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要把做皇帝的机会让给儿子?如果曹操生前逼迫献帝让位会怎么样?

南公懿


三国时期的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就是枭雄曹操。曹丕和父亲曹操,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曹植,在文学上都有着非凡的造诣,因此后世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曹。曹丕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出征打仗,出生入死,所以在后来被曹操选为接班人。曹丕虽然贵为太子,且在文学上造诣极高,但是其人却非常有意思。喜欢读史的人都知道,王粲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因为才高八斗,所以就进入曹操的幕僚队伍。当时王粲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爱好,就是喜欢听驴叫。王粲去世的时候还很年轻,为了表达自己对王粲的尊重,曹丕带头在王粲的坟墓前学了一声驴叫,王粲的家人朋友都非常感动,因此王粲的葬礼就在一片驴叫声中结束了。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就继任为皇帝,一想起弟弟曹植在皇储斗争中的表现以及身边聚拢的一大批有学之士,曹丕感到皇位不稳,夜难成寐。因此有一天曹丕找了一个机会名兵士将自己的弟弟曹植押解到自己面前,逼迫曹植说,听说你才学很高,很会作诗,那我今天名你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来,不然你就犯了欺君之罪。曹植直到哥哥曹丕想杀自己,因此就怀着一种悲怆的心情,在哥哥面前当堂做出了暗喻兄弟间自相残杀的诗一首,因为在七步之内完成的,所以又叫作七步诗。曹丕不但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而且在军事、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天要亡曹,曹丕在年近四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曹丕从小文武双全,长大后逐渐开始筹谋争夺继承权,是一个比较有心计谋术懂得经营政治的人。他拉拢的谋士比如贾诩,被称为百计千谋,从无失策。身边围绕的也都是名望厚重的人。虽然文采不及曹植出众,但是却打败了曹植,争夺出位。曹丕登位后开始残害同仁宗族,心狠决绝,险些逼死曹植。为了登帝直接逼迫献帝让位。曹丕自小热爱文学,其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当时他和曹操曹植并称三曹,重视文学研究和发展,写的诗歌开创了新的诗歌体裁,写得文章,观点见解颇为深刻,是历史上文学批评论的先例。

1.png

曹丕在位六年期间做了不少政绩:下令郡国每年察举孝廉,重新修建孔子庙宇,复原太学;修复了洛阳,建造了五都;军事战略上以防守为主,使得人民有精力生产,让百姓休息;发展农田,施行新的经济政策,维护社会治安,粮草充足,国力逐渐强盛;调节魏国阶层矛盾,采纳意见,建立九品中正制;集中权力,限制后党外戚权利,压制藩王,建立相应制度;强化中书省。曹丕短短在位几年巩固了魏国的基业,维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军事上他两次亲征伐吴、蜀,连诸葛亮、孙权都不敢小觑。但是曹丕伐吴的时候却没有采取正确的作战而是观望。虽然亲征伐吴却没有战功而返。军事上不如曹操。但曹丕在位期间不停扩张版图,收服北方鲜卑等部落臣服魏国,阻止东吴来犯,魏朝疆域一直延伸到了蒙古。曹丕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是值得肯定的。曹丕有勇有谋,能观大局,但是军事上不足,还有无情无义,心胸狭窄,为人刻薄,也是客观存在的。后人评价为:文帝生性聪明,天生才华,广学多识,如果能有包容的心胸,广施仁义,修德惟行,那么就不会这么早就衰亡了。

曹操一生共有25位儿子,曹操最满意的儿子有5位,分别是曹昂、曹丕、曹彰、曹冲和曹植。曹昂是曹操和刘夫人所生的长子,曹昂勇猛好战,深得曹操的欢心,但是曹昂在宛平之战中,不幸战死了。曹冲是东汉末年的小神童,才智都很卓越,曹操早有打算让曹冲作为他的继承者,但是曹冲13岁就早逝了,这让曹操非常伤心。曹操便要从曹彰、曹丕和曹植三兄弟中选取一位作为继承者。他们三人都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和父亲曹操被成为“三曹”,足以见之两兄弟在文学方面杰出的建树。而曹彰在作战方面又有很高的天分,到底选谁作为继承者,这让曹操很是费心。曹丕为人沉稳,从小便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在战场上得到了很好的学习,熟读军事兵法,除此之外,曹丕擅长骑射,曹操从小就培养曹丕的作战精神。曹彰在军事上也不亚于哥哥曹丕,但是在政治方面却没有曹丕想的周全。弟弟曹植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都比曹丕和曹彰强出很多,但是东汉末年,天下被瓜分成几块,如果领导者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一不小心,自己辛苦打下的天下就会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曹操在选继承者的时候,需要考虑各个方面,加上曹昂去世后,曹丕就是曹操的嫡长子,而在东汉时期,都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曹丕当上继承者的概率非常大。曹操去世后,曹丕成了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继承了曹操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治国政策,并且统一了北方。

