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是什麼情況?

莎莎


1816年,人類歷史最難以忘懷的一年,同時是歷史上溫度最低的一年,整個南半球在夏季均出現了霜凍和降雪,由此,作物大幅度減產,地區陷入一片死寂,被稱為“無夏之年。”

這其中究竟是何種情況。

地球變冷的原因

在無夏之年發生的前一年,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發生了噴發,其規模之大,在歷史上無跡可尋。

火山爆發指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7級,火山灰更是四處噴灑,到達了史無前例的高度,而這個火山的高度也下降了足足1500米,死傷慘重

這樣的大規模爆發而產生的火山灰,將會在未來的幾年來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太陽無法將透過雲層,地面開始變冷,人類在未來的幾年,面對著史無前例的災害,飢餓成了那時候的主旋律。

火山灰是導致這次災害的罪魁禍首,火山灰爆發後釋放的液體瀰漫於空氣中,在物理的作用下形成了幹霧,這樣導致太陽光被阻擋在了這層武器之下,所以,有些人在幹霧之下看到了別樣的陽光,甚至直接導致了別色雪花的出現。

“無夏之年”影響

這次天氣災害導致的影響,可謂是空前絕後。

哪怕是在最炎熱的7,8月份,有些地區的河水還是處於冰凍的狀態,晝夜溫差更是如此,全球範圍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霜凍,更有甚者在七月飄起了雪花。

這樣的天氣,低溫以及沒有陽光,再加之是作物生長的黃金月份,所以造成了農作物的大量減產,越來越多的人們填不保肚子,造成了大量人的移民,這些人從西部搬到了東部,從歐洲搬到了北美洲,是歷史上一次較大的人口遷移。

所以,在這短短的幾年內,北美洲的人口劇增,美國迅速的成長起來,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紐約應運而生,

天氣惡劣,加之寒流侵襲,不止影響了人類的生活,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動物種群的發展。

眾所周知,每一個地方有每一個地方的食物鏈,若是食物鏈的哪一環被打破,就會出現無法預計的後果,這一點在這次寒流中有著很深刻的體現。

這幾年裡,歐洲的候鳥從天上掉下來是常事,拒不完全統計,這一場災害中至少有二十萬的候鳥死於霜寒,這樣的大規模種群死亡,造成了數個物種的瀕臨滅絕。

候鳥以果實為食,而這些果子被消化完之後會留下種子,隨著候鳥的遷徙完成定居,從而生根發芽,同樣候鳥的糞便也是滋養土壤的養料,缺少養料的土地開始貧瘠,從而造成了作物的減產。

因為冰凍之年,老鼠開始氾濫,也就是那一年,黑死病開始爆發,造成了那一世紀最大的流行疾病。

究其原因,無夏之年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火山爆發而導致的,因為火山爆發,陽光無法照射大地,從而造成了作物的減產,以及人類的大遷徙,從此也佐證了一句話,那就是在大讚大難面前人類真的顯得渺小,毫無抵抗力。

不過,經過這樣的事情,我們的社會格局開始發生的改變,同時也產生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產生。

禍兮福相依,福兮禍相依,沒人知道這看似災難的大爆發會營運出如何的城市,也不知道,他會如何推動世界的發展。

只是人類在經過這災難之後,仍然能堅強的生存下去,這也是我們應以為熬的一種財富,值得銘記。


木劍溫不勝


公元1816年,當時我們國家正處於大清朝嘉慶時期,也就是嘉慶二十一年。

歷史上的那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各種災情頻發,在歐洲,北美洲甚至都有著六月飛雪的事件發生,亞洲也是深受其影響。大清當時在雲南等地區出現了饑荒。



這一年是英國在乾隆五十八年之後,再一次來到了大清,嘉慶皇帝依據舊時典禮招待了他們,結果他們不遵循理解最後被嘉慶一怒之下趕了回去。可以看出不僅僅是氣候上的寒冷,其實就外交其實也是到了一個冰點的地步。


無夏之年其實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北美洲以及歐洲地區,還有亞洲地區。他們那裡的氣候突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即使是在本該炎熱的季節,結果甚至飄起了大雪,罕見的低溫,給那裡的國家的生產,政事等等各個方面都影響甚大。

