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军事改革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就有了国家共同体的初步概念:无论是隶属于国家还是自治体,在拥有参与“共同体”自治的权利的同时,还有着保卫共同体的义务。

由此,古罗马刚开始的时候实行的是义务兵制。为了维护共同体,公民有缴税的义务,这种义务在于普通的公民,则需要服兵役,在于其同盟国和行省,在于缴税。因为国家军队由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公民组成,所以军队的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由社会中层阶级组成的重步兵兵团,成为了罗马军队的灵魂,代替了由上层人士构成的骑士兵团。到了中世纪又恢复了骑士的中坚地位,直到近代西方才重新回到了以步兵为主的时代。对于“公民”这个概念,希腊人仅限于本城邦,而罗马人则把这个概念扩展到了辽阔的帝国疆域,这也是近代西方“公民”概念的起源。

由义务兵制到募兵制

后来随着罗马势力的不断壮大,尤其是布匿战争之后,罗马已经由一个区域性的霸主国家变成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国家。

之前的义务兵来说,通常服役期为一年,由于国土面积不大,所以军队集结出发到目的地也并不远,通常没有战事的时候到了秋季士兵们就可以回家了。在战事紧张,一年内不能解决战争的情况下,士兵偶尔也可以继续超期服役。同时服兵役的公民是罗马中产阶级以上人员,拥有一定的家产,属于贫困人口的无产阶级没有服兵役的义务。

布匿战争之后,作战的地点往往很远,士兵赶到作战地点经常就要用去2个月的时间,一来一回就是4个月,一年的义务兵服役期明显已经不能适合形势发展的需要了。更多的在于由于经济的繁荣,物价上涨,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导致许多人如果参军,家中的生计将难以维持。有很多义务兵在服完兵役回家后,面临的却是家庭妻离子散的问题。在HBO电视剧《罗马》当中的主人公瑞纳乌斯在从军多年回家后妻子由于长期分居已经疏远了自己,甚至在自己从军过程中由于家中失去了男人的保护,他的子女被歹人卖去做了奴隶。其实这也反应了当时的普遍状况。由此在布匿战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罗马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差。毕竟如果家庭不稳,士兵也是无心作战的。

罗马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军事改革

由于长期从军,瑞纳乌斯与家人关系非常紧张

如果这种情况放任下去,那么很明显,罗马的军事力量将无法维持其广阔的疆域,只有回到原先的疆域范围,也就是疆域限定在意大利本土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新的平衡。为了维持庞大的帝国,改革势在必行(当时的罗马除了军事,许多方面都亟待改革)。

于是便有了马略的军事改革,将义务兵制变成了募兵制,即国家向士兵发放工资,士兵自愿参加军队,国家支付士兵薪水,让士兵能够安心从军。同时马略的军事改革也指明了士兵们退役后的就业方向,那就是去殖民地。如果士兵们退役后不能安排好其就业问题,那么陷入生活困境的退役士兵势必会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当时罗马有大量新征服的领土属于无主之地,马略的做法就是在士兵们退役后,在殖民地给他们安排一块土地,让他们在哪里繁衍生息,这个思路也为后来的执政者所沿袭,即解决了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又为国家开拓的新的领地,巩固了边防。

罗马没有因为募兵制而导致士兵的战斗力下降,原因有三:一是士兵往往来自于社会底层,从军给了他们荣誉感,他们可以自豪地说自己曾经从军,这是作为一位罗马公民的光荣;二是收入得到了保障,虽然一年薪水为70第纳尔银币,属于低层收入水平,但是包吃包住,此外如果作战获胜还可以得到不少战利品,也是一种额外收入;三是要从事公职的人员必须具备从军经历,所以许多社会中上曾和贵族也热衷于从军,社会精英加入了军队,军队战斗力自然就提高了。

但是马略的军事改革并没有在兵役的期限上有所改变,仍然是传统的一年兵役期,也就是说,到了一年之后如果士兵坚决要退役,指挥官是没有办法阻拦的。后来的苏拉时期,士兵打了3年的仗,庞培时期士兵跟随他打了5年的仗,而凯撒时期,许多士兵跟着他最长的打了13年的仗,如果统帅没有对士兵相当的驾驭能力,显然是无法让士兵心甘情愿地长期打仗的,当然这是属于统帅个人能力问题,并不是制度。

