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哪些朝代不是漢人統治的?都是怎樣的?

程泉走天涯vlog


中國歷史上不是漢人統治的朝代有元朝和清朝。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它的前身是蒙古帝國,蒙古帝國是世界歷史上連續版圖最大的帝國,版圖面積包括了大半個歐亞大陸。而把蒙古帝國變成大元帝國的就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元朝並不是蒙古帝國的全部,而是由蒙古帝國分裂而來,除元朝外還分成四大汗國,雖然忽必烈還是蒙古帝國的大汗但實則他管理的地區只是元朝。四大汗國各自為政。這裡主要講元朝。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忽必烈統治時期是元朝最繁盛的時期。經濟上鼓勵通商,政治上實行行省制度,文化上出現元曲等。也就是這個時期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寫下了激起歐洲對中國嚮往的著作《馬可·波羅遊記》。然而中期的時候政變頻繁,其中有四十年間換了十個皇帝。後期時社會矛盾加劇,農民起義不斷。朱元璋建立明朝北伐成功後,元朝九十八年(公元1271年到公元1368年)的統治也算結束了。

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政權,滿族人的前身是女真族,而清朝的前身則是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后皇太極改為大清。1644年清軍入關結束明朝統治,取代其成為中國統治者。清朝一共存在296年(1636年到1912年),都城北京。康雍乾時期是清朝鼎盛時期。晚清政治逐漸腐敗,閉關鎖國和海禁政策使中國落後於世界。1840年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列強的入侵,晚清政府統治危機逐漸加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1912年溥儀宣佈退位,清朝統治至此結束。


陰謀歷史


縱觀中國歷史,少數民族實現完整統一的只有元代和清代。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都城為大都(今北京),開國皇帝為成吉思汗,經歷五世十一位皇帝,統治時間98年。蒙古鐵騎戰力強悍,所向披靡,最盛時疆域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元朝為維護蒙古貴族的特權和專制統治,採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中國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這一政策造成了嚴重的階級和種族矛盾。隨著元朝中期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學習漢文化熱情不高,進度遲滯,發展不前。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最終於1368年,被朱元璋所滅。

成吉思汗

清朝(1636-1912年),由滿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繼元代以後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都城建在北京,經歷十二位皇帝,關外二帝,入關後傳十帝,統治268年。清朝的人口數達到封建王朝頂峰,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後期,已達到三億左右,清末時達到四億以上。清代經歷康乾盛世以後開始衰敗,至末期統治者輕視科技和閉關鎖國,導致中國看不到世界發展,錯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嚴重落後於西方。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清政府締結了多達343份的不平等條約,開啟了中國百年屈辱歷史,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損害,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最終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末代皇帝溥儀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努爾哈赤


一雙公子爹vigor1030


其實你這個問題有點大,我來回答你吧,從幾個方面來給你講:

戰亂時代

  • 五胡十六國,這個時代五個少數民族在中國的西部和北部建立了十幾個政權,可想而知,這個時代中國西部和北部的老百姓基本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戰亂連連。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是匈奴、鮮卑族、羯族、氐族、羌族這五個民族在統治著半個中國
  • 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在北方分別建立了五個政權,他們統治了中國北方二百年,統稱北朝。

鼎立時代

大宋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在中國的北部和西部與大宋並存著幾個少數民族政權,那就是遼、西夏、金、大理。

  • 遼國,契丹人建立的王朝,遊牧民族,起源於中國的東北部,其疆域遼闊,國力強盛,屢次戰勝北宋,也有自己燦爛的文化。二十四史中都有《遼史》,可見其實力不一般。
  • 金國,女真人在北方建立的政權,經濟發達,國力強盛,先滅遼國,後滅北宋,南宋也是其屬國,其疆域遼闊,後被南宋與蒙古合力滅國。有《金史》傳世。
  • 西夏,党項人建立的政權,在北宋西北,政治經濟都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享國189年。後被蒙古滅國。

大一統時代

這個時代主要是兩個代表,即元朝和清朝,這兩個國家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權,而且他們都是大一統政權。