就大清國而言,在這一次的氣候突變的情況下受到了災難的打擊,歷史記載中也出現了八月飛雪的事件,但是大清國總體還是比較穩定的,雖然逃荒的人還是不少的,相對於歐洲,他們由於食物缺乏,搶奪糧食的時候情況十分嚴重,北美也是凍死了不少人。



對於這一場災難呢,現在許多人都認為和前一年的一次火山爆發有關。


是阿維啊


距今200多年前的1816年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在全球各地都出現嚴重災難,其中北半球的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出現的災情更為嚴重,夏天出現罕見的低溫,許多受影響地區的農作物均遭到破壞,農民顆粒無收,在中國雲南等地區更是出現嚴重饑荒,因此,

中國民間稱這一年為“凍死人的1816年”。

“無夏之年”發生的原因

造成1816年全球天氣出現反常的原因就在前一年,即1815年4月15日在位於南半球的印度尼西亞森巴瓦島上一座叫坦博拉火山出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噴發,堪稱世界之最。

坦博拉火山噴發指數達到了驚人的次高級七級,所噴發出來的火山灰總體積達160立方公里,高度達到44公里的平流層,天空就像被蓋了一層厚厚的棉被一樣。在東半球的歐美國家都可以看到因火山灰而出現的日落彩霞,原本烈日炎炎的夏天,居然下起了雪,而且雪中還夾著大量火山灰,出現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灰色、甚至肉色等等。

早在1812至1814年,加勒比海和菲律賓就已經出現了比較小規模的火山噴發,導致局部大氣層中本來就積聚了大量的火山灰,後來又經歷了坦博拉火山大規模噴發,火山灰由局部蔓延至全球各地。坦博拉火山噴發將大量二氧化硫隨火山灰被帶到大氣平流層中,導致全球氣溫在一到兩年當中下降了大約攝氏0.4至0.7度。1816年被稱為自1400年後,全球氣溫最寒冷的一年。

下面就來說說在北半球各地區受災情況

歐洲

就在1815年,歐洲大陸剛剛結束對拿破崙的戰爭1816年就發生了災難性的低溫天氣,各國相繼出現糧食短缺並出現搶奪糧食的情況,其中瑞士情況最為嚴重。在英國,就有大量的家畜死亡,愛爾蘭與威爾士等地更是農作物失收,到處饑荒連連。這一年的歐洲,多條主要河流在夏天氾濫,德國在夏天還出現霜凍。據當時的統計,多達20萬人在這次天氣反常中死亡。在1816至1819年中歐洲東南部地中海沿岸發生了傷寒雜病,許多專家都懷疑與這次天氣反常有關。

美洲

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受災最為嚴重。1816年進入初夏的美國氣溫還是相對比較穩定,平均溫差在20攝氏度到25攝氏度之間,很少低於5攝氏度的,但到了五月初天氣開始出現反常,東北部出現霜凍,大量農作物死亡,6月,開始出現大範圍風雪,導致很多人被凍死,到了7月和8月,氣溫更加失常,原本夏天的河面居然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有些地方有時氣溫高達35攝氏度,在數小時後,又突然下降到接近0攝氏度,導致農作物大量死亡和失收。

亞洲

在亞洲地區受低溫天氣影響最為嚴重的是中國西南部地區。1816年的中國正處於清朝嘉慶二十一年,據史書記載,在農曆8月時,“天氣突然寒如冬”。在雲南,由於氣溫突然急劇下降,導致大量農作物死亡,從而出現嚴重的饑荒,在東北、西北和東南地區雖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災害,但比起西南地區來說相對比較好一些。

1816年之所以被稱為“無夏之年”其實是因為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所引起的,當時的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就像一隻螞蟻一樣,毫無還手之力,顯得如此渺小。

對此大家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獨立評論員


我們對於夏天的認識,都是熱得想泡在水裡那種。

1816年,是人類歷史上黑暗的一年,也是歷史上最冷年份之一,歐洲、北美和亞洲地區的夏季均出現了霜凍和降雪,全球陷入饑荒,被稱為"無夏之年"。那麼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具體情況呢?1815年,位於南半球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發生噴發,其規模之大,堪稱歷史之最。坦博拉火山的爆發指數達到次高級的7級,噴出高達16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到達了44公里的平流層,火山高度也從噴發前的4300米,降到噴發後的2851米,造成了92000人的死亡。

