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雜談錄


品三國雜談錄

閒來無事,瀏覽網頁,幸拜閱某先生評諸葛大作。讀餘頗感困惑,於是百度“歪評XXX”,結果使人意外,竟然又見更多高論,相關文辭鋪天蓋地、紙舞牒飛。看來時下這塊兒地兒的確是人傑地靈、英雄輩出!然而當我直面凜冽的涼風,彌望浩瀚蒼海,我突然為這個群體感到無盡的悲涼!

人長有嘴巴就是要說話的,閒著也是浪費。但話也不能隨便得說,正如先生言“嘴巴長在自己頭上,不能隨便說,不可人云亦云… …”初讀至此我尚感覺新奇,竊謂先生遠見卓識,於是耐性品讀之。然讀完之後,味淡如水,亦不過人云亦云,鸚鵡學舌耳,拾人牙慧耳。然而令人意外者,其後多有媚詞諂言,阿諛奉承,委實可笑。於是我留下“拜讀了,頗感困惑:先生比歷代皇王才智如何?先生知三綱五常幾分?其二,此類論調筆者已有耳聞,不敢苟同,故無媚辭相贈”的留言。

也許我的留言有損先生威威英名,再次回訪時,我的留言竟然沒有了。我恍然大悟:博客上不好的東西原來是可以刪除的。果然是以人為本!我突然為之感到好笑,也使我清楚地認識了一個偽君子迂腐虛偽的嘴臉和一個所謂的文人的可恥行徑,故而現在要說幾句不太中聽的話!

其實我一直敬佩敢於自我表現、不畏虎威的初生之犢的,我確實不如彼等果敢豪壯。仔細想來,倘使我有那麼一點勇氣來自我表現,我遠不會如今萍蹤不定、狼狽不堪了。

其實,留言時我也慮及彼之名譽,畢竟其身後尚有諸諸陽奉陰違、工於諂媚的馬匹精,我多少也該予彼一點老臉兒,故而省卻了“鸚鵡學舌,拾人牙慧”之類偏駁之辭,而只說是“已有耳聞… …”云云。

刪就刪了吧,本來無可非議了,此彼之領地,彼之特權。然今日我之不甘,絕非一言之得失,乃為認知之傾向、是非之度量來。眾所周知,近年來常有所謂之文人專家斷章取義,顛倒是非,混淆視聽,狺狺狂吠。致使世風日下,文風糜爛,人心墮落,道義淪喪。與彼而言刪除不利評說,後來者則不得見,彼可曾想刪貼時所失者亦彼之人格與德操,我固不能仰望之。世人通病,剛能把“媽“字喊出口,也便學會了罵人,不信看看你身邊牙牙學語的孩童!

歷史即便過去,活人都只能假借有限的典籍和民間故事瞭解一點其時的政治經濟、民風國情,社會狀況。談論史事,少不了得人物功過。然而對於一個歷史名人,特別是名震寰宇、為蜀漢勞盡心血,鞠躬盡瘁的諸葛丞相又豈是一些街巷市井中不學無術的人隨便評說的?

我只是一介認識了幾個字的草民,所以我知道要評價一人一事是絕不能假以主觀意識,需憑藉事實和文證。所以我對這些先生的第一不解就是彼等論調有何憑據?拿演義當正史,何其悖矣。

一、論諸葛之才學

諸葛亮生於東漢末年。目睹國政崩摧、民不聊生、黃巾造次、軍政割據之亂世,他如當世熱血青年一樣立志報國。自幼茅舍攻讀無論於寒暑,廣結名士不辯尊卑,後得名師指點,博覽群書,才高八斗,上通天文,下達地理。“常自比於管仲樂毅”,然而諸葛不比尋常士人,邀功心切,急於求成,而是躬耕農畝於隆中,靜觀天下臥龍崗。顯示他具一個政治家獨到而不苟小成,目光長遠、雄才大略,就這一點豈是尋常人能及了。

諸葛的才學在其時是廣為流傳、有口皆碑的。如果名不副實,又豈得荊襄名士司馬徽器重,龐德公盛讚,黃承彥納婿,徐元直折服。

《魏志》:賈詡曰:“諸葛亮善治國”;《魏志》:劉曄曰:“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三國志》)這些又說明了什麼呢?

