囈論三國:《三國》中的創業思維

東漢末年,適逢亂世,英雄倍起。而那些割據自立者往往會利用“亂世”這種環境,得到太平盛世中難以得到的資源,從而建立自己的基業。

漢末至三國的一百年間,中國由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再次演化為諸多軍閥割據的政權,雖然共同尊奉漢王朝的中央政權,但各地方官員已經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實力,漢天子早已如同當年的周天子一般,形同虛設,森嚴的行政系統和爵位系統也失去了其實際意義。諸侯之間完全靠各自實力而分割天下。

在諸多諸侯當中,那些能夠吞併其他諸侯,有一統天下之志的封疆大吏,無不具有一定的創業者思維。

囈論三國:《三國》中的創業思維

1、曹操:因謀而立

魏武帝曹操素善舍小取大,胸中以大局為重,不惜犧牲掉一些小人物。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常看到曹操的奸詐,究其原因,曹操所信奉的是因謀而立的創業思維。

所謂因謀而立,就是承認智謀在立業過程中的決定因素。三國中的其他諸侯也都重視計謀,但他們只是把計謀作為具體作戰中的工具,而並非立國之本。曹操則認為,在亂世中膽識與謀略比忠義更重要,對局面的判斷力和對人性的辨別力才是成功之本。

在招引賢才方面,曹操善於運用人的弱點。關羽以忠義著稱,因此曹操施之以恩惠和寬容,使關羽感到內疚,從而使之願意報效自己。徐庶以孝著稱,因此曹操劫持其母親,讓徐庶陷入兩難境地,從而使之不得不投奔自己。在爭取出行動合法性方面,曹操並不在乎仁義天良,只為能夠控制輿論的走向。他討伐天下為出師有名,於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冤殺王垕以為把控軍心。

因謀而立的典型特徵是尚智勝於尚義,其樂觀冒進的態度,和不擇手段的方式往往構成了一定的風險。智取天下雖然會得來利益,但往往是暫時的、一次性的,甚至會招致報復。這便構成了創業者進取時的風險。但因謀而立的思維正是以敢於冒險和樂觀面對失敗的性格作為基礎的。

曹操失敗的經歷不在少數。早些時候,曹操隻身前往相府刺殺董卓,後亡命天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曹操對諸侯間內鬥十分憤慨,獨自帶兵殺敵;赤壁鏖戰,敗走華容道時,曹操四面被圍,仍保持樂觀的態度。這些失敗的經歷皆因其冒險的思維所致,後也是因其樂觀自信的力量而使形勢逆轉。

囈論三國:《三國》中的創業思維

2、劉備:因仁而立

蜀漢昭烈帝劉備往往以小為大,以民為本,以仁義著稱,從而贏得人心。劉備不會犧牲任何一個小人物的利益以謀求大局,相反他認為百姓才是大局。這種尚義的創業思維,雖然會帶來短暫的吃虧,但是從長期而來,能夠贏得民心,遭受報復的可能性小。

相比曹操的納賢方式,劉備三顧茅廬而請諸葛亮,面對賢才之人能夠降低姿態,以誠相待。而當諸葛亮再三要求不要拒絕劉表讓荊州時,劉備不忍奪同宗之業,再三拒絕。劉備以仁義納賢,也以仁義正名,得到百姓的擁戴,出師自有名。

但這樣的創業思維往往會誕生悲觀的性格。劉備極易悲觀憂愁,動輒涕零,而這種性格的形成與其所奉行的原則不無關係。這樣的性格使其在後期走向了剛愎自用,無法控制仇恨,不納人言,以至於夷陵之戰的失敗。

囈論三國:《三國》中的創業思維

3、司馬懿:因忍而立

晉宣帝司馬懿生前從未開創自己的基業,也不被人稱之為主公,但卻成為三國最後的贏家,其原因在於他靠投機的方法篡奪曹魏政權,在亂世中坐收漁利。

司馬懿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垂釣者”,而“垂釣者”最大的素質便是能忍、能沉得住氣。司馬懿胸懷大志,善於隱忍,也善於退讓。曹操深知其才華,但也時時提防著他。曹丕繼承了曹操的遺囑,雖用司馬懿,卻不予之實權。直至曹叡時期,蜀國連年寇邊,除司馬懿以外,無人能夠抵抗諸葛亮,曹叡不得不給司馬懿以兵權,但仍時時提防他。

相比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創業史,司馬懿大半生都在做閒職,從未成為人主。直至熬死了曹氏三代君主,又熬死了諸葛亮,最終乘機發動高平陵事變奪權,成為曹魏的實際控制著。司馬懿終年72歲,實屬三國時代最長壽的人之一。他贏在能活,也贏在能忍。他通過隱忍退讓多次避免了曹氏家族的猜疑和權臣的陷害,最終奪取奪曹氏基業,漁翁得利。

然而,從曹氏篡漢,到司馬式篡魏,這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歷史一直延續至唐朝才結束。其間沒有穩定的政權,沒有一統的王朝,生靈也因此塗炭。這樣的創業方式,雖然是對隱忍和付出的一種回報,但是卻為後世做出了不良的表率,違反歷史規律,也為自身埋下了隱患。

囈論三國:《三國》中的創業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