造成了北半球的天氣反覆無常,真是變化莫測。最奇怪的是,歐洲、北美洲及亞洲的夏天出現罕見低溫,令這些地區出現程度不一的災情。歐洲及美洲農業生產受影響尤甚,而我國雲南也出現了饑荒事故。"無夏之年"這個故事就不好笑了,甚至是可悲可嘆,令人生畏。就是這次的災害,造成了藝術發展、氣候失調、瘟疫流行一併出現的現象。藝術來源於生活,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威廉·透納在他的很多畫中,正是取用了這次災害帶給他的靈感,呈現出一層熾熱的金色和紅色的景象。暖色天光的日落彩霞,正是火山灰造成的炫麗氣象。

這一次火山噴發,從4月5號一直持續到了7月中旬。當時,大約17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和碎石噴湧而出,劇烈的爆發所產生的巨響甚至傳達到了2500公里之外。同時,這些火山灰形成了45千米高的火山灰柱。因此,大量的火山灰到達了平流層,擴散到了全世界。火山爆發三天後,天上漂浮的火山灰將坦博拉附近方圓480公里的天空全部遮蔽,天空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同時,從火山口傾瀉下來的巨大熔岩流,在淹沒農田後流入大海,激起了沖天水霧。另外,由於火山爆發導致了地殼運動,坦博拉火山周圍的一切村鎮全部被海嘯吞噬,數萬人因此喪生。這種場景猶如世界末日一般。7月15日,火山停止爆發。此時,原本高達4100米的火山,只剩下了2851米。據後世估計,這次火山爆發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原子彈的5萬~7萬倍之間。





半旅


1816年,是人類歷史上黑暗的一年,也是歷史上最冷年份之一,歐洲、北美和亞洲地區的夏季均出現了霜凍和降雪,全球陷入饑荒,被稱為“無夏之年”。

那麼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具體情況呢?

1、全球大部分地區變冷原因。

1815年,位於南半球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發生噴發,其規模之大,堪稱歷史之最。

坦博拉火山的爆發指數達到次高級的7級,噴出高達16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到達了44公里的平流層,火山高度也從噴發前的4300米,降到噴發後的2851米,造成了92000人的死亡。

根據科研部門對數據的研究分析,這次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將會影響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冷,人類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將面臨著災難性的天氣影響。

這次火山噴發向地球平流層釋放了約1000萬噸到1.2億噸硫,遮擋了陽光,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下降約0.4至0.7°C,全球氣候出現異常。

火山爆發後釋放的硫酸鹽氣溶液瀰漫於空氣中,遇冷形成幹霧,大部分的太陽光照被遮擋住了,人類只能看到幹霧顆粒裡折射的暗紅色陽光,甚至更是直接導致了歐洲許多城市下起了紅色、黃色、肉色的雪花。

2、“無夏之年”導致的影響。

這次歷史性的天氣災害,更是直接造成了全球性的災荒。

美國夏季7、8月間,河水還是冰凍狀態,一天裡晝夜溫差極大;德國8月,全國範圍內出現霜凍,而在中國,浙江全年幾乎看不到太陽,雲南、江西、安徽等地更是下起了大雪。

這樣的天氣,低溫加上沒有充足陽光,農作物根本就不適宜生長。饑荒促成了大量的人群背井離鄉,大量歐洲人移民美國,而美國本土人士很多則是由西部搬到東部,單是英國就有10萬人左右遣往美國,德國也有2萬人左右。

以至於1816年以後的短短几年裡,人口的增加,美國由四個州變成了六個州,紐約這座國際化城市也是應運而生。

天氣惡劣,寒流侵襲,人們有的餓死,有的凍死,單是整個歐洲就有約20萬人死亡。甚至連樹上的鳥兒,也是被凍的直接掉下來。

這次在南半球印度尼西亞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直接影響了全球人類的生活,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無夏之年”也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年。


實說歷史


瞭解明朝末年天災“氾濫”的朋友很多,比如中後期的大明王朝所遭遇的特大幹旱就有69次,特大水災44次,這做為專題可以講好久。其實,明清兩朝,如果單論天災密集度的話,最嚴重的還是嘉道時期,再加上“人禍”(人口暴增,無地可種,深山老林都有人種莊稼)造成的大面積水土流失,水道堰塞繼而引發水災,估計嘉慶帝一個頭兩個大,而且還沒有辦法。