奥古斯都的军事构想

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疆域的扩张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凯撒认为帝国东部基本以帕提亚帝国为界,北部基本以莱茵河、多瑙河为界,如果再继续扩张将得不偿失。奥古斯都继承了这一思想,在整个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的军事行动很少,国家战略以防御为主。

正因为国家战略以防御为主,所以需要设立常备军,并以此为核心配备配套的政策措施。

公元前30年左右,奥古斯都手上拥有着当时一支天下无敌的罗马军团,如果热衷于对外扩张,展现罗马的威势,必然会得到民众的叫好和崇拜,但是奥古斯都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帝国的防御上,将庞大的兵力缩减了三分之二。

奥古斯都对士兵的服役期进行了规定,在奥古斯都改革末期,士兵服役期限定在20年,并创立了士兵的退伍金制度。其实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末期,已经存在了士兵退休金,只不过当时没有制度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统帅。如果是一个百战百胜的统帅,如凯撒这样的,那么不但退伍金能够保证,而且往往还能在凯旋仪式上得到一笔额外的奖金。但是如果是一个无能的统帅,那么不要说退伍金,连性命都很难保证。

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士兵的年薪是225第纳尔银币,比之前的140第纳尔银币增加了许多,这不是因为通胀,而是因为战略的改变。毕竟以防守为主的战略,不主动出击,士兵也得不到战利品。虽然225第纳尔年薪还是属于低层收入,但是在军队中也是包吃包住,还有退休金这样的待遇。在士兵从军过程中会经常参与工程建设,也能从中学到一些技术,在自己退伍后能够掌握一门技能。

公元6年的时候士兵的退休金是3000第纳尔,相当于13年的薪水。这些资金如果在罗马本土,什么都不做的话只够1年生活,在罗马之外的生活费较低的行省,能够保证10年左右的生活。即便一个士兵从军的时候非常节俭,退伍的时候他最多也就只能得到7500第纳尔,这些钱也只够在意大利本土生活3年左右,所以这些钱对于士兵来说也只是他今后生活的准备金。

即便是这样的待遇,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奥古斯都时期,罗马拥有25个军团,总共拥有15万人的公民兵,这15万人的年薪就超过了1.5亿赛斯特斯铜币。而这15万人也不能满足整个帝国的防卫,如果再增加兵力,实际上也是非常困难的。

一是因为全国的公民来说只有(17岁以上男子)总数为500万人的成年男子,能服兵役的人数占了其中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每年确保15万人基本是极限了;

而是财政上来说也很难维持更为庞大的常备军。

由此,奥古斯都设立了“辅助兵”兵种。与军团兵一样,辅助兵也有服役期限,通常为25年,而他们的待遇非常低,一般是由军团驻防的当地人组成。虽然待遇很低,但当地人却非常热衷于参加罗马军队,原因在于,一是他们不需要换防,与其说是服兵役,不如说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警察,待在自己家乡当公差,虽然待遇不高,但也不需要背井离乡;二是他们可以在退伍的时候获得罗马公民权,这也是他们的福利。而且罗马公民权是可以世袭的,自己的子孙后代也可以拥有,等到自己的子孙参军的时候,就是罗马公民兵,而不是辅助兵了;三是长期与罗马军团一起生活,他们也对罗马的文化和罗马的生活产生了崇敬感,逐步地向往起了罗马人的生活,就如如今我们很多人也有“美国梦”一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罗马人。

罗马公民权不只是一种荣誉,一旦获得,也就意味着作为行省的人,可以不再缴纳行省税。在公民权问题上,凯撒非常放的开,奥古斯都相对保守,唯独对于参加罗马军队的辅助兵,他非常放的开。

