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禁止農產品出口 農業股還能繼續逞強?

多國禁止農產品出口 農業股還能繼續逞強?

兩市各行業板塊普跌,農業股卻逆勢上漲。3月30日收盤,農發種業、西部牧業、京糧控股、金健米業等漲停。農業育種個股的帶動下,農林牧漁整體保持活躍,新五豐、聖農發展、新希望等豬肉概念也有較大漲幅。

多国禁止农产品出口 农业股还能继续逞强?

漲價預期驅動景氣度?

今年以來,農業部等出臺多個文件,扶持力度加碼,分析認為未來農業板塊產能修復速度有望繼續上行,而年內農業股的漲價預期可能也將是板塊景氣度的驅動。

天風證券分析認為,當前,農林牧漁板塊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一方面預計CPI上半年都將維持相對高位,投資情緒利於農業板塊投資。另一方面,農業轉基因育種政策有望加速推進,為種業帶來發展和投資機遇。

該機構認為,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進口農產品價格或將上漲,由此導致國內農產品價格跟隨上漲。進口依賴度超過80%的大豆受到影響價格上漲概率較大,玉米價格上漲趨勢顯著,小麥和稻穀國內供給和庫存較為充足,趨勢性上漲可能性較小。

與此同時,今年嚴重的蟲害問題也對農業供應造成影響。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近日表示,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和會商,今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是呈偏重發生態勢、程度可能重於上年,威脅玉米生產的主要是草地貪夜蛾,威脅水稻生產的主要是稻飛蝨和稻縱卷葉螟,威脅小麥生產的主要是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白粉病。

華西證券表示,新冠疫情在全球快速擴散為種植業的生產活動帶來阻礙,疊加草地貪夜蛾、小麥條鏽病、沙漠蝗蟲等病蟲災害肆虐,全球農作物產量受到較大威脅。而需求端隨著國內生豬產能恢復而持續向好,種植業景氣向上拐點確立。

不少國家限制出口農產品

受疫情蔓延全球影響,許多國家都開始提前保障糧食供應問題,比如加入到囤積食品的隊列、限制糧食出口、啟動糧食庫存計劃。作為世界的糧食出口大國,越南是最早採取行動的國家,隨後世界也出現了更多的反應。

據當地媒報道,越南從3月24日開始,至少到3月28日,不接受任何大米出口的訂單。而其原因是要統計國內大米的庫存量,看能否能夠保障本國的糧食需求。3月27日,越南財政部在官網表示,將在6月15日前儲備19萬噸大米,滿足疫情期間的糧食需要。

作為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的大米出口量僅次於印度和泰國。中國一直有購買該國的大米,越南的此舉會帶來什麼影響?市場分析認為,對於我國的影響可忽略。數據顯示,2019年,越南向中國出口了47.7萬噸的大米,而中國的大米消費量達到1.43億噸,大米供應主要靠自給自足。

在越南暫停糧食出口之後,多個國家採取了類似行動。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3月28日,埃及貿易和工業部表示,自即日起,未來3個月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這項措施目的是為了應對疫情保障埃及本國的需求。

據報道,俄羅斯已要求限制葵花籽出口,並表示要對本國的糧食出口進行評估;塞爾維亞停止了包括葵花籽油在內的部分農產品出口;作為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的出口速度正在放緩;作為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宣佈禁止了小麥粉、胡蘿蔔、糖和土豆的出口;印度的稻米出口因為“全國隔離”而受到影響。此外還有消息稱,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出口也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出口效率放緩。

連年戰亂且糧食產量很低的伊拉克首當其衝,該國稱在未來幾周內,需要進口25萬噸大米和100萬噸小麥來保證其糧食儲備並向國民提供食品。此外,印尼和菲律賓兩國也宣佈糧倉告急,稱儲存的糧食最多隻能維持3個月,如果疫情不能儘早結束恐將面臨。

國內糧食供應不受影響

近日越南宣佈或將暫停其大米出口,引發市場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對此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國內主糧基本維持自給,無需擔憂糧食安全。大米方面,19年國內大米產量約1.5億噸,進口約為255萬噸,出口約為275萬噸,中國屬於大米淨出口國。玉米方面,2019年產量約為2.6億噸,進口不到500萬噸,出口量不超過10萬噸,進口占總供給不到5%。

市場分析認為,中國的口糧完全能夠自給自足,庫存的小麥夠吃一年,稻穀可以吃9個月以上。上一年度全球水稻庫存為1.75億噸,中國的庫存佔了大半。最近十年,困擾中國農業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去庫存,水稻和小麥都是如此。美國農業部數據,2018/19市場年度,中國期末水稻庫存約1.15億噸,按照中國人去年水稻消費1.43億噸來算,中國農民一年不種莊稼,不從國外進口一粒大米,全國人民可以吃9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