雖屬古代,但君臣都知道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但是百姓無地可種,也不能讓他們乾等著餓死吧,乾隆帝都沒敢下手管,因為當時的他知道人口暴增和即便土地過度開發農民也無地可種的情況,如果不是怕全國暴亂的話,那麼多人闖關東進入“龍興之地”,他早就下手整治了,他也曾經問過大臣有什麼好方法,大臣就說了三條,聽了以後乾隆連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他採用了最後一條,就看著吧,不管,一切交給老天。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無夏之年”在中國似乎也可以稱之為“六月飛雪”,比起歐洲土包子,我們的措辭是否唯美了很多呢,可惜當時的人是美不起來的,因為坦博拉火山的爆發,周圍九萬多居民全部遇難,即便是現在的南極都能輕易找到當初被氣流帶到這裡的火山灰,可見當時的嚴重程度,更何況與之不遠的中國,哪能不受影響呢。

坦博拉火山位於印尼森巴瓦島,當時的印尼已經淪為殖民地,時任總督托馬斯曾經對火山噴發寫過回憶錄,爪哇島上的所有人在火山噴發前都聽到了劇烈的爆炸聲,軍隊以為自己的據點遭受攻擊,後來才發現情形不對,轉天,日光已經完全被濃霧所遮擋,種種跡象表明,這是地震前兆,又四天後,地震爆發,所有人都明顯感到劇烈的震動,天空的太陽已經完全看不到了,熔岩噴射的景象,令30公里外的人們都能極其清晰的看到,當時預估大概有9-12萬人死亡。

高達4000米坦博拉火山在爆發後,只剩下2950米,巨大震動讓北歐、加拿大、新西蘭都明顯感到震感,岩漿覆蓋了175平方公里,爆發後立刻形成了低氣壓帶,直徑1200公里內急速產生降溫現象,兩週後,除印尼外,最先倒黴的印度出現不正常的降溫,隨後慢慢擴散,越來越遠。

做為人類有史以來所記錄的最為猛烈的一場火山噴發,坦博拉釋放巨量的硫氣,直射大氣圈平流層,並迅速蔓延全球,在充分擴散後,於轉年造成全球變冷,給全世界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1815年即嘉慶二十年,坦博拉火山爆發,而中國則在1816年左右出現氣候突變,形成了明清兩朝最為寒冷的一段時期,當時適值清政府大力推行雙季稻,以解決日益緊張的糧食問題,也因氣溫驟降,造成大量作物凍死或嚴重減產而陷於停滯,多省連續三年大饑荒,糧價飛漲,死人無數。

嘉慶二十一年夏天,農曆八月的天氣本應是酷暑難耐的時候,可是天氣卻反常的寒如嚴冬,尤其黑龍江等東北地區,嚴重的霜凍令農戶們顆粒無收,就連臺灣省竟然都下起了雪,冰凍寸許,要知道,早在朱元璋的爺爺還沒出世的時候,小冰期就已經降臨,直到嘉道換屆的時候才結束,這場大降溫可謂“雪上加霜”。

中國的雲南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北風傷稻,歲大飢。”、“田禾風癟”(只結出空皮)、“丁丑夏,雨雪。”就連昆明城的居民都已經開始進食“觀音土”,何況其他地方,食土者腹部鼓起如球,伴隨著脹痛讓人生不如死,人要是吃土就能過活,誰還種地呢,最後都是腹脹而死,還有拔草的,連草根帶泥土一起吃,結果是同樣的腹脹而死,什麼時候緩解的呢?嘉慶二十二年春天,整整七年過去了,蠶豆大豐收,而且豆葉也是能吃的,百姓們頂過了這年,到了轉年除個別地區外,已經沒有饑荒發生了。

除中國外受到歉收影響最大的就是瑞士,法國不過減產兩成,而瑞士則是顆粒無收,糧食完全依賴進口,糧食減產體現在全世界,所以某些國家及時調整了出口政策,嚴禁糧食出口,以備自己的不時之需,天知道這場災難還要持續多久。這場恐怕的災變,造成全球作物受到影響,全世界都受到飢餓的威脅,能優哉遊哉的恐怕也就是君主官紳鉅富豪強了吧。

現在研究這個課題的學者很多,如果一座火山的噴發可以輕易造成全球氣候變冷,以至於作物被凍死或者大量減產乃至歉收的話,那麼瞭解和研究當年火山爆發的具體情況和數據變得尤為重要,因為一旦這座活火山再次爆發,人類就能夠憑藉多年的研究成果做出適當的防範和補救措施。