  • 元朝,蒙古人建立的政權,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蒙古騎兵所向無敵,一直打到今天的歐洲,滅掉了南宋和金國後不但統一了中國,差點也統一歐洲。然而在治理國家方面,其國家治理能力跟軍事能力相差十萬八千里,導致元朝統治中國一百六十年就被明太祖打回蒙古老家。
  • 清朝,東北滿族人建立的大一統政權,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國力、政治、經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享國300年,後期腐敗衰落,導致中國遭遇百年動亂,受盡世界列強的羞辱。

總結

以上大致的總結了一下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他們統治時間有長有短,歷史功績任後人評。


i溫暖心


元朝皇帝是蒙古人。清朝皇帝是滿族。遼國的是契丹族。金國是女真。西夏是党項族。還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政權都是胡族建立的。唐朝皇室也有鮮卑血統

從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後的兩千兩百多年時間裡,漢族人當皇帝和成為統治民族的朝代只有漢朝一個,其他所有朝代全是非漢族人當皇帝執掌統治權而對漢人進行民族壓迫奴役的異族統治朝代。 比如,秦人所建秦國並由秦始皇滅亡六國而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秦王朝,其秦人和秦始皇家族都不是炎黃子孫的中原華夏族人,而是原先為中原民族也就是後來所稱漢族放馬的外族人,據說他們是從格魯吉亞遷移過來的。人們在看過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後就可知道,這些秦軍將士的臉型根本不是中原人,而是地道的外族人長相。也就是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實際上是非華夏中原人即非漢人武力征服漢族人而建立的外族統治王朝。也正因為外族秦人征服和統治漢族人,所以表現得特別殘酷無情,比如秦人軍隊對六國的軍民殺起來毫不留情,往往是斬盡殺絕。如秦趙長平之戰,秦軍一夜之間坑殺投降趙軍達40萬人,成為世界戰爭史上一天一次殺戮軍隊最多的世界之最,而秦始皇在征服六國的十年統一戰爭中殺死六國士兵達200多萬人,中原百姓死傷者更是不計其數。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被征服六國的統治,其血腥殘暴和嚴酷程度是過去一千八百年夏商周的華夏曆朝所無法相比的,這其中更多的是包含有外族征服、民族壓迫奴役和種族血腥清洗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同民族中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 漢朝分劉邦家族為皇帝的西漢王朝和其後裔劉秀家族繼任漢家天下的東漢王朝,劉邦和其家族當是漢族人,所以西漢東漢的兩漢是由漢族人自己當皇帝的漢民族朝代,可是漢朝以後的各朝就不是了。

1、東漢以後經三國混戰而建立的兩晉,其皇帝司馬家族,據說並不是漢族人,而是古代北方專門從事馬事的遊牧民族後裔。司馬懿為奪魏權,竟將漢族曹操侄孫魏大將軍曹爽兄弟滅三族,誅殺其族人和黨羽700餘口。

2、南北朝後所建的隋朝,其北周大將軍後為隋朝開國皇帝的楊堅家族據說也不是漢族人,而是北方少數民族,其子揚廣即隋煬帝的荒淫無道專制殘暴在中國曆代皇帝中是有名的。

3、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和其子李世民所建的李唐王朝,他們也不是完全的漢人,而帶有鮮卑血統,所以唐朝皇帝特別重用外族人,最後鬧了個安史異族之亂,幾乎毀了中華文明。

