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常用古語名句,辦公室主任能寫會說,還應知情知理知古今

1.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出處:(戰國)韓非子《韓非子·有度》

原文: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釋義:國家不會永遠富強,也不會長久貧弱。執行法令的人堅決,國家就會富強;執行法令的人軟弱,國家就會貧弱。

2.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出處:《戰國策·趙策一》

釋義:不要忘記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出處:《周易·繫辭下》

釋義: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4.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出處:《詩經·大雅·文王》

原文: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釋義:周雖然是舊的邦國,但其使命在革新。

5.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出處:南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

原文: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釋義: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功。

6.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出處: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

原文:臣聞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釋義:在眼前不可白白流失掉的是時間,遇上了就不可錯失的是機會。

7.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出處:《大學》

原文: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釋義:治理國家不以財富為利,應該以仁義為利。

8.法者,天下之準繩也

出處:春秋·文子《文子》

原文:夫法者,天下之準繩也,人主之度量也。

釋義:法律,是天下人做事的共同遵循,也是裁量是非的根本依據。

9.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遠則必忠之以言

出處:《莊子·人間世》

原文: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遠則必忠之以言。

釋義:凡是交往,與身邊的朋友交往一定要相互信任,與遠方的朋友交往一定要忠實於自己的諾言。

10.合則強,孤則弱

出處:《管子》

原文:夫輕重強弱之形,諸侯合則強,孤則弱。

釋義:各國能夠聯合起來就強大,彼此孤立就弱小。

公文寫作常用古語名句,辦公室主任能寫會說,還應知情知理知古今

11.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

出處:《後漢書·西域傳》

原文: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

釋義:送信的、傳達命令的,每月都不斷。形容西域經濟文化交流繁盛的景象。

12.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

出處:清·魏源《古微堂·治篇》

原文:江河百源,一趨於海,反江河之水而復歸之山,得乎?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

釋義:鞋子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合腳。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有利於人民。比喻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13.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

原文: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故聖人上賢不離古,順俗而不偏宜。

釋義:聰明的人會根據時期的不同來改變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智慧的人會伴隨著事物發展方向的不同來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

14.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出處:《左傳·莊公十一年》

原文: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對曰:“孤實不敬,天降之災,又以為君憂,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興乎!禹、湯罪己,其興也悖(通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國有兇稱孤,禮也。言懼而名禮,其庶乎。”

釋義:他們為政的時候,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自己承擔,所以國家就興旺。但桀和紂“罪人”,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別人乾的,和他們沒有關係。

15.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出處:北朝齊劉晝《劉子·崇學》

原文:故為山者,基於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釋義:鑿井的人,從挖很淺的土坑開始,最後挖成萬丈的深井。

16.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最要在速字上著力

出處:《朱子語類·卷二十一》

原文:“吳知先問‘過則勿憚改’。曰:‘程子所謂“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曲折專以“速改”字上著力。若今日不改,是壞了兩日事;明日不改,是壞了四日事。

釋義:知道自己的缺點應該快點改正,使自己向好的方向發展’,最難的就是在‘速改’兩字上用力。

17.不用揚鞭自奮蹄

出處:臧克家《老黃牛》

原文: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釋義:老黃牛好像也珍惜美好時光的寶貴,不用鞭子催促也會加快步伐努力向前。

18.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出處:(北宋)蘇軾《因擒鬼章論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原文:夫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與生事均。

釋義:治理國家既不可隨便製造事端,也不可膽小怕事。

19.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出處:(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第二》

原文:遂得徭役不興,年穀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釋義:治理國家就像種樹一樣,只要樹根穩固不動搖,就能枝繁葉茂。

20.六合同風,九州共貫

出處:《漢書·王貢兩龔鮑傳》

原文:《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

釋義:全國各地風俗教化相同,九州方圓政令貫通劃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