作为三国时代魏国的开创者,曹丕并不是用兵权打下的江山,而是他的君主汉献帝拱手相让。这汉献帝心智上难道存在缺陷,将汉朝的大好江山拱手交给自己的臣子?这样说可就真真冤枉了刘协。这皇位禅让是汉献帝迫于现实压力被曹丕一手搞出来的“历史正剧”而已,好让曹丕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随着汉朝的逐渐衰败,皇权也渐渐旁落,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手握军政大权,官拜宰相,被封为魏王。曹操没敢篡位,多受制于礼制法度,而且曹操为人算得上光明磊落,又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也乐得做一个有实无名的“皇帝”。

2.png

曹丕就大不同的,从曹操手中世袭了丞相与魏王封号,一心废弃汉献帝,开创曹氏家族的雄图霸业。曹丕暗地里筹谋,发动文武百官联名上书,逼迫汉献帝让位。为了名正言顺的当皇帝,曹丕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把原始部落按照贤能推举领导人的禅让制都搬出来了。汉献帝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军政大权没有在自己手中,只能是任人鱼肉,乖乖的将玉玺交了出来,并隆重举办了禅让大典。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运用到封建王朝的世袭制上,这不能说成是历史的倒退,只能说是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而已。曹丕的文治武功、胆识计谋都符合称帝的客观条件,把魏国治理的也是有声有色。


许童童


曹操死的时候,他还是魏王,虽然他已经是实际掌权者,但还没有僭越的想法。曹操虽然是个奸雄,还是个文人,估计他还还下不来狠心,直接取代汉朝。曹操在世的时候,也一直对外征战,他称帝与否其实没有多大影响。

至于为什么选曹丕,曹操倒是考虑很多的。

曹操儿子多,四个人备选

曹操总计有25个儿子,进入曹操眼中的世子人选有四个,分别是曹昂、曹丕、曹植、曹冲。曹昂是嫡长子,最有机会,但是在攻打张绣时,因保护曹操而战死。余下三人,神童曹冲更得曹操欣赏,但是在13岁时,因病早夭,就只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曹丕为长,大五岁,是实打实的“同根生”。二人从小都天资聪慧,又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里成长,才学不相伯仲,曹操一时拿不定主意。

曹丕文武双全,曹植文强武弱

曹丕六岁时,会射箭,八岁时,会骑马,十岁起,便随父亲征战南北。建安二年,曹丕随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先降后反,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遇害,年仅十岁的曹丕竟然乘马逃脱。所以说曹丕文武双全,有见识也有胆识。

曹植的才情高,名气大,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在士大夫里的名望极高。谢灵运评价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才高八斗)”,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尊为文章典范。代表作《洛神赋》、《白马篇》等都是千古名篇。在文学成就上,曹植也是略高一筹的。

其实,从某些时候看,曹操是更喜欢曹植的。

文才不等于治才

曹丕写文学批评,在《论文》里评鉴建安七子,靠的是理性的思考,细致的分析,科学的归纳,是一种研究,是思辨的。能有研究成果,势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品读别人的作品,这也侧面体现出曹丕的勤勉,偏于务实。更为重要的是,能识文,也能识人。

对于一个管理者,理性、统筹、协调、识人是非常关键的品质,也是必要的基础。

曹丕的文学批评是从1到10,而曹植更精于创作,是从0到1,难度更大,需要感性的东西更多,是随性而开放的状态。

让曹操下定决心的,还因一件事情。

曹植浪漫随性,心高气傲,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常常任性而为,喝饮起酒来更是毫无节制。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外出,曹植凭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打开王宫大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曹操回来后,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并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虽然没有受过多责罚,但同年十月,曹操就召令曹丕为魏王世子。