4、唐朝滅亡後開始了鮮卑、匈奴、羯、氐、羌五胡鬧中華的五代十國時期,這些非漢胡人紛紛建朝立國征服和統治漢民族,最後被後周大將趙匡贏所篡權奪位建立了趙家北宋王朝。然而據說趙家也不是漢族人,而是五胡之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後來北宋被來自東北的遼金族所敗,宋徽宗父子被俘,北宋滅亡,北方地區淪為遼金的女真人之手。趙家皇族的一支敗退江南建立南宋王朝,後被蒙古人所滅,蒙人建立元王朝,把漢族人,尤其是南方漢人列為最末等人,成為蒙人奴隸。而朱元璋利用以漢人為主力的元末農民大起義推翻蒙元王朝建立的明王朝,卻也不是漢族人當皇帝的朝代,而是回族人佔統治地位的非漢族王朝。至於明以後的滿清,和蒙元一樣,也是外族征服漢族的非漢族朝代了。 可見從秦人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兩千兩百多年時間裡,中國只有四百多年的兩漢是漢人當皇帝和漢人是統治民族的漢族人朝代,其他各朝都是由非漢族當皇帝、漢民族成為被征服被統治的奴隸、奴才和臣民的民族壓迫朝代。 給漢民族的啟發、思考與總結 在這裡,對於中國歷史中的秦人、鮮卑人、蒙人、滿人甚至遼、金人等非漢族征服和統治漢族人的史實非常清楚,勿庸置疑,其他各朝如晉、隋、宋、明等也是由他族人當皇帝統治漢族人的史實還有待歷史學家們調查考證。但是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一方面對自秦以來的中國歷史是否需要重新改寫需要考慮,另一方面這給佔中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絕對多數的絕頂聰明卻又悲可嘆的漢民族又有什麼樣的啟發呢?中國早在北宋年間就已經發展起了資本主義萌芽,可是其後的近千年時間裡其資本主義卻始終得不到發展伸張而被嚴酷打壓和無情扼殺,使中國大大落後於後起的西方啦。


緣禦寒


北魏、東魏、西魏和北周是鮮卑人所建立;後唐、後晉、後周為沙陀人所建立;遼為契丹人所建立;西夏為党項人所建立;元為蒙古人所建立;金和清為女真人所建立。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 ,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靜帝禪讓,建立北齊。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結束。 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東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北朝割據政權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政權。建都鄴(河北邯鄲臨漳西南),以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為別都,高歡坐鎮晉陽遙控朝廷。國土包括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東魏歷時十七年。北魏政權在魏末各族人民的起義打擊下搖搖欲墜,統治階級內部展開了激烈的權利爭奪。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權。公元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高歡暫時擁立元亶主持朝政,但回京後以輩分錯亂為由廢除元亶的權力,改擁立元亶的世子,年僅十一歲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東魏開始。高歡掌權期間土地兼併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勁敵西魏宇文泰。公元550年,孝靜帝禪位於高歡之子高洋,東魏覆滅。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時期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地方王朝。 由宇文泰擁立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帝,國號“魏”。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和南朝梁對立,建都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政權實由宇文泰掌握。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歷兩代三帝,歷時二十二年。 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後,擁立魏孝文帝的孫子南陽王元寶炬為帝,改元大統。551年,元寶炬死,長子元欽嗣位。554年元欽被宇文泰所廢,不久被毒死。元寶炬四子元廓即位,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運動而被迫改複姓拓跋。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護承繼。557年宇文護迫使魏恭帝禪讓於宇文覺,西魏覆滅。 西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宇文泰和宇文護控制著政權,宇文泰任用蘇綽等人改革,採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進一步強盛。北方經濟逐漸恢復,且在三次戰役中大敗東魏大軍,奠定北周統一中國北方和隋朝統一中國的基礎。 西魏期間,社會較為安定,國力日趨強盛,有效地抗擊了東魏的多次進攻,而且於廢帝二年(553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奪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覺廢魏恭帝自立為帝,即孝閔帝,建立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稱後周(唐宋以後鮮用),宇文周。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子宇文覺在其侄子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後,第三子宇文覺正式即位稱天王,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國號周,建都於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北周。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年幼,大權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九月,宇文護殺孝閔帝,立宇文毓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護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史稱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誅權臣宇文護,親掌朝政,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北周亡。

