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特別國債,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

發行特別國債,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

時隔13年後,“特別國債”再次出現在高層決策之中。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其中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一時間,“發行特別國債”這一表述,成為備受市場關注的熱詞。這是有史以來中國第三次發行特別國債,前兩次分別發生在1998年和2007年。

事實上,無論是發行特別國債、增發專項債還是適度提升財政赤字率,都是積極財政政策的有力工具。而這不僅對中國經濟、對於穩定世界經濟也有重要意義。3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時就曾指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

從前兩次發行特別國債的時間點就能看出特別國債的特別之處:作為應對經濟波動和金融危機的積極財政應對舉措,在1998年全球經濟危機和2008年金融危機中,特別國債在刺激內需、拉動消費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保持了國內經濟相對平穩較快的發展速度。

13年後,為應對全球性的疫情危機所引發的經濟停擺、財政收入壓力,特別國債需要在這種特別時刻,再次成為穩定經濟的特別手段。

發行特別國債的一個直接背景是,醫療衛生支出本身作為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疫情發生期間必然會出現大幅度上升,加之全球疫情發展依然存在極大不確定性,這種情況下更需要財政準備好充足的“糧草”,以打贏疫情防控的持久戰。此外,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在全球疫情危機期間,各國政府為了應對疫情所產生的經濟衝擊,貨幣寬鬆成為了第一選擇。美國從降息至零利率到無限量化寬鬆的連續重磅舉措,可以說是引領了全球央行救市風潮。但正如歐洲央行行長所判斷的,財政政策應該是最先對危機作出響應的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工具。當前財政刺激才是最必要的,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是經濟增長前景的主要阻力。

相比一般國債納入中央財政國債餘額管理,於年初確認額度並納入財政赤字;特別國債納入中央財政國債餘額管理,在發行時調整國債餘額,是否納入赤字,視具體情況而定。這事實上也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留出了相當轉圜空間。

市場對於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的呼聲由來已久,此次提出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也符合市場普遍期待。財政赤字率一般被定義為財政赤字與GDP的比率,此前國際通行是參考歐盟的將3%作為衡量財政風險的警戒線,我國也基本上按照這一衡量標準,將赤字率長期都控制在3%。

但是,赤字率3%的紅線並非不可突破,實際上歐美國家也並沒有拘泥於這一“天花板”。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多數歐美國家大部分年份的財政赤字率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以上。

在百年不遇的全球疫情危局之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這必然要求財政承擔更為繁重的任務、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發行特別國債、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可以擴大減稅降費和支出的空間,抵消經濟下行的能量,刺激消費,進而激發經濟活力,確保穩增長。同時,其也可以穩定市場預期,帶動社會投資,提升企業活力和創新動力。

在我國去槓桿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的空間正在縮小,發揮積極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提振效果,正當其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疫情疊加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需要有更多的決策勇氣未雨綢繆,進行逆週期調節。而發行特別國債,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會讓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幫助經濟重回增長新週期。

□邊際(媒體人)

編輯 陳靜 實習生 張曉雨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