這次巨大災難也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就在4年前,瑞士的伯爾尼大學還召集130多位學者召開了專題研討會,學者們將自己從各個角度所研究出來的成果分享了出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希望他們的成果能夠惠及全球,讓人類能夠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從而推動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


古今通史


一次火山噴發,直接導致了第二年全球氣溫降低。很多地方,本來應該炎熱的夏天,竟然發生了霜凍,或者是下雪。無數的土地絕收,大量的百姓因此逃荒,甚至是喪生。這件事也影響了整個世界歷史的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影響了我國的大清王朝的進程。




坦博拉火山爆發

無夏之年是指1816年,而它之所以被稱為無夏之年,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前一年位於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北岸的坦博拉火山大噴發。

這件事發生在1815年4月5號。當時的坦博拉火山已經沉睡了五千年,誰也沒有想到它會在這一天噴發,而且如此劇烈,爆發指數甚至達到了7級。

敲黑板了!這裡簡單普及一下關於火山噴發指數的常識。通常情況下,火山爆發的強度被分為8個等級。2011年,艾雅法拉火山爆發,導致整個歐洲航空系統癱瘓,它的強度僅達到了4級。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大量的火山灰埋沒了整個龐貝古城,等級也僅僅為5級。

相比之下,人類觀察到的強度為7級的火山爆發少之又少。



這一次火山噴發,從4月5號一直持續到了7月中旬。當時,大約17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和碎石噴湧而出,劇烈的爆發所產生的巨響甚至傳達到了2500公里之外。同時,這些火山灰形成了45千米高的火山灰柱。因此,大量的火山灰到達了平流層,擴散到了全世界。

火山爆發三天後,天上漂浮的火山灰將坦博拉附近方圓480公里的天空全部遮蔽,天空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同時,從火山口傾瀉下來的巨大熔岩流,在淹沒農田後流入大海,激起了沖天水霧。另外,由於火山爆發導致了地殼運動,坦博拉火山周圍的一切村鎮全部被海嘯吞噬,數萬人因此喪生。

這種場景猶如世界末日一般。

7月15日,火山停止爆發。此時,原本高達4100米的火山,只剩下了2851米。據後世估計,這次火山爆發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原子彈的5萬~7萬倍之間。



坦博拉火山爆發影響

火山噴發的第二年全球進入“冷凍模式”。

這一年4月,美國發現,即便春天到了,河裡依然漂浮這冰塊,地面上還有積雪。甚至到了5月,由於異常的低溫,很多農作物都被凍死了。

到了7、8月份,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的氣溫還是不見上升,而且在一些河流之中不斷出現結冰的現象。到了9月,很多地方的百姓甚至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當然,由於農作物歉收,美國的糧食價格也翻數倍。以燕麥為例,從1815年的12美分一桶,上漲到了92美分。

在歐洲,情況同樣如此,德國的8月依舊冷的異常,霜凍現象頻頻發生,農作物歉收現象嚴重。據英國人統計,這次災難使得歐洲20萬人喪生,無數的百姓淪為街邊乞討的流浪者。

在這種寒冷情況下,大量的牲畜因為沒有食物而遭到滅頂之外。當然,這也促使了人們竭力尋找馬匹以外的交通工具,可以說,自行車的發明與改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這一場災難。



最後說說咱們中國。

1816年,雲南全省出現了嚴重饑荒,《鄧川縣誌》;“是歲大飢,路死枕籍”。糧價也因此飆升到了300錢一升,很多人也被迫賣兒賣女。另外,當年的八月,雲南的天氣依舊是忽冷忽熱,而且在其後三年的時間內,每年冬天都會下雪。

當然,受災的不僅僅是雲南,而是所有地區。在滿清興起的關外,當年的六、七月份出現了嚴重的霜凍,很多地區農作物大面積絕收,無數的百姓向外逃荒。



在江浙一帶,也有一些地區有降雪的情況發生,這也導致整個江浙一帶的糧食減產三成左右。原本富庶的江浙地區,由於農業產量下降,成本居高不下,最終大量百姓放棄耕種,土地大面積荒蕪,經濟瞬間變得蕭條無比。

這次事件之後,由於經濟的衰退,清王朝危機更加深重。可以說,這一次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清王朝的進程。


我是越關


1816年一般被稱為無夏之年(在歐洲則稱為乞丐年),並不是說沒有夏天。而是因為1816年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大爆發對北半球的氣候產生了極其重大影響,使得北半球很多地方原本炎熱的夏季,下起了冰雪。可以說坦博拉火山的大爆發改變了19世紀初的人類歷史。



為何一次火山噴發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呢?