後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1]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時梁晉吳蜀四分天下,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891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封晉王,建立前晉,從此割據河東。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晉國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期間晉國視梁朝為閏朝,仍奉唐朝正朔。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晉王位。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南安陽)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國號,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同年底李存勖滅後梁,定都洛陽,史稱後唐;926年滅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從誨內附;930年南楚馬希聲內附;936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後晉,後唐滅亡。937年,李昪在江南建立南唐,延續大唐正統,南唐也是十國當中版圖最大的王朝。後唐疆域廣闊,主要控制著中國北方地區,東接海濱,西括隴右、川蜀,北帶長城,南越江漢;925年至933年,南方諸國除南吳、南漢外皆奉後唐正朔;930年,後唐控制國土到達極盛;有今豫、魯、晉、冀、湘、渝諸省,陝、川、鄂之大部,寧、甘、黔各一部分,以及蘇、皖淮北等地。五代十國,天下分崩,中原五朝更迭。歷來皆以中原梁、唐、晉、漢、周為正統一脈相承。然五代末及宋初,皆視後梁為閏,究其原因,是因後唐以中興唐祚為號召,用唐天佑年號,復唐立國,且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皆出自河東集團。

後晉(936——947)是五代第三個政權,從公元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1年,初定都洛陽,後遷都開封。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後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後,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公元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打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覆滅。後晉亡後,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後一箇中原王朝,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建國,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共計歷經三帝,享國10年。周太祖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漢高祖劉知遠重任。郭威是劉知遠臨死時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他奉漢隱帝劉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鎮叛亂。郭威登基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柴榮御極不久抵禦北漢的進攻。在高平之戰中他親臨戰場,在出師不利、己方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敗北漢軍隊,並乘勝追擊,兵峰直指北漢京都太原。從955年到958年他三次南伐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之號,稱江南國主,幾乎將所有長江以北地區割給周朝。959年柴榮再次北伐遼朝,軍隊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攻到幽州。不久柴榮駕崩,其幼子柴宗訓登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結鎮、定二州將謊報說遼國和北漢聯合進犯,領兵到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篡奪後周,建立北宋。

遼國(916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零九年。

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耶律德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遼”,改年號為“大同”。983年復更名“大契丹”。1007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遼”。1125年被金國所滅。

遼末,貴族耶律淳建立北遼,與西夏共同抗金,後被金滅[11]。遼朝宗室耶律留哥與其弟耶律廝不分別建立了東遼和後遼,最後東遼滅後遼,東遼被蒙古所滅。遼國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建立西遼,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滅。1222年西遼貴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權後西遼,後又被蒙古所滅。

遼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國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制,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宋朝、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國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一度將遼國(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統治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封建王朝,完顏阿骨打所建。西與西夏、蒙古等接壤,南與南宋對峙。共傳十帝,享國119年。

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阿城)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並於天會三年(1125年)滅遼朝,天會五年(1127年)又發動靖康之變滅北宋。天會八年(1130年),宋高宗趙構向金帝上降表稱臣,南宋成為金朝屬國。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急劇由盛轉衰。金宣宗繼位後,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天興三年(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於蔡州。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前期和遼、北宋,後期與金朝並立。歷經十帝,享國189年。從881年李思恭任定難軍節度使起,李氏政權共計346年。

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末因平定黃巢農民起義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李繼遷不願投降宋朝而出走創業,陸續佔領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時期,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

金朝崛起後,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西夏最後於西夏保義二年(1227)亡於蒙古。

西夏疆域範圍在今寧夏、甘肅、青海東北部、內蒙古西部以及陝西北部地區,佔地兩萬餘里。對外關係上,表面對遼宋金稱臣,實則對內獨立稱帝。前期與遼和北宋經常發生戰事,保持三國鼎立的局面,後期與金並立,末期受蒙古的威脅。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98年。[1]元朝退出中原後的北元政權一直持續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權。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徹底滅亡南宋流亡政權,結束了自唐末以來長期的混亂局面。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進攻日本、緬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敗。元朝中期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而且漢化遲滯,發展不前。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大都。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元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疆域超越歷代。元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統治者為滿洲愛新覺羅氏。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完成全國統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社會生活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中國人民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鴟夷子皮君