二、論諸葛之德操

諸葛亮懷安邦定國之志,擁經天緯地之才,可他隱居山林,深入簡出,遲遲不肯顯山露水呢?我想這完全與他的德操有關。

眾所周知,君權至上的王朝裡,一旦涉足政治,即如女子嫁人,從一而終。當然也有中途變節的,再易其主的(如呂布被稱作“三姓家奴”)那自然也落不了忠義之美名了,此絕非諸葛亮所願。縱使劉備躬身拜謁,屈身登門,諸葛依舊屢屢迴避,不與謀面,此絕非所謂之的“自抬身價,恃才傲物”,他實在考驗劉備求才之決心,觀望備任賢之誠意,如此才有“三顧茅廬”的佳話。自劉備長跪拜將始,諸葛亮戎馬一生,未思絲毫懈怠,積勞成疾,心血飴盡,身獻軍旅,馬革裹屍。我們豈能不明。

三、論諸葛之信義

備有匡復漢室之志,曾為曹操所震撼,然苦於無良士謀略,碌碌半生尚無棲身之所。自得諸葛輔佐,羽翼漸豐,虎威日壯,一場赤壁之戰重創曹軍銳氣,得以三分天下有一足,進而建立蜀漢政權。這也是諸葛為劉備謀劃的千秋功業的第一步。然備不違桃園誓約,拒眾臣之柬,一意孤行,為二弟雲長雪恨,加速了蜀漢衰敗和滅亡。從“白帝城託孤”到“六出祁山”,無不體現孔明忠心不二,矢志不移之德操。若不足誠信守義,背劉備“君之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託(《三國志 諸葛亮傳》),且想中國之史書必撰了。

或以為備以託孤驗亮忠心,筆者不能苟同。須知“玄德之見諸葛,晷景未改,而腹心已委也”。況託孤之時諸葛亮已隨劉十餘載,主僕之交,君臣之誼,已遠非常人所思慮耶。倘使劉備與諸葛亮失了互信,更不會詔赦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若父”(《三國志》諸葛亮傳)。

亦云諸葛亮聞託孤之詔“急伏於地,泣流滿面”乃作戲,此言益謬。若亮果畏帝命,此劫過後,他大可勿勞心神、安享榮華,何必三番請纓,事必親躬;且諸葛亮已是軍政在握,若反劉已是翻手之間,何需繞此彎道?

竊謂此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也

四、論諸葛之用人及處世

1,與關張二人: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自欣喜萬分,然虧於諸葛太過年輕,且一介書生,初來乍來,始無寸功,關張二人自不能服,備之心事也未必踏實。而後,諸葛屢出奇計,劉備節節獲勝,諸葛才學為關張二人歎服,關羽何來“不服”?

又說“諸葛在赤壁之戰時派關羽守華容道是為了徹底整治關羽的傲氣和對他的不敬”,所以又“逼關羽立下軍令狀”,結果關羽真放了曹操犯下大罪,在眾人的說情之下才饒了關羽性命,從此“關羽自知理虧,欠了諸葛一個人頭,所以不敢有違諸葛”云云實不堪一擊。

眾知,曹操赤壁大敗,軍士死傷無數,只帥十四名侍衛隨從逃跑,華容道是他的必經之路。若諸葛誠心治曹於死地,無論其隨從武藝多麼了不得,且不說五虎上將,即便普通的兵卒,也可累死彼等,況諸葛“精於陣法”,大小布一迷局足可以收操命於掌腕。

然一旦操亡,中原不堪收拾,孫劉將面臨更復雜之事態,應對更多的敵手,諸葛亮不會不知道。由此我們也想到“西安事變”和“重慶談判”,其時黨內亦有繩罰蔣氏,然毛公高瞻遠矚,其理同焉

2,用魏延

長沙之戰魏延開城降劉,按說是件好事,諸葛亮升帳,先拿魏延,何故?評說魏延頗難,往好的說是棄暗投明,往壞裡說也可以說是賣主求榮,但不管怎麼說他是投了劉備。可是人都有一個通病,“費盡周折始為貴。”人才也如此,諸葛一則可能沒有擺脫這種思想的束縛,二則“他今日既可反人,他日亦可反我”,故而才升帳即給魏延了一警戒。

對於魏延的任用諸葛亮還是任賢任能,也並非個人所言不予重用”。“魏延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惟楊儀不相假借延。孔明惜儀之才幹,延之驍勇,當銜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華陽國志》)

