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尺寸和重量的標準是怎麼來的?

餘波難平


中國的重量單位,以見於彝器上的鋝和勻為最早,但一鋝是多少以及鋝和勻的關係都無法知道,這兩個單位在戰國時期顯然還在使用中國的鋝雖有輕重兩種說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種,即三鋝重二十兩。這由毛公鼎銘中的"取三十鋝"可以證明那裡的鋝不可能只有十一銖多重。在戰國時期只有兩種重量單位,即斤和鎰,一斤為十六兩;一鎰為二十兩。

秦統一度量衡後,反映在衡制方面為五權法:即銖、兩、斤、鈞、石,非十進位制。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漢書·律曆志》記載:“權者,銖、兩、斤、鈳、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24銖),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這就是用黃鐘律管所容一千二百黍的重量(7.8克)來定義衡器的單位兩的量值。自漢以後至隋代相承不變。唐代重量單位:“累、銖、錢、兩、斤、鈞、石”,非十進位。宋代以較驗樂尺積累法中之分、釐、毫、絲、忽(均以十進位)五個名位,用來命名重量單位以下的小數名稱,清未重定度量衡時,重量小權單位止於毫,斤以上不命名。民國18年(1929)《度量衡法》市用制又止於絲,斤以上加石,100斤為石。


7度領域


Hello,大家好。我是專注於頭條歷史領域的原創作者歷史的塵埃HISTORY。我的父母都是歷史方面的學者,所以我從小就喜歡歷史,特別喜歡中國的古代史與近現代史,現在也是一線高中歷史教師。人們說得好,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夠喜歡,如有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關教授具體講述了古代度量衡標準器的起源。文獻記載表明,至少在周朝我國就已存在度量衡標準器。《尚書》中有載:“關石和鈞,王府則有,荒墜闕緒,覆宗絕祀”。在實物方面,齊量三器:子禾子釜、陳純釜、左關和,是體現標準器意識的代表性器物。雖然齊量三器反映了當時度量衡校驗制度的存在,但是還很難說它們就是度量衡標準器。


戰國時的商鞅方升是現存最早的度量衡標準器,在計量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關教授對商鞅方升的形制和其上銘文進行了詳細介紹。《考工記》中記載的粟氏量是見於文獻的最早的度量衡複合標準器。關教授介紹了戴震、陳夢佳等學者對粟氏量形制考辨的成果,並推斷了粟氏量出現的時間。新莽嘉量是王莽篡漢後,為彰顯政權的合理性,依託古制命劉歆製作的度量衡。它是古代複合標準器的圭臬,在設計上具有極高的精度。隋唐之際,又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方形嘉量——張文收嘉量。乾隆時期,中國古代度量衡標準器的製作水平達到巔峰,乾隆嘉量即是該時期的典型代表。乾隆嘉量將清制、古制、樂制集於一身,具有很深的科技內涵,但乾隆嘉量亦有不足,只唯上,不唯實,未能真正反映漢代度量衡的實際情形。


歷史的塵埃HISTORY


吃這個在歷史上沒有明確的出處,歷史借還有很多爭議,但是歷史學界現在比較承認的是秦始皇一統六國後,規定的尺寸和重量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