坦博拉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從人類記事以來它都是處於休眠狀態。1815年4月5日當人們還沉浸在睡夢中的時候,它開始噴發了,它噴發的規模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



整個火山噴出來的熔岩,留到40公里以外。濃煙遍佈一百多萬平方公里,數十億的粉塵飄向空中。它的噴發不僅導致了超強地震,還引發了致命的海嘯。坦博拉火山原本的海拔為4100米,經歷了這次噴發後海拔僅剩2851米,火山的高度硬生生被削去大約三分之一。



而它的影響不僅僅是如此!“蝴蝶效應”大家都知道的吧?大致意思是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造成的氣流,在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就有可能會引發一場大的風暴。



是的,坦博拉火山的噴發不僅僅只是影響到印尼當地。最為致命的是這次火山噴發出的數量巨大的氣體穿透高空,進入到了平流層。進而融入到全球氣流系統中,擾亂了整個地球的正常溫度和降水模式。這次火山噴發導致當時全球平均氣溫下降了1.5攝氏度。這點溫度看起來有點微不足道,但由此引發的一些極端天氣,比如低溫、洪水、乾旱、暴風雨等,給地球上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1816年,火山噴發後的一年。遠在美洲的美國出現了7月飛雪的異常天氣,伴隨而來的極端低溫造成糧食銳減,餓死了一大片人,最終導致了美國的西進運動。而在歐洲,英國從6月開始連續下了三個月的冰雹,德國也遭遇了全國性的饑荒,人們衣食無著落,社會秩序不安定,由此拉開了歐洲長期的動盪和變革。而在整個北半球,因天氣的影響出現了世界範圍內的糧食欠收、牲畜死亡,出現了19世紀最嚴重的饑荒。這也是1816年被稱為了“無夏之年”的由來。

1816年,一個沒有夏天的年份,也是人類離世界末日最近的一年!


彈指千年


“無夏之年”這個史事說起來就有趣了,充滿著濃郁的故事氣息和神秘色彩。普遍認為,正是因為1815年印度尼西亞那邊發生坦博拉火山爆發事件,造成了北半球的天氣反覆無常,真是變化莫測。最奇怪的是,歐洲、北美洲及亞洲的夏天出現罕見低溫,令這些地區出現程度不一的災情。歐洲及美洲農業生產受影響尤甚,而我國雲南也出現了饑荒事故。“無夏之年”這個故事就不好笑了,甚至是可悲可嘆,令人生畏。



就是這次的災害,造成了藝術發展、氣候失調、瘟疫流行一併出現的現象。藝術來源於生活,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威廉·透納在他的很多畫中,正是取用了這次災害帶給他的靈感,呈現出一層熾熱的金色和紅色的景象。暖色天光的日落彩霞,正是火山灰造成的炫麗氣象。

這次災害的威力是極其龐大,相當於220萬個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達到火山爆發的7級,留下了深七百米、直徑七公里的破火山口,共造成71000人死亡。也正是因為大量的火山灰和諸多粉塵被噴發到大氣的平流層,隨著大氣流轉遮天蔽日,反射了大量日光(也就是威廉·透納畫中的景象),讓整個地球迎來了幾百年來都難得一遇的嚴寒,連著兩三年沒有夏天。這也就是“無夏之年”形成的主要因素。



對於當時遭遇著“無夏之年”的人們來說,他們估計是在末日中度過了惶惶不安的每一天吧。天氣寒冷,因為霜降和冰雪的天氣,自然作物的生長緩慢甚至是衰亡,很多地區和國家的人們都在遭遇著飢寒交迫的困境,進退維谷,只能堅強自信地熬過去。仔細想想,夏天本來是人們穿短袖和裙子的大好季節,應該在街邊大吃燒烤、麻辣燙和喝啤酒,卻節衣縮食,穿起了厚重的大棉襖,呼出來溫熱的霧氣,而不是汗涔涔,真是怪異極了。天降異象,六月飛霜,人們只能受苦受難,一起忍耐遭受這場空前絕後的共業。

