽拉鋸戰

從建安二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197年到208年),曹操和劉表在南陽進行了反覆的拉鋸戰。不過雙方的主要精力都不在這裡,曹操的主要精力在河北,劉表的主要精力在東漢南部各州,對北上中原興趣寥寥,所以雙方在這裡沒有發生太大規模和決心的戰役,這或許也是南陽拉鋸戰能夠持續十年的原因。

一、“宛城之戰”

上面也提到了,劉表的精力是對南部的一些軍閥,比如張津、孫策、孫權劉璋,他對抗曹操的主要方式,是找一個“外援”,也可以說是客將。第一個是出身涼州軍閥的張繡,他是張濟的侄子。張濟進攻穰城的時候被箭射死,張繡代領其眾,與劉表聯合。在建安二年年初,曹操率軍來到宛城。張繡可以投靠劉表,當然也可以投靠曹操。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如果曹操能夠穩住不浪,那麼他就可以以非常小的成本控制南陽的北部。但是曹操還是浪了。他納張濟遺孀為妾氏,又用財物拉攏張繡軍中勇士胡車兒,暗中有殺死張繡,徹底侵吞張濟餘部的計劃。結果就是張繡反叛曹操,用賈詡的假道滅虢的計策對曹操發動突然襲擊,導致曹操在之前取得的優勢蕩然無存,還搭進去長子曹昂,引發後續的世子之爭。

二、“湖陽、舞陰之戰”

“宛城之戰”的失敗後,張繡、劉表恢復對南陽北部的控制。在建安二年袁術僭號,在九月入侵到豫州陳國。第一袁術僭號是對曹操所控制漢室的權威的公然挑戰;第二陳國距離許都較近,對曹操的威脅較大。相比之下對付袁術的優先性明顯大於劉表。曹操親自率軍進攻袁術,令曹洪進攻南陽,但是戰事不利,反而讓張繡、劉表推進到葉縣,幾乎突破南襄夾道,進入曹操所控制的豫州。曹洪在葉縣“數為繡、表所侵”。於是曹操親自進攻南陽,在這次戰役中擊敗劉表的部將鄧濟,攻取湖陽和舞陰,大概是南陽東部和東北部的兩個縣。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三、“安眾之戰”

在上一次入侵南陽不久後,曹操再度進攻南陽,時間是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三月,距離上一次僅有兩個月時間。曹操的策略是先剪除劉表的羽翼,也就是張繡。他率軍圍攻張繡所在的穰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一個消息:袁紹有可能襲擊許都搶奪天子。另外劉表也出兵救援張繡,到曹操的後方。這個情況下曹操選擇撤兵,張繡和劉表緊追到安眾。曹操做出突破的假象,暗中設置伏兵,從而挫敗張繡的追擊。但是這一次追擊後,曹操心中擔心許都而“輕軍速進”,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再一次發動追擊,並且取得了勝利。

四、“博望之戰”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在“官渡之戰”的時候,張繡重新投降曹操,但是之後劉備又投靠劉表,讓劉表有了新的羽翼。劉表令劉備屯兵在南陽盆地中南部的新野。在大概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取《資治通鑑》)的時候,曹操與袁氏殘餘勢力交戰,劉表令劉備對南陽北部發動進攻,也推進到葉縣。曹操令夏侯惇、李典等人討伐劉備。劉備退守博望,在這個地方與夏侯惇相持了一段時間,然後燒營自退。李典勸說夏侯惇不要追擊,夏侯惇不聽,結果中了劉備設置的伏兵,依靠李典的救援才得以脫身。在“博望之戰”之後,劉備雖然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但也無力北上,返回新野。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餘論

在“博望之戰”之後,曹操和劉表在南陽的戰爭算是進入了一個平靜的階段。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倒是有過進攻南陽的想法,但是曹操的南征導致河北袁尚、袁譚相攻,又使曹操將重心重新放回河北;劉表對北方的擴張慾望不強,上述戰役都是防禦戰或者收復南陽北部的戰役,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曹操遠征三郡烏桓的時候,可以說是劉表北伐的最好時機,劉表也沒有動手(按《三國志·魏書·郭嘉傳》的分析是劉表忌憚劉備,不敢委以重任。但在“官渡之戰”中,劉表也沒有對許都動手,可以看出他的戰略規劃不在於北方)。所以這段時間裡兩家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張繡、劉備輪番登場,頻繁交爭的南陽,曹操與劉表之間的緩衝地帶

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掃平河北,率領大軍南下。這一次的軍事行動不同於之前在南陽北部的“小打小鬧”,而是以消滅劉表,平定荊、揚為目的的大戰。曹操有“中國士眾”十五、六萬,劉表的荊州軍隊也有十萬,本來這可能是一場規模和影響都非常深遠的戰役,但是在曹操南征的次月,劉表去世,劉琮舉荊州以降,不得不說是比較遺憾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中國歷史地圖集》、《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