两年后,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让曹植带兵去救,命令传到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前往,之后,曹操就不待见他了。


疯哥哥l


曹操不是不想,他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但(自己创造出的)时机没到。

纵观曹操自“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的所作所为,你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缓慢篡汉的过程,每一次为了更进一步,曹操都有利用外部矛盾转移视线,宣扬武功,以及打压内部反对势力,统合内部舆论和思想的举动。

公元204年,曹操把自己的大本营迁到了邺城。

从此以后,政令都从邺城出,与汉献帝所在的许县切割开来。这是曹操踏出篡权的第一步。

这一步伴随着曹操讨伐袁绍,袁绍病死导致其势力分崩离析,其后袁绍的两个儿子面对曹操连拉带打的一系列操作彻底覆灭,青州、冀州纳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

公元208年,曹操为丞相。

已经是录尚书事(自汉武帝分内外朝,历经数代后,录尚书事实际上已经具有了丞相的职权)的曹操为了更进一步,废除三公,恢复了丞相制度,并加封为丞相。

这一步伴随的是南征荆州,以及名士孔融的死亡。曹操6月当丞相,7月就挥兵南下南征荆州刘表。与此同时,诛杀了对其一系列篡汉举动有所议论的孔融。

孔融的被杀,是因为他看出了曹操的狼子野心,所以才不被曹操所容。实际上曹操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那么多狂悖的名士不杀,杀一个孔融,自然是有原因的。这是在杀鸡儆猴,是为了震慑。

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又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操疑其所论建渐广,益惮之。

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

加九锡、建魏国,拥有十郡之地,拥有自己一整套建制,曹魏小朝廷已经成型。

这一步伴随的是征讨孙权,公元213年曹操出兵,公元214年曹操进军濡须口,破了孙权的营寨,生擒公孙阳。

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最终因为与曹操理念不合,反对曹操加封魏公,“以忧薨”。实际上史书对荀彧的死因是有疑问的,我认为荀彧之死是有疑问的,曹操用荀彧的死扫平了内部反对他再进一步的反对势力。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公元216年,曹操被封为魏王

曹操的魏公享有的特权不亚于天子。和汉献帝奏对的时候不用称臣,接受诏书的时候不用跪拜,出入的仪仗,穿戴的服饰,使用的礼乐全都比照汉天子。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其实已经是有天子之实,就差了撕下最后一层皮。

这一次伴随的是公元215年征讨汉中,11月张鲁归降,汉中成为曹操的地盘。

公元216年,曹操以暗讽朝政的罪名杀了名士崔琰,《三国志》中以此事评价曹操说,他“性忌”,其实从曹操一向的行事看,曹操的性格说得上宽大,其所“忌”者,只是拦在“更进一步”路上的障碍罢了。

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在冤杀崔琰的同时,还废黜了对崔琰之死怏怏不乐,心内不安的毛玠。

之后,曹操在武功方面再也没有什么进展,公元217到公元219年与刘备在汉中相持,最终的结果是把已经到手的汉中让给了刘备,退出汉中。之后曹操一直都处于战略守势,刘备这一方四处出击,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公元219年襄樊之战,关羽战死,刘备势力由攻转守。魏、蜀、吴三方暂时偃旗息鼓。

到了公元220,曹操病逝。

曹操要从魏王再进一步,废黜汉献帝,自立为帝,这是关键性的一步,要实现这一步的权力升格,显然需要更大的武功,至少也要取得一场大胜,最好是能够平定刘备或孙权的一方势力,可惜这个在曹操有生之年是做不到了。

(影视剧中代汉自立的曹丕)

因此他把“更进一步”的担子交给了儿子曹丕,为什么呢?很简单,曹丕已经摆脱了曹操身上汉臣的影响,在废黜汉献帝,代汉自立这件事上,能够轻装上阵。

所以曹操去世的同年——曹操正月去世,同年十月曹丕代汉自立。

这么紧凑的行程应该是曹操一早就有的安排。


闲话说历史


曹操的一生,让人众说纷纭。攻击他的人,比如说刘备诸葛亮,就说他胸怀不臣之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而曹操自己则解释,自己始终身为汉臣,以匡扶汉室为志。这中间的纠葛,也难说个清楚。