“魏延,字文長… …諸葛亮駐漢中,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後破郭懷,遷為前軍師,進封南鄭候”(《蜀志》)。更不會在彌留之際委以重任,“諸葛亮病,謂魏延等雲:“我死之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魏略》)

其實真正令諸葛亮頭疼的是魏延與楊儀的不和。至於有人支持所謂的“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之說;有人為魏延叫屈,這就使諸葛背了鍋。據史書記載魏延最後確以謀反之名在楊儀人等的共同截擊下被王平所殺,尤其《三國演義》演繹得活靈活現,辱了諸葛英明,也給諸葛扣上了“嫉賢妒能,小肚雞腸”等罵名。

可是誰又明白其中真相:誅殺魏延的真兇其實是楊儀。“諸葛亮病,謂魏延等雲:“我死之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魏略》)諸葛如此器重魏延,延沒有謀反之理吧;若魏延有謀反之心,何必遵諸葛鈞命“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魏略》)。

諸葛授王平錦囊妙計斬殺魏延之說實在荒謬。真相是“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與眾北附(即投降魏國),遂帥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 (《魏略》)

明明是楊儀這廝的罪過何以加到了諸葛的頭上,一罪在《三國演義》,二罪譽為正陳壽。且看了以下三則史料,原委自明:

《晉書 陳壽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所誅,壽父亦坐被髡(髡 讀kun古時一種剃掉頭髮的刑法,筆者注。),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了,議者以此少之(後世以此譏笑陳壽)。

《後魏書》:毛修之曰:“昔在蜀中,聞長者言,陳壽曾為諸葛門下書佐,得撻百下,故其論武候雲:“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史通 曲筆篇》雲:陳壽《國志》立《後主傳》雲“蜀無史職,災祥糜聞。”案黃氣見於秭歸,群鳥墜於江水,成都言有景星出,益州亦無宰相氣,若史官不置,此事從何而書?蓋由父辱受髡,故加此謗議者也。可見歷史也不免存有荒謬之說了,史家也免不了有個人傾向!其次在看以下楊儀的史料,

《蜀志》:“… …十二年,隨亮出屯谷口,亮卒於敵場,儀領軍還;後以誹謗自殺”

可見楊儀善於誹謗並非虛詞,魏延之死他難脫此咎啊!

諸葛亮看了劉備在東吳的軍營圖本,傖然嘆道“大漢氣數已盡!”蜀漢後期,良將匱乏,統一大業確實渺茫,亮不忍看先帝基業就此敗落,殊死一搏耳。

最後還要提一提諸葛之治國。據相當權威的評論說:“一個政治家的成敗不在於他生前做了什麼,在於他的的政治路線在他死後能夠施行多久。”他的政治路線執行的越久則越能說明他的政治遠見。 而蜀漢無論是先主抑或後主都是沿著諸葛丞相的宏偉藍圖在進行著,尤其在諸葛身後影響了29年之久。可是我們翻開中國的歷史看看,有那一個政治家的路線得到了後世來者的如此尊崇!另外三國後期,曹魏也好,孫吳也好,都頻頻出現了宮廷內部的皇權之爭,獨有蜀漢風平浪靜,雖然諸葛至死未能實現克復中原,匡復漢室,這也是“大本去矣,不降得乎?”(唐尚馳《諸葛武侯墓碑銘》

另有史書考證:三國時期曹魏轄區居民八十萬戶,東吳轄區居民六十萬戶,而蜀漢轄區居民四十萬戶,依照古代每戶一丁的服役的制度,那麼曹操統兵八十萬大軍也非虛說。而且中原地帶物阜民豐,人才聚集,操是依靠朝廷起家,“挾天子而令諸侯,”家本自然充裕;孫權據於江東,三世而治,也算得是個暴發戶了,獨劉備以“區區彈丸之地,欲抗衡與上國”能成鼎足之勢,全賴諸葛之輔佐了。

“諸葛孔明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約其一生,亦曰公忠二字:公故無我,忠故無私,然後志氣清明而經綸中理… …所謂止水無心而平量,明鏡無心而照形,以物為心而不逐於物者也,不可及者。孔明之器識規模,三代以下未見其倫比,而況區區一隅之人士乎!仍數戒群吏勤攻其過失,其虛以受人,而不敢自是如此,此其所以肩隨於伊、呂也歟!(清乾隆皇帝《日知薈說》)天下人聰明莫過於帝王,況於我等庶民乎,爾安敢狂口雄雌,尚知世中羞恥二字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