只以大一統王朝看,除了元、清外都是漢族人建立的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的娘是鮮卑人,但不要忘了,孝文帝漢化改革,不知有多少鮮卑人都有了漢族血統,作為漢人,是允許自己的皇帝有少數民族血統的。明太祖朱元璋有歷史學家說他是回族人,兩個字“扯淡”,首先元朝把人分四等,經查朱元璋同志三代貧農,這追溯到元初,他家就是貧農,在那個年代,有在中原的貧農回人嗎,況且不知回族有“朱”姓嗎,我知道回人有些忌諱的?如果是朝代,沒有了,如果是國家,則很多。 首先是東晉時期的十六國及北魏,主要由匈奴人、鮮卑人、羌人、羯人、氐人建立。 第二次是宋朝時期。遼、金、西夏、大理、吐蕃,統治者都不是漢族。




木林森Evan


三國之前的朝代都是由漢人統治的,但三國以後的很多朝代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並統治的。

一、十六國時期。東晉時期,北方地區,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割劇政權,有冉魏、北燕、大夏、西涼等前前後後十六個左右的割據政權,咎其原因,是因為後漢及魏晉時期,為了便於管理邊疆少數,大量少遷少數民族人口,這些人口大部分分佈在河北及山西北部、關中地區西北部、與漢人雜居,再加上西晉自身統治力較弱,為耗嚴重(八王之亂),因此造成後來五胡亂華之局面,西晉政權也被迫南遷。

二、北朝時期。4世紀末,鮮卑族拓拔氏逐漸強大,消滅十六國政權,建立北魏政權,遷都洛陽,開啟了漢化之旅,併為之推行強有力的漢化改革,重用漢族士大夫,從語言、服飾、婚姻、姓氏、制度等方面全面漢化,向先進文明融合。

魏晉南北朝時候是中華民族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三、五代十國時期。唐代覆滅,天下大亂,由於受唐代藩鎮割據的影響,中華大地出現了十個割據政權,其中有一部分為少數民族所創建,從而開啟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四、遼朝。耶律阿保機創立遼國,並不斷南侵,吞併北宋幽雲十六州。從地質、氣候方面來看,宋、遼所處時代屬於小冰河期,北方草原乾枯,缺乏食物,因此造成北方民族不斷南侵,尋找更好的牧馬之地。遼屬於東北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國的一支。

五,金國。金屬於女真族,其祖上也為渤海國的一支。北宋與金合作,滅亡遼國,誰知金國掉轉茅頭,把北宋也給滅亡了,並虜走了徽欽二帝。

六、西夏。西夏是西北党項族元昊所建立的政權,與北宋之間戰爭不斷,互有勝負,最後滅於蒙古人之手。

七、元朝。蒙古人征戰世界,在東亞地區先後滅掉金、西夏、南宋、大理,在新疆以及中亞地區建立察合臺汗國、在蒙古西北部建立窩闊臺汗國、在伊朗高原建立伊兒汗國,吞併莫斯克公國建立金帳汗國。從整個世界來看,中國只是蒙古人建立的一個汗國-元朝,從中國角度來看,是少數民族-蒙古政權吞併了華夏政權。八、清朝。滿族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是女真族的後裔,通過削三藩、平臺灣、滅葛爾丹等措施建立了較為穩固的少數民族政權,同時也奠定如今中華版圖的基礎。

總之,無論是少數民族政權還是漢族政權,他們都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歷史進程以及民族大融合。