但是,在当年曹操奉迎汉献帝的时候,确实对汉献帝是雪中送炭。当时的汉献帝颠沛流离,难得温饱。那些割据势力,或者把他当做玩物,或者把他当做弃物。当时袁绍的部下劝他收留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袁绍居然以不想受到约束为理由拒绝了。袁绍想要称帝的野心已经按捺不住,对汉献帝的态度就是任其自生自灭。

而在这个时候,是曹操奉迎了汉献帝。曹操的口号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在此后的征战中,曹操始终打着汉室正统的旗号,取得了大义的名义。有人说,曹操借了汉献帝的威望,我们可以说,当年的汉献帝哪里来的威望可言?没有曹操的东征西讨,哪里有汉室那么多年的延续。汉室的威望,是和曹操的胜利相关联的。

当然,取得了大义的名分,也为曹操的成功之路奠定了基础。在大义的名分下,很多人才纷纷没有负担的脱离自己的主公,投入都曹操的麾下。还有一些心存汉室的人才,比如荀彧这样的人,为曹操出谋划策,尽忠尽力。这都给曹操的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但是,随着事业的发展,曹操也面临着人生的抉择。就如他在带有自述性质的《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的那样,随着自己势力的壮大,使得自己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在这篇文章里,曹操坦白的说道: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就是说,如果自己交出权力,那么自己和自己的子孙肯定会遭到祸殃,而自己创造的国家局面也会遭到破坏。因此,曹操只能按照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再也没有回头路了。明眼人一看,曹魏篡汉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了。

如果说,曹操没有称帝之心,那是不对的。曹操的很多举动,都显露出了他的野心。比如为了吻合当时“代汉者涂高也”的谶语,他坚持魏的国号。在进封国公,加九锡的问题上,跟随他多年,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亲家荀彧,只是表达了反对意见,就遭到他的毒手。要说他没有篡汉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曹操最终也没有篡汉称帝。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候,很多人都劝他称帝。其中孙权就曾经上书称臣,劝曹操称帝,曹操把他的书信给大家看,说:“这个小子是想让我坐在炉火上被烤啊。”我们从这个细节就能感觉到,曹操不是不想称帝,而是他心里感觉时机不成熟,不能称帝。

这主要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曹操集团内部的问题。长期以来,曹操以匡扶汉室为名,打着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旗号,使得他占有了大义的名分。可是,这也给他篡位的道路带来了困扰。

如果曹操贸然实行篡位的举动,那么他的手下,那些以匡扶汉室为目标的人将会对他失望。或者离他而去,或者揭竿而起。不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曹操是不会去实行篡位之举的。

曹操在长期以来,不露声色的对这些反对势力进行了剪除。很多终于汉室的名门望族或者死于非命,或者退出了政治舞台。这也为曹操下一步篡位扫清了道路。

第二个原因是外部原因。在当时,天下并不是曹操一家独大的情况。当时外界还有刘备和孙权的强大的割据势力。尤其是刘备,他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势力发展很快。如果曹操称帝,那么,不但给了刘备以口实,还成为天下忠心汉室的人们的共同目标。

在襄樊之战的时候,曹操的许都,已经宛城一带就发生了反抗曹操的暴动。因此,孙权劝曹操称帝是包藏祸心的。老谋深算的曹操怎么可能上当,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曹操必须将奉天子以讨不臣的这个旗号运用到底,直到给敌对势力以沉重打击,到构不成对自己威胁的程度,才能抛弃这个旗号。

当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对此咬牙切齿,要亲自率军讨伐。但是,刘备虽然以称王的举动给了曹操一记耳光,可是也落下了祸根。这使得孙权得以用讨不臣的名义,洗脱了自己败盟的恶名。

第三个原因是曹操自身的原因。这个原因一个因素是曹操的心理因素。曹操出身汉朝的官宦人家,他祖上世代都是汉臣。为汉朝尽忠的观念,早就根深蒂固的刻在他的脑海里。在他的前半生里,他都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

不论是讨伐董卓,还是奉迎汉献帝,四处征讨,削平群雄,他都是以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名义进行的。他可以坦然面对别人对他“名为汉相,其实汉贼”的恶语中伤。