如此一来,15万的公民兵军团再加上15万人的辅助兵部队,总共30万人的国防力量保障了罗马数百年的国土安全,这也是一个奇迹了。

综合战略

奥古斯都重编了“军团兵”和“辅助兵”,军团配备上,军团兵攻击武器为投枪和短剑,防御武器为方盾;辅助兵攻击武器为弓箭、石弓、长剑,骑兵为长枪,防御武器为圆形小盾。从辅助兵的装备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中世纪的士兵装备是由此而来的。

罗马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军事改革

防卫线基本战略图

当时的防卫体系当中,如果驻守要塞的士兵发现敌人来袭,会升起狼烟警报,或者飞马传信,向附近的营地通报消息,营地则会派出援军并将战况上报军团基地,接着军团也会派出援军。由于罗马交通四通八达,所以军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移动。以防卫为目的的军事,当敌人来袭的时候是以辅助兵为先头部队抵抗,等到军团兵到达后再进行全面的反击,如果敌人规模很大,周边的军事基地也可以派兵增援。

如果把罗马的道路全部加在一起,可以绕地球两圈,足足有8万多公里。建设庞大的公路体系是为了军事防卫,不过在和平时期也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就如我们今天所说“要致富,先修路”。

就军事部署来说,罗马的25个军团配备如下:

罗马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军事改革

公元9年之后罗马军团分布图

伊比利亚半岛3个军团,莱茵河沿岸8个军团,多瑙河沿岸7个军团,叙利亚行省4个军团,埃及2个军团,北非1个军团。

罗马海军

相对于陆军来说,海军在罗马就没那么重要了,主要以运输和打击海盗为主,毕竟在整个地中海都是罗马人的内海的情况下,也不会遇到什么强敌。

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建立了常备的海军,主要有两个海军基地:一处在拉文纳,主要用于控制亚德里亚海的控制权;一处在那不勒斯湾北部的米赛努姆(今米塞诺)。

罗马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军事改革

罗马常备海军为罗马提供了高效的军队运输能力

建设海军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运输兵力的快速。从罗马出发到莱茵河的科隆,陆地需要65天,并且不会偏离方向(因为有完善的道路系统)。海上行军虽然会出现偏离方向的情况,但比陆地行军节约时间。

如从罗马出发去叙利亚,走陆地的话需要126天左右,从海上出发,正常情况为55天,运气好的话只要15天;从罗马外港出发到马赛,最快3天,正常航行10天左右;从奥斯提亚到西班牙的塔拉戈纳,最少5天。

罗马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军事改革

罗马帝国海军基地分布图

海军的服役时间一开始为28年,到了公元50年的时候为22年。从事海军工作的人员当中,指挥官以罗马人为主,船员应当都是没有罗马公民权的人员,在他们退役后,如陆军一样,也会获得罗马公民权。

禁卫军团

奥古斯都虽然口头上承认共和,但实际上一直在为帝制精心准备,当然他也不会过于刺激共和派,在长期的博弈中,元老院的共和派逐渐麻木。

在他的军事改革中,就建立了帝政色彩浓厚的禁卫军团。禁卫军团由9个大队组成,每个大队1000人,包括了骑兵和步兵,毫无疑问这9000名士兵都是罗马公民。考虑到士兵的素质,参加禁卫军的人员不限于阶级,身体强壮能打仗就是其标准。

禁卫军年薪为675第纳尔,是军团兵的3倍,服役时间比军团兵少了4年,为16年,退休金是5000第纳尔,比军团兵的3000第纳尔多出了2000第纳尔。禁卫军负责皇帝在首都的警卫以及皇帝出行的安全,其军服非常华丽,可谓罗马军中之“花“。

罗马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军事改革

罗马禁卫军

禁卫军是底层人员通往社会上层的通道,一旦进入禁卫军并能担任指挥官,就意味着后面会有很大的政治前途,所以当时的人们也争相加入禁卫军,以为自己博得一个好的前途。

禁卫军成立于公元前27年,刚开始的时候在禁卫军的9个大队中只有3个大队驻守在首都,为的是不过于刺激元老院的共和派。在第二代皇帝提比略时期全部驻扎在首都,并建造了大规模的军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