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氣鉅虧淨利下滑14%!中石油要打出應對管網公司成立組合拳

近日,備受矚目的共和國長子中石油發佈2019年業績公告。

進口氣鉅虧淨利下滑14%!中石油要打出應對管網公司成立組合拳

2019年營業收入為25168.1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23749.34億元,同比增長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6.77億元,同比減少13.9%。

而在天然氣與管道版塊,銷售進口氣淨虧損人民幣307.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人民幣58.03億元。

於是乎,有些媒體打出了這樣的標題:

進口氣鉅虧淨利下滑14%!中石油要打出應對管網公司成立組合拳

明面上看起來,是不是像是中石油淨利下滑都是因為天然氣管道虧損擴大導致的?另外這個標題一看就太不專業,天然氣管道咋來的虧損,明明虧損的是進口氣業務……

要根據年報真實的情況其實應該是如下新浪財經這個標題才對:

進口氣鉅虧淨利下滑14%!中石油要打出應對管網公司成立組合拳

天然氣與管道版塊不僅沒有拖累中石油的業績,反而是做出了重要的增長貢獻。

中石油年報中天然氣與管道版塊有不少內容值得掰扯。

1、究竟是誰在拖累中石油業績?

中石油主營業務分為四個版塊,分別是勘探與生產、煉油與化工、銷售以及天然氣與管道。

勘探與生產版塊,2019年,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960.97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735.19億元增長30.7%,保持盈利主體地位。

銷售板塊,2019年虧損人民幣5.65億元,比2018年的經營虧損人民幣64.50億元減虧人民幣58.85億元。

最大的拖累其實源自煉油與化工版塊。

進口氣鉅虧淨利下滑14%!中石油要打出應對管網公司成立組合拳

2019年,國內煉化市場非常不景氣,煉化產能過剩、毛利空間收窄、化工產品價格下降。

2019年,煉油與化工板塊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137.64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447.01億元下降69.2%。

僅煉化版塊這一項,便減少了310億經營利潤!

2、進口氣鉅虧,但天然氣與管道盈利增2.3%!

天然氣與管道版塊是近幾年爭論比較大,也是備受業內關注的。

先是管道氣虧損的問題。

進口氣鉅虧淨利下滑14%!中石油要打出應對管網公司成立組合拳

2019年,受匯率變動影響進口氣成本增加,以及受國家減稅降費大環境影響國內天然氣價格增幅有限,銷售進口氣淨虧損人民幣307.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人民幣58.03億元

儘管進口氣虧損在拉大,但天然氣與管道版塊的整體收益卻保持了增長。

2019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261.08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255.15億元增長2.3%。

也即是除了進口氣之外,天然氣其他業務比去年多賺了近64億元。

天然氣管道版塊業績增長是如何取得的呢?

中石油其實說的比較明白了,只是需要略作解構:

“2019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立足產業鏈整體協調有效運轉,深化資源“標籤化”管理,優先保障國產氣全產全銷,有效管控資源成本,持續優化資源流向和銷售結構,大力推進線上交易。在鞏固批發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終端市場。”

一是國產氣全產全銷,畢竟國產氣成本最低最賺錢;

二是優化銷售結構和流向,大力推進線上交易,線上交易價格市場化,盈利有保障;

三是積極開拓終端市場,這點不用多說,即是旗下崑崙從18年開始大力拓展城燃終端市場,試圖以終端市場收益彌補天然氣與管道版塊的盈利。

2019年眾所周知中石油在淡季和旺季均執行了天然氣上漲政策,不管是從理論上還是最後這多賺的64億來看,天然氣銷售價格肯定是上升不少的。

不過奇怪的是,中石油報告中的平均實現價格卻下降了4%。

進口氣鉅虧淨利下滑14%!中石油要打出應對管網公司成立組合拳

為啥出現這種反常情況?

中石油在後面增加了一個備註,應該也是為了消除國內對於天然氣價格反常的疑慮:

“天然氣為本集團全部外銷天然氣,平均實現價格同比下降主要由於國際貿易天然氣價格下降。”

說白了,賣給國內的貴了,但國際貿易的價格降了。

3、砸巨資,加強勘探生產與管道設施建設

資本性支出這一塊也是業界關注的重點。

前文《國家管網將落地,最受傷的中石油怎麼辦?》提到過,面對優質油氣資產即將劃轉造成盈利能力下降的不利情況,中石油大致會從上游增產、氣源提價以及搶佔終端等幾個方面進行主動應對。

從報告上看,在上游勘探與生產版塊,中石油可謂是大手筆。

2019年勘探與生產板塊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2,301.17億元,同比增長了77.54%!

主要用於國內松遼、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渤海灣等重點盆地勘探,大慶、長慶、遼河、新疆、塔里木、西南等油氣田的開發

在天然氣與管道設施建設方面,中石油同樣沒有絲毫減緩的跡象。

2019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270.04億元,同比增長9.1%。

主要用於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幹線等重要的天然氣骨幹輸送通道項目,LNG等調峰儲運設施,天然氣互聯互通工程,以及天然氣支線和銷售終端等項目建設。

從2020年來看,儘管國家管網公司已經成立,但移交劃轉應該沒那麼快,中石油在上游勘探和管網設施方面的投資力度不會放緩。

2020年,國內繼續突出松遼、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渤海灣等重點盆地的勘探開發,加大頁岩氣等非常規資源開發力度,實現油氣當量產量達到2億噸以上。

在天然氣版塊,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重要的天然氣骨幹輸送通道項目,深圳LNG等調峰儲運設施,天然氣互聯互通工程,以及天然氣支線和銷售終端等項目也會繼續投資建設。

4、2020戰略:應對國家管網公司成立,持續加強省網與城燃佈局!

前文《炸裂!中石油崑崙終端之戰:新增128個城燃項目,銷氣增27%》提及過,展望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新一輪的石油戰爭打響,國際石油價格暴跌,同時石油天然氣需求也出現大幅下滑,崑崙的上游勘探開採業務和LNG產業鏈業務都將受到嚴重的衝擊,這勢必將進一步堅定崑崙終端之戰的決心,2020年在終端擴張的力度恐怕會更強。

而在崑崙的母公司中石油的報告中,對於這一判斷做了明確的呼應。

“中石油明確在天然氣與管道業務方面,將深度融入省級管網布局規劃,大力開發城市燃氣市場,同時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拓展增值服務,努力增銷增效。”

看明白了沒有?

解構一下,在天然氣與管道方面,除了上游保障供應之外,中石油在天然氣版塊主要要幹幾件事:

1、深度融入省級管網布局規劃。目前流出的消息是國家管網公司初步只接手4MPA以上的省際幹管,而低於4MPA以下的省網大概率短時間內還在三大油手裡,融入省網布局規劃有利於掌握終端市場。

2、開發城市燃氣市場,這點不用再說了,崑崙今年已經徹底轉向為下游公司了。

3、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最近出臺的中央價格目錄已經將門站價移出,而在國管網成立背景下,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的一大目的應該是如何消解進口氣倒掛的問題,畢竟明面上還是虧了300多億。

4、拓展增值業務,這點之前也提過,崑崙燃氣推出了“昆燃寶”灶具,2017年成立了非氣管理部門,後續又成立了做非氣業務的分公司。

看得出,以上逐條基本都是為應對國家管網公司成立而採取的針對性舉措。

拳拳到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今年,這天然氣市場,註定是一場各方博弈的激烈亂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