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水果長蟲了也能吃,收穫期僅20多天,產量高很高,你敢吃嘛?

吃水果的時候,如果在果肉裡發現了蟲子,那是一件非常倒胃口的事,現在市面上的水果很少有生蟲子的,但也有例外。對於楊梅來說,在它的果肉中發現楊梅蟲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很多人在吃楊梅前,都會用鹽水泡一泡,楊梅蟲便會從果肉中鑽出來。

楊梅蟲是果蠅的幼蟲,對人體沒什麼危害,吃了也沒多大的問題,只是人們從心理上難以接受罷了。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楊梅都有果蠅,不要因為害怕蟲子錯過了這一美味的水果。

這種水果長蟲了也能吃,收穫期僅20多天,產量高很高,你敢吃嘛?

楊梅是原產於我國的水果,國外十分少見,因為它的採摘期短,果實保鮮期又短,不耐運輸,所以國外也很少見到新鮮的楊梅,只能買到楊梅乾、楊梅罐頭等產品。我國楊梅的品種類型極為豐富,東魁、丁岙、荸薺、晚稻等品種栽培面積最廣,此外,人們還喜歡用產地來命名,仙居、慈溪、東山、上虞、西山等地的楊梅名氣很大,每年採摘季的時候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

國內的楊梅產區主要分佈在華東和華南地區,無論是種植量還是產量都非常高,但它在水果市場上依然屬於“貴族水果”,售價昂貴。從果農手裡到水果店,價格至少翻3倍,到消費者手裡三四十一斤都算便宜的了。

這種水果長蟲了也能吃,收穫期僅20多天,產量高很高,你敢吃嘛?

從5月份開始,楊梅陸陸續續成熟,此時最貴,要想吃到便宜一點的楊梅,起碼要等到6月份。但是6月份南方雨水漸多,梅雨季節近在眼前,對於果農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楊梅果經不起風雨,很多待採摘的果實會隨著雨水一起掉落在樹下,而落地之後的果實損傷之後,沒有多大的價值,只能任其爛掉。

雨天又不適合採摘楊梅,原因之一是泡了雨水的楊梅容易爛,不好運輸,原因之二則是楊梅表面吸收了大量的水分,甜度大大降低,嚴重影響品質。

這種水果長蟲了也能吃,收穫期僅20多天,產量高很高,你敢吃嘛?

此外,楊梅成熟後,採摘期特別短,大概20天左右,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感覺每年都沒吃多少楊梅,就發現它已經匆匆下市的原因。

不管是早熟還是晚熟的楊梅,採摘期都不長,目前也沒辦法將它放在冷庫中保存,它的時令性很強。綜合這些因素,不難理解為何楊梅會賣得這麼貴了。在南方城市,楊梅的價格還可以接受,但是在北方,它可真算一種難得的稀罕物了,很多人都捨不得買來吃。

這種水果長蟲了也能吃,收穫期僅20多天,產量高很高,你敢吃嘛?

國內楊梅的品種多達80餘種,不過好吃的也就那麼十餘種,通常來說顏色越深的楊梅越甜,還有白色的水晶楊梅也很不錯,另外,果型大如兵乓球的楊梅也是極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種。雖然楊梅很貴,不過呢,楊梅的副產品卻並不貴,在超市裡很容易就能找到楊梅蜜餞和零食,幾塊錢就能買一盒,只能說明楊梅的鮮果貴,好在如今保鮮技術在不斷進步,草莓、荔枝等不易保鮮的水果都能熱賣,楊梅也可以借鑑其中的經驗。

讀者朋友們,你們喜歡吃楊梅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