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診治學在日本

耳穴診治學在日本 日本最初應用耳針見於1965年5月《醫道與日本》雜誌所刊登的和田秀的《針刺耳垂治療淚囊炎》一文。



1960年,長友次男介紹法國和中國耳針的情況及在臨床上驗症的情況,併成立了關西耳針研究會。
1970年,臺灣青年醫生張謙赴日,介紹了中國耳針療法和針灸麻醉的資料。1972年在大坂參加小林研究會,與小林良英一起研究耳針,並著有針灸專著。


耳穴診治學在日本1975年10月在東京港區北里研究所召開了日本第一次耳針療法會議。有如下論文發表:


①張謙、小林良英《日本追試中國文獻的臨床運用》; ②島山《針麻與耳針機制研究》;③杉充《頭針與耳針》; ④美國代表報告了《諾吉爾近況及其新耳針療法》、《肥胖的耳針治療》及《中國耳針與歐美耳針的異同》等。

耳穴診治學在日本


日本在耳針應用和研究方面的特點:

1.應用耳針治療範圍廣(包括用於減肥和戒菸), 刺激方法也較多。如毫針、電針、皮內針、耳捏法、點刺法、耳穴離子透入法。在針具上推行M·P針和昭和針。M. P針又稱陰陽針,根據耳針深度約5毫米長,為了增強金針、銀針的補瀉作用而設計的約7毫米長,用鋅和銅的合金針M針代替銀針,用銅和鋼的合金針代替金針。由於M·P針比銀針、金針間的電位差大,M·P針的補瀉作用也較強。急性痛症留針5~10分鐘,慢性虛證留針30-60分鐘。昭和針是將M·P針淺刺,起針後再在拔針痕處用膠布巾敷金屬粒(M粒和P粒),此法對腰痛、肩凝症(肩關節周圍炎)效果好。



2. 用中醫理論來指導耳針的應用,在選穴上,按髒象學說取穴,針對疾病的虛實分別採用M·P針治病。並注意耳針的手法,針感及耳與十二經絡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