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和疫情面前,無人能夠獨善其身


病毒和疫情面前,無人能夠獨善其身


2020年春節以來,一場不期而至、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先是突襲了中國,然後又席捲了世界。據環球網報道,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26日18時(北京時間27日6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82404例,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截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27日21時(北京時間28日上午9時),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達到103942例。新華社公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8日,除中國外確診病例在1萬例以上的國家有美國(101724)、意大利(86498)、西班牙(65719)、德國(50871)、法國(33964)、伊朗(32332)、英國(14579)、瑞士(12928)!其中中國國內確診病例82214例,現有確診病例3791例、境外輸入病例649例,累計治癒75122例。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列舉以上驚心動魄的數據,就是為了更加有力地說明,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製造的這場災難,已經造成了何等慘烈的後果!經濟、社會發展受阻,人民生活停滯。而且就目前情勢來看,人類還遠遠未到取得阻擊戰勝利的時刻!也遠遠超過了2003年初“非典”疫情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病毒面前,無人能夠獨善其身;唯有眾志成城、加強協作,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由此,在“非典”、新冠肺炎這樣親身經歷的疫情面前,閱讀中國作家畢淑敏結合自己經歷非典肆虐而撰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花冠病毒》才能更加感同身受。畢淑敏說,讀這本小說,有一個小小用處——倘如某一天你遭逢瘟疫,生死相搏,或許你有可能活下來!而事實上,這確實不僅僅是關於病毒的故事,還關乎人性的狹隘、無知、貪婪、勇氣、犧牲和抗爭……

小說講述的情境是,20NN年,一種極其兇猛罕見的嗜血病毒——“花冠”,突襲有1000萬人口的中國燕市,人類與病毒之間的殊死大戰就此拉開帷幕!親臨一線的科研教授於增風給這種古老生物賦予了“花冠病毒”這樣一個豔麗的名字。擁有心理學背景的女作家羅緯芝成為親臨抗疫一線的採訪組成員,從而深入瞭解了這場巨大瘟疫中方方面面的戰況和應對災難之策,體察到普通人瀕臨死亡時的心理困境!

現實世界中,在COVID-19突襲之下,病毒和疫情面前,無人能夠獨善其身。中國基本上已經打贏了前期的阻擊戰,但還不能輕言勝利;而世界上其他各國,疫情發展越來越超乎想象。小說中,“花冠病毒”所導致的疫情使得民眾生命頓時陷入重重危機之中。但正如那句俗話所說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小說中和現實世界裡,同樣不乏不懷好意、混淆視聽甚至是企圖混水摸魚獲得私利的國家、公司與個人。小說中,羅緯芝不幸被感染之後幸運地獲得藥劑死裡逃生;而更多的患者則是命懸一線。在藥劑研發方面,無論是李元所屬的團隊,還是郝撤效命的外國公司,都渴望著能利用第一手病毒資料率先研發出特效藥……

在面臨無法逃脫的疫情時,人類究竟應該如何做才是戰勝突如其來的險惡困境的正確應對方式?這確實是一特別值得深思的問題。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首先是要團結起來一致面對;其次是找出病毒的來源、真相,研製出病毒疫苗,進而拯救民眾——這才是正確的反應。病毒和疫情面前,自私自利、投機取巧或者嫁禍他國他人,都不會有好的結果。正如小說中的外交部長所說:“病毒這個東西是沒有護照的,也不需要簽證。它不會老老實實地按著人類的意志互粉侷限在某些地方……”確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