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三國,巾幗

讀《三國演義》:三國,巾幗

看三國,烽煙四起。看人心,爾虞我詐。

前段時間對一個小有趣的名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叫做量化。

這個詞語來自於我的一位同事,她說,當你不知道你一天喝水量有沒有達標,那就需要一個物體去量化。一直在倡導每天八杯水,可是誰又能會真正可以到具體的八杯呢?

她拿出一個1.5L大的空氣杯,告訴我們這就是她量化每天喝水量的工具。

量化的過程是先將整個幅度劃分成有限個小幅度(量化階距)的集合,把落入某個階距內的樣值歸為一類,並賦予相同的量化值。

之後我對自己身邊難以預估的事物開始了試探性地量化,其中就包括時間。

《三國演義》的閱讀的完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看不懂的生僻字總會阻擋閱讀興趣,為了不半途而廢,在一開始就定下了每天閱讀一章節的閱讀任務,不算多還有點少。

最後《三國演義》最後完結時,突然意識到了時間流逝地如此具體,時間就在這本書上被“量化”得明明白白。

也在這被量化的時間裡,三國時代的風雲變幻也進入到我的生活。

讀《三國演義》:三國,巾幗

對於三國,一直沒有產生守在電視機前的衝動,只是零星聽說了些許人物。

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三顧茅廬諸葛孔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美人局中的貂蟬呂布……其他的人物瞭解甚少,可能也只是一次兩次看到或聽過名字,並沒有留下過多的印象,現在卻也能叫出很多角色的姓名。

天生反骨的魏延,留下印象是這個人直接快進了諸葛亮的死亡,無心打翻諸葛亮續命的燭臺,諸葛孔明順應天命,臨死留下一言,此人必反。與諸葛亮的聯繫使得這人多了一層色彩。

年輕有為的陸遜,文韜武略護東吳。因年紀比之老將太過稚嫩,多次被挑釁,多次被質疑,但是陸遜並不怯場,淡定自若,接下守護東吳的重任,巧施計策,戰退敵軍,最後利用自己的智慧收穫人心。

忠心護主諸葛瑜,一心為主甚至與親人為敵。諸葛瑜是諸葛亮的親哥哥,兩人各事一主,諸葛瑜曾嘗試策反諸葛亮,不曾成功,甚至差點被反說服。而諸葛瑜本人忠心無比,從不曾離開東吳,世代侍奉東吳。

而今天想寫的並不是這些在戰場揮灑血淚的這些英雄們,今天想要記錄的是在這些英雄背後那些默默支持的女“巾幗”們。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不一樣的三國故事。

1、臨危不亂是孫夫人

讀《三國演義》:三國,巾幗

因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東吳大將周瑜設下連環計,以求和名義,又使孫權妹妹為餌,準備誘拐劉備跨入東吳地界,對其實施軟禁,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打一場不戰而勝的博弈。

可誰知,孫夫人卻不是一個任人擺佈的女子,這個有著自己主張的女性,直接導致了整個局面的逆轉。

在明知設局的情況下,劉備仍舊帶上來到東吳,不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先是拉攏魯肅,再是讓孫夫人母親選擇了自己作為女婿,成親當日直接讓孫夫人撤去森列的刀槍,兩情歡洽。

後來夫人助力劉備返蜀,劉備能從東吳離開,依仗的就是孫夫人。

在這個女人的認知裡,出嫁從夫。當徐盛、丁奉攔在劉備出境車前,孫夫人:“你只怕周瑜,獨不怕我?周瑜殺得你,我豈殺不得周瑜?”,當陳武、潘璋攔在車前時。孫夫人:“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臨危不亂的氣度不僅讓劉備度過難關,也自救其命。畢竟那時在氣頭上的孫權下令,取下“吾妹並劉備頭來。”

戰亂的年代,可是最後孫夫人也沒能和劉備廝守,孫權在謀臣周瑜的設計下,見劉備西征,以母親病重為藉口,接回了孫夫人。彝陵之戰,劉備戰敗,傳言入吳,道劉備已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追夫投河而亡。

貞烈之情不言而喻!

2、弱柳美人是貂蟬

讀《三國演義》:三國,巾幗

董卓專權,司徒王允借美人貂蟬巧施連環計,離間董卓呂布。王允先將貂蟬許以呂布,又邀請董卓到府內獻上貂蟬。令兩人心生間隙,最後自相殘殺。

在書中,年歲二八的貂蟬,並沒有一味被動地接受王允的安排,而是因可憐無報恩之處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為報教養之恩,主動找到王允願為其排憂解難。王允見其色伎俱佳,巧生美人計,將貂蟬推上了歷史舞臺。

身世如浮萍,終不穩定。

貂蟬成功離間董卓呂布,將董卓送上黃泉路後,再次跟隨呂布。

呂布雖驍勇善戰,但多次背信棄義,攀附高枝的行為卻讓他最終也沒能成為貂蟬最後的依靠。最後呂布在白門樓為曹操所殺,貂蟬最後的結局成為了謎。

在民間衍生了多個關於這個美人歸宿的傳聞,被曹操幽禁或是賜贈關羽被殺害不得而知。

可憐貂蟬抱著報恩之心,卻成就紅顏禍水之名。

3、無名載冊是李氏

讀《三國演義》:三國,巾幗

三國裡,還存在著很多不具名的女性形象,但大多堅貞不屈,深謀遠慮。

譬如那個怒罵徐庶“愚夫”深明大義的徐庶之母。

相夫教子,安穩東吳天下,得江東太平東吳的吳國太。

還有那些為國死節的無名氏夫人,其中一個便是那個怒罵丈夫不為的江油李氏。

魏國大將鄧艾暗渡陰平,東川已失,江油城守將馬邈因仗著蜀將姜維鎮守劍閣關,遂不以情為重。

其妻李氏諫曰:所守城池,不為不重

馬邈曰:魏兵若到,降為上,何必慮戰

李氏大怒,唾罵馬邈枉受國家爵祿。後鄧艾果真破城,馬邈召集本部人馬盡降魏軍。

李氏聽聞後,自縊身亡。

“可憐巴蜀多名將,不及江油李氏賢。”

讀《三國演義》:三國,巾幗

在書中,濃墨重彩的是剛性的男性角色,女性形象只是略略幾筆帶過,可是就只是這小小的幾筆,在戰爭、奪權、廝殺的環境裡,顯得何其珍貴!

以男性視角敘述女性角色,多了一份簡潔,少了一絲扭捏。

讀後感是與《紅樓夢》完全不同的感受。《紅樓夢》多是對女子的理解、愛戀和歌頌來描寫女性的,而三國塑造的多是崇尚道德的女性形象和巾幗英雄形象,雖寥寥無幾,但卻尤其動人。

《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因著她們的不可被忽視,參與了歷史,參與了生活,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