學得文武藝


直說時間比較長的吧,北魏,鮮卑族。遼國,契丹族。金國,女真族。元朝,蒙古族。清朝,滿族。周天子來源於古羌族,也就是說漢族的前身也是遊牧民族。中原是塊寶地,漢族人先搶到了就說中原是漢人的,你們夷狄老老實實在北方待著不許過來搶我土地糧食。然後鮮卑人趁著漢人內亂入主中原,宣佈中原是鮮卑人和漢人的土地,留在北方的鮮卑同胞被稱為柔然,也是夷狄不許踏入中原。後來鮮卑人變成了漢人的一部分。契丹人入主中原後也成了新的漢人,跟老漢人,鮮卑人一起抵禦新的夷狄女真人。女真人又和漢人一起抵禦蒙古人。蒙古施行落後的農奴制度,激起了老漢人,新漢人,契丹人,女真人所有民族的反抗,最後被朱元璋趕回了蒙古草原。朱元璋是乞丐出身,可能是窮怕了。用國家政策設計給所有朱氏子孫優厚待遇。偏偏他們又特別能生孩子,明朝末年朱氏子孫已經上百萬,國家財政養不活啊,普通百姓民不聊生就發動起義。起義軍攻下了北京城,崇禎煤山上吊。起義軍和明軍兩敗俱傷,滿洲軍趁虛而入主中原。滿洲羅有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等於是聯合了三個民族的武力,打敗了不得人心的朱明王朝。到了清朝末年,慈禧毒死光緒皇帝,喪權辱國,只顧自己享福失去了包括滿族在內的所有中華民族的民心。武昌起義100多個士兵就把清朝推倒了!日本後來強大了,眼紅中國這塊肥肉,悍然全面侵華。激起了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抵抗,八年抗戰最後日本投降。經歷血與火的考驗的中華民族更加團結了,抗美援朝打敗美國在內的16個國家的軍隊。


白謹赫單眼皮國字臉


夏朝:大禹父親是黃龍,實錘不是漢人。

商朝:“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說明商朝是由玄鳥建立的,實錘不是漢人。

周朝:周王子伯邑考的肉被文王吐出來變成了兔子,說明周朝是兔子建立的,也不是漢人。

秦朝:秦國被山東六國稱之為虎狼之國,說明秦朝是由老虎和狼建立的,也不是漢人。

漢朝:劉邦斬白蛇起義,自稱赤帝之子,說明漢朝是由炎帝后裔建立的,眾所周知,炎帝牛首人身,也不是漢人。

晉朝:司馬家自稱起源重黎,說明晉朝是祝融後裔建立的,而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也不是漢人。

北魏:鮮卑人自稱黃帝后裔,黃帝是真龍,不是漢人。

隋唐:秦瓊夢到了天空中出現豬婆龍與五彩金龍相鬥的情形,而五彩金龍太弱,戰鬥處於下風,秦瓊跨上麒麟飛入空中朝著豬婆龍 打了一金鐧,從而救下了五彩金龍。

緊接著就是秦瓊在現實中衝擊楊廣的隊伍,打傷楊廣,救了李淵一家的事情。

說明隋朝是揚子鱷建立的,大唐是五彩金龍建立的。

遼朝:契丹人起源白馬青牛,也不是漢人。

宋朝:我大宋是漢人。

金朝:女直人不是漢人。

元朝:蒙古自稱蒼狼後裔,元朝是狼建立的,也不是漢人。

明朝:按野史說法朱元璋是回族,但是不可信,而西班牙人則記載了帖木兒怒罵大明皇帝是通古斯野豬皇帝,所以明朝也有可能不是漢人。

清朝:明粉也經常罵努爾哈赤是通古斯野豬皮,所以清朝也不是漢人。

所有隻有我大宋是漢人,明朝有可能是漢人,而其他古代朝代大多不是漢人。Q.E.D


妙筆書生


北魏、東魏、西魏和北周是鮮卑人所建立。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 ,史稱“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稱後周,宇文周。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子宇文覺在其侄子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後唐、後晉為沙陀人所建立。

後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時梁晉吳蜀四分天下,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後晉(936——947)是五代第三個政權,從公元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1年,初定都洛陽,後遷都開封。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遼為契丹人所建立。

遼國(916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零九年。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耶律德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遼”,改年號為“大同” 。983年復更名“大契丹”。1007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遼”。1125年被金國所滅。

西夏為党項人所建立。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前期和遼、北宋,後期與金朝並立。歷經十帝,享國189年。從881年李思恭任定難軍節度使起,李氏政權共計346年

元為蒙古人所建立。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98年。 元朝退出中原後的北元政權一直持續到1402年。

金和清為女真人所建立。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統治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封建王朝,完顏阿骨打所建。西與西夏、蒙古等接壤,南與南宋對峙。共傳十帝,享國119年。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阿城 )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

清朝(1636年 -1912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 ,統治者為滿洲愛新覺羅氏。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 。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