但是,如果他篡夺汉室的江山称帝,那么他征战半生的名誉就毁于一旦。在汉朝那个重视名节的时代,带来的恶名是曹操无法忍受的。这是曹操无法承担的心理因素。

而另一个因素则是曹操的身体因素。曹操一生,一面在扩大自己的势力,一面也在为篡位做准备。他慢慢剪除异己,削平群雄。到了襄樊之战后,篡位的时机才渐渐成熟。

在这个时候,内部他消灭了大批异己,又借着镇压造反之机,将那些心存汉室的人员一扫而空。在外部,刘备经过荆州的惨败,失去了北伐的能力,对自己的威胁减轻。孙权和刘备反目成仇,只有向自己卑躬屈膝,苟且投降。曹操营造多年的时机到来了。

可是,这个时候,曹操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曾经在这个时候问过夏侯惇称帝的问题,夏侯惇的意见是再等等,看看情况再说。谁知道这一等曹操就病死了,事后夏侯惇追悔莫及。

因此,曹操的身体状况也是他没能称帝的一个因素。在关羽死后不久,曹操就死了,他根本就没有称帝的时间了。

如果曹操不顾各方面的情况,强行让汉献帝退位,自己称帝的话,上面的那些不利因素都会爆发出来。不但刘备、孙权会联合起来发动对曹操的进攻,而且喊着“汉贼不两立”的口号,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刘备集团的进攻是必然要到来的。曹操还要对付内部那些心存汉室的人员的反对。在内外交困之下,曹操会陷入很大的困境。

即便是曹操能够评借自己卓越的军事天才打退敌人的进攻,他也会遭受意想不到的重大损失。这样,会使天下统一的事业延缓许多年。将来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结语:

曹操虽然在生前作为汉朝的丞相,掌握了汉朝的大权。但是,他依然没有篡汉称帝。这是因为,曹操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审时度势,并不为眼前的虚荣所迷惑。

在他生前,内有效忠汉室的臣子,外有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强大敌人。再加上他心理和身体的因素,使得他并不轻易触碰那个底线。他默默的为子孙后代打算,给儿子做好篡汉的准备。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计划,自己作为周文王的角色,将汉室江山交给了曹丕,让他完成了篡汉的野心。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如果曹操生前逼迫汉献帝退位,恐怕各路诸侯会联合起来讨伐曹操?那样曹操恐怕会变成第二个董卓了。

曹操刚起兵的时候,以大汉的丞相身份出现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也以匡扶汉室的名义来网络各种人才。刘备在徐州被曹操的大军打败,兄弟三人是分散了。曹操攻打关注镇守的下邳,夏侯惇率五千大军叫阵,关羽率领三千军队出战,夏侯惇和关羽打了几个回合,是诈败而逃。关羽不知是计率领大军追敢,后被许褚、徐晃截断退路。关羽怕下邳有失率领大军奋力往回杀,被曹操大军用弓箭射回。只得退回到一座山上,第二天早上得知下邳失守,这时好友张辽受曹操之命前来说服。关羽提出三个非常苛刻的条件:第一,就是我只降汉,不降曹;第二,我得保护两位皇嫂,一切花销由曹操供养,不得有外人打扰;第三,如果大哥有消息了,我不远万里的找大哥去。张辽回去到曹操那汇报,曹操说:*关羽降大汉,我是大汉丞相,那都差不多*,就同意了。其它两个条件曹操的也都答应了,主要是曹操爱惜关羽是个英雄!

还有谋士荀彧,他和郭嘉是曹操军队里一流的军师。他为曹操的出了很多的主意和策略,后来曹操势大之后要称魏王,他是死活不同意。为什么呢?荀彧当时辅助曹操,是因为曹操打的是匡扶汉室的大旗。现在曹操的要称王,荀彧感觉被曹操欺骗了!荀彧只为大汉服务,不可能为曹家的天下服务,所以最后是荀彧自杀了。

