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保險】銀行股回吐一年漲幅;新規促進險資服務實體經濟

郵儲銀行去年淨利同比增16.52%,銀行股回吐一年漲幅、基本面現隱


國有六大行首份年報出爐 郵儲銀行去年淨利同比增16.52%


3月25日晚間,郵儲銀行對外披露了A股上市後的首份業績報告,同時這也是首份亮相的國有大行2019年年報。


2019全年,郵儲銀行經營業績持續向好,淨利潤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與此同時,該行資產質量方面的優勢也得以保持。


資料顯示,2019年,郵儲銀行完成A股上市,成為A股市場近10年來規模最大的IPO,實現了國有大行A、H兩地上市的完美收官。目前來看,其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服務個人客戶超過6億人、資產總額突破10萬億元的全功能上市銀行。

【銀行保險】銀行股回吐一年漲幅;新規促進險資服務實體經濟

郵儲銀行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該行(集團,下同)實現營業收入2768.09億元,同比增長6.06%,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70.85億元,較2018年增加26.51億元,同比增長18.37%;實現淨利潤610.36億元,同比增長16.52%。淨利差2.45%,淨利息收益率2.50%,繼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2019年,郵儲銀行積極落實監管要求,持續推進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穩步增長。其理財子公司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於2019年12月份成立。截至去年年末,該行理財資產管理規模為9253.42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13.60%。個人理財餘額7827.70億元,同比增長8.20%。


截至2019年12月末,該行資產總額達10.22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7004.95億元,同比增長7.36%。其中,客戶貸款總額4.9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0%;客戶存款總額9.31萬億元,同比增長7.96%。


截至2019年末,郵儲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3.52%,較2018年末下降0.24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9.90%,同比上升0.13個百分點。而就在本月,郵儲銀行剛剛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800億元的永續債,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補充該行其他一級資本。


在資產質量方面,郵儲銀行仍延續了良好的水平。截至去年年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428.44億元,不良貸款率0.86%,與2018年末持平。


年報顯示,郵儲銀行2019年度擬向全部普通股股東每10股派發人民幣2.102元(含稅),派息總額約182.83億元(含稅)。


銀行股回吐一年漲幅、基本面現隱憂


從中信證券銀行類股票K線圖可以看出,短短兩個月不到,銀行股就已將去年3月以來的漲幅全數吐出。


截至3月25日收盤,西安銀行今年至今跌幅最大,超過27%,共計6家銀行跌幅超過20%,31家銀行跌幅超過10%。從36家上市銀行的市淨率來看,僅有9家PB超過1倍,26家銀行PB在0.6到1.1倍之間徘徊。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非同小可,且多數銀行準備不足。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稱:“招行每年都做壓力測試,但是唯獨沒有做疫情下的壓力測試。”經歷這一番波折,銀行股上漲的基本面還會持續嗎?

【銀行保險】銀行股回吐一年漲幅;新規促進險資服務實體經濟

截至目前,36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24家公佈了業績快報,淨利潤總計達4390.5億元,相比去年的3959.2億元同比增長10.9%。


在中美貿易摩擦、GDP增速有所下滑的環境中,保有這個增幅實屬不易。但是2月經濟活動按下“暫停鍵”,3月之後全球疫情又呈現大爆發之勢,外貿訂單急劇減少,不僅僅居民、中小微、民營企業難過關,國企、銀行也困難重重。


3月11日,央行公佈的2月社融數據顯示,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057億元,社融增量為8554億元,預期為16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111億元。即便去年基數較低,今年的數據仍不及市場預期。尤其是居民部門新增信貸大大減少,受公眾宅家減少出行消費、房地產銷售活動暫停等影響,住戶部門貸款減少413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504億元,中長期貸款僅增加371億元。


“無論是零售還是對公業務,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是共同的。”一位國有大行西南某省分行行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企業的困難表現在復工復產需求難以滿足,中期和遠期來看,信用風險暴露一定會上升。而且受政策調整,為了減輕企業負擔,貸款利率規定上限,但因多重因素影響,存款價格難以下降,壓縮了銀行盈利能力和風險抵補能力,長期系統性風險上升。部分企業資不抵債,違約風險不久就可能顯現。中小企業問題可能是大面積的。復工容易,復產也不難,但庫存和消費不足嚴重影響現金流。


上述行長還稱,個金業務對個人資產質量影響已經開始,包括按揭、消費貸、信用卡等,對於槓桿率較高的低收入人群影響巨大。另外,財富管理受市場動盪、預期不確定影響,進退兩難;加之財富觀念和消費習慣等方面的深刻變化,銀行理財風險自擔、不再剛性兌付,對個金存款和財富管理帶來巨大挑戰。


“2020年淨息差會下降是必然的,即使沒有疫情影響,原本LPR形成機制改革就是為了暢通利率傳導機制,便利非對稱降息。雖然貸款方面可以通過降準來降低成本,但存款端的利率還未鬆動,因此最近大家都在呼籲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3月23日,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疫情影響了銀行的獲客、存貸款、息差、中間業務和資產質量表現。“信用卡和個貸客戶的還款能力和意願在下降,信用卡、房貸、小微2月份逾期率同比大幅提升。”