就連我們中國某些地方也不能倖免於難。史書記載,清朝嘉慶21年(也就是1816年),這一年夏天很特別,天氣變得十分寒冷,我國雲南地區發生了嚴重的饑荒。

烈火燃燒帶來了寒冷冰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無夏之年帶來災難的同時也推進了歐洲的藝術變革歷史。此外,據傳無夏之年不僅僅引起了寒冷和饑荒,可能還導致了更為嚴重的疾病:霍亂。現代人如此看來,福禍相依,大事可期,姑且看之吧。如果真的再一次發生1816年無夏之年事件的話,那也沒什麼辦法,天災人禍往往是躲不過的,只能想盡一切辦法活下來吧,活下來才會有希望呀。


瀚海說史


1816 年,是地球上沒有夏天的一年。這事和頭一年印尼的坦博拉火山大爆發有關。這次火山爆發導致了世界範圍內天氣的重大變化,使得1816年的世界溫度大幅降低,美國和歐洲夏天發生了強烈降雪。這次火山爆發還間接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可以說從某種角度上改變發歐洲歷史。

(坦博拉火山爆發)

坦博拉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海拔2850米,是一座複合型火山。坦博拉在印尼語中是“走開”的意思,當地人通過用這個詞語告誡人們,不要靠近這座危險的火山,因為它曾經給世界帶來了災難。


從1815年4月初開始,住在距離這座火山幾百公里外的爪哇島上的居民一直被一種沉悶的轟隆隆的聲音困擾著。當時人們以為是某個軍營在進行打炮演習,也沒有人放在心上。


這一年的4月5日,隨著一聲巨響,三股火光從松巴哇島上衝天而起,濃濃的煙柱和白色的氣體衝向了40000米高空。松巴哇島上地動山搖,許多大樹被連根撥起,炙熱的岩漿從火山口痛出,以160公里/小時的速度橫掃一切,衝向了入海口。隨即,海上爆發了強烈的海嘯,海嘯裹著火山煙和火山灰衝上島,使得島上的一萬二千名居民瞬間失去了生命。這場火山爆發使坦博拉火山的高度從4100米減到了2850米,有九萬多人死於這場火山爆發。

(爆發後的火山)

火山爆發使得整個東南亞的天空到處瀰漫著硫酸氣體和水蒸氣的混合物,那些火山灰、懸浮顆粒和塵土開始彌散到世界各地,遮天蔽日長達幾個月之久,全球出現了強烈的氣候異常。

這一年的夏天,美國緬因州的河裡和池塘裡結了近一英尺厚的冰。波士頓一天之內溫度下降了40度,雪在城市中打轉。歐洲薩克森的持續降雨使得薩勒河出現洪澇災害,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命;萊茵河和內卡河比平時上漲了 9.5 英尺,淹沒了曼海姆周邊地區,無數村莊都浸泡在水裡。法國的洛林省出現食物短缺。當年七月,法國、比利時、荷蘭以及德國西部、愛爾蘭南部、英國西部的降水是平常年份的三倍,食品價格上漲了五倍,無數窮人陷入飢餓之中,餓死的人口超過了三萬。

(滑鐵盧大戰)

1816年,正是偉大的拿破崙同英荷聯軍決戰的時刻。這年六月,當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對英荷聯軍形成包圍,馬上要全殲的時候,天降暴雨,拿破崙的近衛軍的火炮和炸藥全部被淋溼,馬拉的大炮陷入爛泥無法動彈,這導致了英荷聯軍得以撤退,並退到滑鐵盧陣地。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滑鐵盧,惠靈頓戰勝了法國皇帝,世界歷史被改寫了。如果沒有氣候異常的影響,如果拿破崙全殲了英荷聯軍,歐洲歷史乃至世界歷史向何處去,還真是個未知數。

相對來說,這場災難對當時中國的清政府的影響還不是特別大。雖然也出現了八月飛雪,西藏地區出現了大面積的樹森被凍死,一些地區也出現了飢腸轆轆的災民,但是相比其他國家還是幸運的。這時的大清剛剛渡過康乾盛世,盛世的慣性還使得當時中國的經濟情況沒有跌到谷底,這應該說是中國人不幸中的大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