所以曹操在天下还没有安定的情况下,还得利用大汉这个大招牌。所以他是不能废掉汉献帝的,再说汉献帝是个傀儡名存实亡,还是曹操自己说了算。


隐者康司马


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也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在董卓之乱后,迎立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绝对优势,招贤纳士,手下凝聚一大批求功人才和忠汉志士。在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07年,曹操挥师南下,占领了荆州,在208年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打得大败,回到了许昌。此时曹操逼屈,自己占据了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很难统一天下,孙权雄居江东,刘备发展壮大,西北尚有马腾韩遂,西南有张鲁刘璋。只能加官进爵以慰自心,212年曹操自封为魏公,曾经的权威谋士,多年的老朋友老战友荀彧极力反对,荀彧竭尽全力支持曹操平定天下,但只是仰仗曹操之势,忠于的是大汉。曹操自封魏公,想学安汉公王莽,有不臣之心,是荀彧看错了曹操,曹操也不需要荀彧了,逼其自尽。214年,曹操自立为魏王,215年征召马腾入京为官,马腾留下马超在西凉,后马腾不顺从曹操满门被杀。216年,曹操兵进潼关,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曹操用反间计使马超、韩遂反目成仇,曹操大破马超。马超投靠张鲁,又兵犯益州,被刘备收服。曹操兵进汉中,张鲁投降。刘备取得益州,与曹操争夺汉中,两军对阵,刘备扬鞭怒骂曹操:明为汉相,实乃汉贼。刘备、曹操相持一年,曹操令夏侯渊驻守汉中,自己回长安。。。219年春,黄忠阵斩夏侯渊,刘备夺取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七月,关羽又发起襄樊战役,曹操谴于禁庞德率七军救援樊城,被关羽大破七军。曹操不得不重新组织人马救援曹仁,又联合孙权袭取荆州,至使关羽兵败身死。曾经的老朋友,梦寐以求的大将关羽之死,使曹操无限感慨,人生短短,知足常乐,不可强求。。。曹操完全有能力和势力废掉汉献帝称帝,曹操虽多疑奸诈,但信字承诺,年青时有志报国,想做一个忠臣良将,自己身后基i志铭为汉征东将军曹某足也。是时势造就英雄,顺利和力量产生权欲,曹操也不想做王莽,再遭最大反对力量刘备的唾骂:奸贼,与讨伐。反正已为曹氏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孤此生足也,只想做周文王。





刘坤忠120


曹操经过近三十年的打拼,从谋迎天子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剿灭多路军阀,平定了北方诸郡,拥有天下地盘已十之有八。个人的身份由大将军到魏公再到魏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就差即天子位、祭告天地这最后一步了,但曹操意志很坚定,终其一生也是只拥皇帝之权,未图皇帝之名。

曹操不想做皇帝吗?怎么可能。没有霸权天下的理想,怎能拼下这壮丽山河。曹操的明智之处是能够时刻保持清醒,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将做皇帝的机会让给了他的儿子,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曹操对时局有相当清醒的认识,他明白战乱初平要保持稳定的重要性

纵然他身边不时的有人劝说让他做皇帝,但这样的人有多少,能够代表多少民意。他起兵时的口号是“举义兵以诛暴乱”,并不是要推翻汉朝,跟随他四处征战的诸多将领和谋士,名义上还是为维护汉王朝的安宁而不遗余力,假如曹操突然称帝,这里面会存在极大的变数。因为就在曹操想做魏公的时候,他的第一谋士荀彧就不同意,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不宜如此。这使得曹操十分不爽,紧接着荀彧就饮药而死,这对曹操是有阴影的。

第二,曹操最主要的顾虑还是,如果他做了天子,他的政权合法性来自哪里。

中国自古讲求来源正宗,所以帝王们都在追溯自己是三皇五帝之后,首先从身份上以示正宗。其次还要看继承政权的道德资本是否够格。周王朝一直强调他们施行德政,以德配天,说明他们有资格拥有天下。然而,周王朝还是被干翻了,到了汉朝,大儒们进一步阐述说明,认为大汉天子是“天人合一”的,汉家的道德和天德一样高大,不管啥情况,大家都要维护汉家正统,谁都不能觊觎,谁要是有非分之想,那就是乱臣贼子。这种思想经历了几百年,已是根深蒂固,当年王莽整了个新朝,纵然将先朝太后拉出来做了虎皮,仍然被后人骂得体无完肤。

所以,当孙权于建安二十四年时,孙权担心曹操先拿他开刀,于是上表向曹操称臣,说是天命如此,曹操根本不上当,将孙权的上书公布于外说,孙权这家伙想把他放在炉子上烤。曹操身边的众多臣子也开始撺掇,说殿下功德巍巍,天下生民在期盼,现在孙权也称臣了,您应该继大位,承大统,当皇帝算了。曹操说,如果天命在我,就让我做周文王吧。

