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国之广西:南宁市武鸣区。

武鸣地名由来

“武鸣”旧名“武缘”。据语言学家考证,“武”是上古时期对译壮语石山的汉字,拟音为mia,“缘”上古时期是“大”的对应汉字,拟音为lueng,“武缘”是壮语“大山”的意思。后因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崇尚武功,“以武而鸣天下”之意,改武缘县为武鸣县而得名。

武鸣历史

汉属增食、领方2县。三国属增翊、临浦2县。东晋大兴元年(318)置晋兴县,治今双桥镇苏宫村,为境内有县级建制之始,隋开皇十四年(594)废。唐武德四年(621)置止戈县,治今马头镇马头社区卢陆屯;五年(622)复置晋兴县,仍治今双桥镇苏宫村。宋开宝五年(972)晋兴县改乐昌县;天圣五年(1027)武缘县迁治今武鸣县城。明万历七年(1579)武缘县为思恩府治。民国元年(1912)武缘县废入思恩府,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崇尚武功,取“以武而鸣于天下”意改思恩府为武鸣府。民国2年(1913)武鸣府改武鸣县,隶属邕南道,民国3年(1914年)6月邕南道改名南宁道。民国15年(1926年)6月废除道制,武鸣区直隶广西省政府。民国19年(1930年),属宾阳民团区。民国21年(1932年)改属南宁民团区,区治武鸣。民国23年(1934年)属南宁行政督察区。民国28年(1939年)2月属武鸣行政督察区,区治武鸣。民国29年(1940年)4月属广西省第八区。民国31(1942年)年3月并区,划归广西省第四区,区治南宁。民国37年(1948年)改属广西省第十一区,区治武鸣。

1949年10月成立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49年12月3日武鸣解放。县名仍为武鸣县,县治不变,属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50年属武鸣专区。1951年1月,划属南宁专区。8月,改属宾阳专区。1952年4月,改属邕宁专区;12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属桂西壮族自治州。1957年12月,改属邕宁专区。1958年,属南宁专区;12月与隆安县合并,称为武隆县,县治在武鸣城厢镇。次年5月两县复分,武鸣县属南宁专区辖。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武鸣县划归南宁市管辖。

2000年6月20日,甘圩、灵马、马头等3个乡改为镇。

2005年6月25日,撤销城东镇建制,城东镇整体并入城厢镇。撤销上江乡建制,整体并入太平镇。撤销玉泉乡建制,整体并入锣圩镇。

2015年,撤销武鸣县,设立南宁市武鸣区。

2016年,武鸣区辖13个镇:城厢镇、双桥镇、罗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太平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198个村、20个社区、1796自然村(屯)个政府驻城厢镇兴武大道245号。

地名看中国之广西:南宁市武鸣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