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好就是“仁”嗎?孔子告訴你答案

小時候,我們常常被教導要有“仁愛”之心。那時,我經常會感到疑惑,什麼是“仁愛”?是對別人好的意思嗎?待我長大後,才慢慢懂得,“仁”不單單是對別人好這麼簡單。

那麼,古人是如何看待“仁”的呢?

對別人好就是“仁”嗎?孔子告訴你答案


春秋時期,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匡扶天下,立下不朽功業,被後世稱頌。但是如果我告訴你,管仲之前其實是輔佐齊桓公的對頭公子糾,糾被齊桓公殺死後,其侍從召忽自殺殉主,管仲不僅沒有自殺,還投靠了原主子的對頭,並且擔任宰相,這一行為在當時應該被稱為“不忠”,因為孔子曾提出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觀點。

子路曾就這一點向孔子提出疑問,但是孔子卻稱讚管仲:他通過幫助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而不依靠武力使得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這其實是仁德的力量,是值得稱讚的。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

孔子不僅不認為管仲的行為是“不忠”,而是充分肯定了管仲的行為是”仁“的表現。那麼,孔子是如何定義“仁”的呢?

對別人好就是“仁”嗎?孔子告訴你答案


想要知道什麼是“仁”,首先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孔子眼裡的“不仁”是什麼樣子的。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不知道你在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面對比自己職位高的領導時,小心翼翼,百般諂媚,各種討好,一心想取悅領導。在《論語·學而》篇中孔子稱這樣的行為為”巧言令色“。甜言蜜語,工於辭令,孔子認為這樣的人是不具有”仁德“的,而不具有”仁德“的人是無法服眾、領導他人的,這也是孔子倡導要以”仁“治國的原因。


那麼,仁德的人具有哪些內在品格呢?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為了利益去迎合別人,也時常會嫉妒身邊那些曾經不如我們的人,卻取得比我們好的成就,過著我們理想中的生活。

孔子認為,具有仁德的人不會因為一個人能給你帶來利益就喜歡他,也不會因為一個人比自己優秀就厭惡他。具有仁德的人能基於大義而非私心去喜歡和厭惡一個人,培養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第一步就是學會,不將他人的失敗歸咎於實力不濟,自己的失敗歸咎於運氣。

仁德的人能約束自己的言行,不作惡。“無惡”本質上是一種利他行為,即克己利他。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論語·里仁》

利他並不是單純的幫助他人,要講究方式方法。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人每天回家路過乞丐乞討的地方時,都會給乞丐十塊錢。突然有一天,男人給乞丐五塊錢,乞丐很生氣,問其緣故。男人告訴乞丐他結婚了,於是乞丐非常生氣地說:“你竟然用我的錢去養老婆!”。提起來很可笑,但這其實是我們真實生活的縮影。

利他應該是站在長遠的角度,做對他人有利的事情。老鷹在在小鷹長到足夠大的時候,會狠心將小鷹趕下懸崖,小鷹在墜落的過程中,只能拼命拍打翅膀,藉此學會飛翔。只有拼命努力,才能增加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來的幾率。

同時我們也需要明白,利他與利己並不矛盾,如今社會更加提倡的是“雙贏”。比如天使投資人,幫助好的項目發展,為其注資,自己也能在項目的成長上獲得巨大的利益。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仁德?孔子告訴我們,可以藉由一個人的過錯去認識其價值觀和品德。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

人是群居性動物,需要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獲得存在感與幸福。人多是基於立場不同和利益關係去犯錯,看一個人犯錯的動機,是為了金錢和權利,還是為了更多人未來與幸福,就可以判斷這個人是否有仁德。

居住環境對人的品性有巨大影響。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孔子告訴我們應該居住在有仁風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這裡的“三”是一個虛數,意指多次。孟子家境貧寒,從小就沒了父親。最初,他們母子住在墓地旁,孟子就和周圍的人學習跪拜、哭喪;孟母覺得這樣的環境對孟子成長不利,就帶他搬到了市集上,於是孟子就學商人做買賣;孟母知道後,又帶孟子搬到了學校附近,於是孟子就學習別人懂禮貌、守秩序。孟母見後非常高興,於是就帶孟子在那裡定居下來。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之所以能成為大儒,和他學習成長的環境有巨大的關係。

我們身處社會中,就無法避免與他人交往。我們交往的對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今後的人生。這也是為何即使有的孩子學習不好,父母也會盡全力讓孩子進入師資優秀的學校學習,其實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受到環境的影響,變得更優秀上進

上學時遇到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工作時遇到一位的負責任的領導,成家時遇到一位優秀的伴侶,都會對我們產生巨大影響。

對別人好就是“仁”嗎?孔子告訴你答案


那麼,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仁德的人呢?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

孔子建議我們從剛、毅、木、訥四個方向入手:

  • 內心要做到“剛”。人無欲則剛,即不被利益驅使。
  • 行動上要做到“毅”。果敢堅毅,即立即行動,長期有效地堅持。
  • 性格上要做到“木”。忠實厚道,大智若愚。
  • 言辭上要做到“訥”。言辭謹慎,樹立個人信譽。

如果我們能做到以上四點,那麼就能“仁者不憂”。

心懷仁德,不對未來過分焦慮,專注於當下,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對別人好就是“仁”嗎?孔子告訴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