2月中旬平安銀行業績發佈會上,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指出,突如其來的疫情對銀行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消費類業務,包括消費支付、消費類貸款。與此同時,部分員工不能復工,會影響貸後催收,部分行業的對公業務也會受疫情波及。(證券日報&21財經)


銀保監會出臺新規,促進險資服務實體經濟


今日,保險資管業期盼已久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終於亮相。作為資管新規(《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配套政策,《辦法》在去年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充分吸收了業內外科學合理的建議,將正式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對於《辦法》的出爐,多位保險資管機構“掌門人”在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時坦言,近期受全球疫情的影響,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等市場波動加劇,市場利率加速下行,給保險資金投資及保險資產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宏觀環境,《辦法》的發佈,如同為保險資管機構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迎來統一制度 與其他機構站在同一起跑線


隨著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參與主體的持續擴容、保險資管第三方業務的不斷拓寬、保險資管產品流動性的逐步盤活,保險資管行業發展逐漸呈現出規模穩步擴大、資產配置多元化的態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保險資管產品餘額為2.76萬億元。


但此前各類保險資管產品缺乏統一的制度安排,與其他金融領域資管業務的監管規則和標準存在一定差異。


平安資管董事長萬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辦法》的制定,將進一步對標資管新規、彌補監管空白、補齊監管短板。“《辦法》提升了保險資管產品的標準化水平,加強了保險資管產品與業外同類產品載體的可比性,有助於保險資管機構與其他資管機構公平競技。”


明確三類產品 多途徑對接實體經濟


從產品定位和形式來看,《辦法》主要將保險資管產品定位為私募產品,主要面向合格機構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同時適度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產品形式主要有三類: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


保險資管機構既是資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國內資本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保險資管機構通過對實體經濟和資本工具的投資,能有效對宏觀經濟產生積極的促進和影響。現階段,我國正處在基礎設施補短板、企業去槓桿、地方政府嚴控債務的複雜環境之中,急需長期資金化解缺口。


萬放指出,《辦法》重申了保險資管產品的中長期特色,意在引導保險資管業實施錯位競爭和差異化發展。一方面發揮中長期產品的優勢,豐富市場中長期投資工具和金融產品供給,滿足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暢通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簡政放權 激活市場創新一池春水


簡政放權,激活市場創新、產品活力“一池春水”。


多位大型保險資管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業內之所以期待《辦法》的出爐,還源於制度上對保險資管產品進一步簡政放權。


比如,《辦法》明確了保險資管產品發行機制。結合保險資管產品特點,推進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註冊發行、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登記發行,取消了首單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核准要求。


又如,《辦法》明確保險資管產品面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非公開銷售,與其他資管產品保持一致,有助於保險資管機構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到財富管理市場的競爭中去。


與其他領域內的資管機構相比,保險資管機構是絕對收益投資方面的領先者和另類投資的先行軍,也是極少數同時擁有資產負債管理、資產配置和多種單資產投資能力的機構。此外,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企業,保險資管機構亦高度重視風險管理,而資金安全性恰好是絕大部分財富管理客戶的最主要訴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銷售渠道方面,《辦法》提出保險資管機構不但可以自行銷售保險資管產品,也可以委託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以及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理銷售保險資管產品。


規範產品運作 五方面加強風險防控


秉持“放開前端、管住中後端”的監管思路,與資管新規強調資管產品風險防控的思路一致,《辦法》也針對保險資管產品的功能定位,提出了針對性監管要求。


一是壓實產品發行人主體責任。要求保險資管機構符合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落實風險責任人機制,健全產品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將產品業務納入內部稽核和資金運用內控年度審計。


二是全面規範產品運作。在打破剛性兌付、消除多層嵌套、去通道、禁止資金池業務、限制期限錯配等方面看齊資管新規的相關要求,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對產品發行、存續、終止清算等全生命週期管理。


三是強化產品服務機構職責。細化託管人、投資顧問等機構的資質和職責,同時對相關服務機構依法依規加強問責和監管。


四是完善風險管理機制。明確要求保險資管機構按規定提取風險準備金,加強關聯交易管理,細化信息披露安排。


五是落實穿透監管。要求保險資管機構應該有效識別保險資管產品的實際投資者與最終資金來源,充分披露資金投向、投資範圍和交易結構等信息。


萬放指出,監管此舉旨在落實責任,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因此在投資範圍、能力監管、風險責任人等方面制定了更嚴格的規則,堅持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也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切身權益做好制度保障。


據瞭解,作為規範保險資管產品的綱領性文件,《辦法》旨在落實資管新規,明確三類保險資管產品的共性要求。後續,銀保監會還將擇機發布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的配套細則,進一步細化監管標準,提高監管政策的針對性。(上海證券報)


【銀行保險】銀行股回吐一年漲幅;新規促進險資服務實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