魏王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入贡,又遣朱光等归,上书称臣于操,称说天命。操以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侍中陈群等皆曰:“汉祚已终,非适今日。殿下功德巍巍,群生注望,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殿下宜正大位,复何疑哉!”操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综上,如果曹操生前逼迫汉献帝让位,会有极大自身实力被分化、弱化的风险,那些诸如荀彧等为了维护汉家正统而奋斗的人会离他而去,,曹操无法预估这股力量有多大。其次,道德上他也必须承担巨大的风险,那样以来,他就真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早早称帝的袁术,就是鲜活的例子。袁术仓促称帝后即刻变成众矢之的,所有联盟各自散去,自己坐吃山空,最后窘困而死,空余遗恨。

所以,曹操是不愿意承担自己实力分化和道德名义上的风险,认为称帝时机尚未成熟,于是绝不称帝,将称帝这一步留给了他的儿子,做了非常明智的选择。


包山种树


曹操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因为他生前群雄割据,政权还不稳固,他不可能去做皇帝,如果他做了皇帝,群雄就会群起而攻之。他把生前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把群雄都铲除了,以后江山稳固了。他儿子就可以毫无顾虑的做皇帝了,这就是曹操的用心。


祝福我家


“我虽有功于社稷,然已位及魏王,若天命在孤,孤愿做周文王。”

曹操不称帝,对曹操来说,岁月不饶人,曹操从中年就有头痛病(华佗专治头痛,208年死,推出曹操患头痛在208年前就有了),一直坚持对抗病魔十多年(208-220),身体是一方面因素;

赤壁之败,刘备入蜀,汉中失守,然后天下三分,曹操怎么可能在局势不明的时候,急冲冲称帝,走袁术的老路呢?这是形势因素。

许都的耿纪案,邺都的魏讽案,政治圈中,他自己都不知道还有多少潜伏的反对力量。这是政治因素。

对于古人而言,尤其是受到以五德、谶纬为符号的天人感应说强烈影响的中古之人而言,“称帝”之事,绝非从“权臣”往上再升一级那么简单,绝不是一件可以用“从总经理到董事长”粗暴类比的事情。

在中古之人看来乃至清以前所有古人看来,“皇帝”绝不仅仅是政治权力的顶峰,更是天命神权的化身,想要以一个新王朝创始人的面貌“称帝”,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威望”来证明自己就是那个“顺天应人”的“天子皇帝”,否则便很难获得“大义名分”上的“正当性”(服众)。

具体到曹操晚年,历经将近10年的造势,曹操本人已然一步步地借由一项项“事功”,大权独揽、封建魏国,这一称帝进程可谓从未止步,反而愈演愈烈: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废三公、称丞相

征建安十七年(212),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汉帝册封魏公,加九锡、都邺城、建魏国、设百官;七月建魏国宗庙社稷

建安十九年(214),魏公曹操位在诸侯王之上

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进爵魏王、行天子舆服仪仗

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王国太子

以上政治进程都是由曹操集团的战略优势逐渐回升所背书的。自赤壁战败以来,曹操剪灭马韩等西北割据势力、吞并汉中张鲁、两次赴濡须口亲征孙权,实现了对北方的彻底统一,并获得了孙权的表面驯服,整个天下形势,已然悄然从赤壁之后的孙刘抗曹转变为孙曹阴刘。所以,截至定军山之战前(218年)的曹操,尚且还占据了逐步扩大的优势面。

可是,在曹操生命最后的两三年间,原本几乎年年有“进度”的篡汉称帝进程却戛然而止了,曹操也在与孙权媾和后的来信中,以“火炉”之喻驳斥了孙权的劝进言辞,并以周文王自比。寒鲲认为这并不能解释为曹操没有称帝之心,非不愿也,实不能也。那么,曹操究竟是受到什么阻碍,才在其本该趁着还有几口气儿“临门一脚”完成称帝之事的时候停下了脚步呢?私以为,恰恰是刘备、关羽在汉水流域搞出来的军政格局大震荡,阻碍了曹操称帝的临门一脚。

从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刘备开始获得汉中盆地主导权开始,到曹操终于认识到汉中之于自己只是不得不抛弃的鸡肋,再到刘备集团联合巴蜀雍凉的势力代表,仿窦融故事而称汉中王,再到刘封孟达略定上庸三郡,再到关羽北伐威震中原。汉水仿佛化身成了象征“汉朝”天命未绝的巨龙,在公元219年大半年的时间里掌握在了一个自称汉中王的宿敌手中,这是刘备集团刻意效仿刘邦故事的体现,意图以相近的称号(汉王、汉中王)、同样的龙兴地(汉中巴蜀)走出一条再度兴复汉室的路数。质言之,寒鲲认为,刘备在此时刻意把自己打造成了刘邦再世。

这一套结合“汉水大震荡”带来的政宣攻势,不可能不对整个中原士人的心态造成影响,即便汉献帝仍旧存在,但光武帝自立河北时,亦有更始帝存在的先例。再加上,在刘备取得定军山大捷前的一年间(218年)先后有耿纪、魏讽、侯音在许都、邺城、宛城谋反或谋反未遂,整个天下局势(天意民心)瞬间诡异了起来。

内外局势在曹操称帝前的瞬间复杂化,使得曹操君臣不得不担心形式上“天意民心”的不足以及形势上“风云波谲”的未定。曹操君臣因此而中止称帝进程,一方面是为了拿出更多的精力来应对“汉水大震荡”,以期解决形势上的风云波谲;另一方面也趁机抛出了“吾为周文王矣”的全新政治阐述,以期补足自身在天意民心上的“正当性”。

综上,曹操扫平北方建立霸府的事功、实权与“代汉者当涂高”的谶纬解释(象魏者阙,阙当途而高)相配合,一实、一名,再加上“汉官多按曹办事”的政治现象,成为佐证曹操配得上在212-217年间步步逼近帝位的“天意民心”之表现。

但,公元218年发生在邺城(魏王国都、东汉龙兴地)、许都(东汉帝都)、南阳(东汉帝乡)的三次谋反案,以及公元219年发生在汉水流域的一连串军事失利(模仿汉王刘邦故事的汉中王刘备在汉水搞事情),则成为曹操称帝在天下形势与天意佐证上的强大阻碍,使得此时称帝成为一件既不具有务实性、也不具备正当性的“昏招”。

冒然称帝,不仅没有进一步胜利的功勋支持,也没有“汉朝天命确实衰竭”的形势佐证,更可能会失去刚刚与曹操媾和的孙权支持。毕竟孙权此时与曹操媾和,好歹也可以说是归顺汉朝中央,一旦曹操称帝,孙权若是继续效忠曾经被自己骂做汉贼且已经彻底做足了汉贼的“魏朝”,就等于对天下人宣告自己的厚颜无耻。曹操犯不着为了一时的名位,丢掉刚刚前来跪舔的孙权支持,重新陷入孙刘联合抗曹的窘境,失去孙刘因益州利益分赃不均而产生矛盾的一统机会。


大明人


😄!😄!😄!有的时候诸葛也说大话,不过听上去似乎也是有点道理:

”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于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继之以篡。”

说是,昔日西楚霸王项羽,不以仁德对待百姓,即使力量强大,有帝王的威势,最终还是身败名裂,成为千古遗恨。如今魏国不吸取项羽灭亡的教训,反而去追求效仿,即使曹操有幸不死,他的后代子孙也必然要灭亡的……

曹操诡诈,纠集数十万人来战先帝,妄图救张郃于阳平,却只落得狼狈逃窜,不但辱没了精锐之师,还丢掉了汉中,此时他才知道,国家是不能随便窃取的,没及他退军回到家,就已染病身亡。曹丕骄奢淫逸,篡夺帝位。

按照诸葛的说法,曹操做不上皇帝完全是因为打不过刘备😄😄😄……;这就不存在所谓汉献帝的原因了!曹丕做上皇帝的原因是因为曹操染上病毒而亡。骂曹丕骄奢淫逸,篡夺帝位。曹操就是不死,也不能当皇帝的原因是他知道了,国家是不能随便窃取的!如果窃取了,只能落得狼狈逃窜。

而且诸葛还威胁曹丕?他说:《军诫》中说:‘如果一万名士卒,抱着必死的决心,那就可以天下无敌了’昔日轩辕皇帝率领几万士卒,还能击败四位帝王,平定天下。何况我们有几十万兵马,是在替天行道,讨伐有罪的人,那谁还能够与我们匹敌呢!

所以说,听听就完了!千万不要细品。诸葛说这番话的时候正是刘备在夷陵被烧的有皮没毛身死永安之后。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他上哪儿去弄几十万兵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