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人喜欢“玉”?而其他民族喜欢金银珠宝?

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西方文化中也有喜欢玉器的,譬如墨西哥的玛雅文明(已消亡),还有新西兰的毛利人。但是,在人类社会起源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化是跟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人喜欢“玉”?而其他民族喜欢金银珠宝?

世界早期的四大文明发源地

更重要的一点,其他的三大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和古印度文化都已经消亡;留存在我们印象中的,只有那金光闪闪的黄金面具或者金碧辉煌的佛教寺庙。现在的巴比伦和埃及,印度文明与几千年之前的古文明不是一个脉络传承下来的,这一点国际上已有共识,唯有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传承五千年,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区别物体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玉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人喜欢“玉”?而其他民族喜欢金银珠宝?

孔子画像

玉之所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除了其自身具备其他玉种不具备的物质属性和优势外,还有一个深刻原因,就是附加于玉之上的文化及精神价值,这也是能够让华夏文化延续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从世界文明的起源看东西方哲学体系的差异

人类文明从萌芽到最后的建立各自不同的的意识形态,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一下早期的文明形式,都是在两千年前那个阶段。

那是人类文化的启蒙时期,“大神”纷纷出现,几乎都在一个阶段,世界的神人降临,我们看一下: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

那个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星时代,就是人类智慧的轴星就在那个时候。

所以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岸边散步。

而且他们使命当中也有一个分工:希腊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人的关系。

孔子和孟子等儒家学说的建立,为中华文化的哲学体系建立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和框架作用,儒家的哲学体系之所以能被当时的统治阶层所推崇,就是因为儒家学说中的自我修为和中庸之道。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需要这样的一种精神来统治和奴役人们,更重要的是儒家遵循的君子之术,是当时社会需要推广给民众的一种意识形态。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推儒术,让孔子成为千古第一圣人,儒家学说也真正在华夏文明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而玉器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哲学理念和统治思想的象征,也是玉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得到认证和推广的实体物证,是可以得到和拥有的物质。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人喜欢“玉”?而其他民族喜欢金银珠宝?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二、玉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几千年的继承的优良基因

玉所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它成为一种超自然物品,被赋予人文之美。所谓“君子比德于玉”, “德”既是玉的特性,又被拟人化、道德化,成为古人心目中正人君子良好品德的象征。

玉最大的特点是宁可碎,也绝不改变形状,这是中国文化中核心的“玉碎”精神,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最大区别。黄金在我们祖先的眼中只能代表财富,不能代表精神,因为黄金可以熔化而改变形状。钻石和珠宝也是同样道理,它们外表璀璨靓丽,但是过于坚硬和醒目,无法雕刻或与其他的物质共存,它们不符合儒家学说中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做人原则,所以并未被纳入文化系统的精神范畴,只是作为物质和财富的一种象征而存在,这也是东西方审美意识最大的区别。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人喜欢“玉”?而其他民族喜欢金银珠宝?

汉代出廓玉璧


三、玉石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文思想和社会道德理念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崇拜玉的民族。中国不仅在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玉器,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玉便作为美好、神圣、贵重和祥瑞的珍宝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对玉的崇拜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历数千年而不衰,甚至影响到中国人的行为道德规范。

同时,在宗教方面用玉制作礼仪祭祀之器,成为沟通世俗人间与祖先神灵的法物。

在政治方面严格规定从天子到各级官吏的用玉要求,《周礼》中规定,“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壁。”这一切,为人们尊玉、崇玉、爱玉、敬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并直接影响到民间的广大基层群众视玉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最高标准,以及美的参照物。

2、对主要文化载体,如语言和文字的影响;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在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这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和君臣五伦的理念是贯穿文化的核心。而玉则是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

因此,有关玉德的儒家学说,均以玉为依据,并始终以玉为尊,为正宗。玉因此成为君子德行操守的化身和社会道德的象征物。“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

这可从成语中窥见一斑,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琼楼玉宇、亭亭玉立、玉洁冰清等。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人喜欢“玉”?而其他民族喜欢金银珠宝?

玉在中华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


3、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影响。

由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故而儒家文化对玉文化的影响力最为深远和巨大。这也是我们把玉文化上升到哲学范畴的一个高度,深入人心,而西方和其他的文明形式并没有儒家的这一套哲学体系,所以他们对物质的价值体系认知的标准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白璧无瑕,古人常以玉来比喻德行。

孔子认为重视玉是因为自古以来,君子把玉与德行相配比。玉的温润代表“仁”;玉的致密坚实代表“智”;玉锋利但却不伤人,代表“义”;被加工后的玉佩垂而下坠,就像“礼”;轻轻敲击,玉声清脆,代表“乐”;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代表“忠”;玉晶莹剔透,表里如一,代表“信”;宝玉所在,其上有气如长虹贯天,所以玉与“天”息息相通;产玉的地方,山川秀丽,草木丰美,所以玉与“地”息息相通;人们拿着圭璋行礼仪,玉代表“德”;没有人不重视玉,因为玉象征着“道”。《诗经》上就说:君子温其如玉。所以,君子重玉。

四、玉器在中国文化上的重要性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一是对政治、礼仪、工艺、宗教、信仰、习俗、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没有任何古器物能与玉相比。

二是自新石器时代一直绵延至今的灿烂的八千年华夏文化,唯独玉文化经久不衰,而且随着文明长河的延伸,其生命力越来越旺盛。

三是中国人数千年来一直珍爱玉器,无论男女老少,也无论南方北方,都把玉视为宝物。

四是中国玉器在七八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扮演多众多重要角色,不仅是美的音符,也是财富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中国人的道德情感。玉象征着美。玉的细腻质地,绚丽色泽,温润品质,是其自然属性。古人视玉为美好的象征。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人喜欢“玉”?而其他民族喜欢金银珠宝?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燕


五、结束语

许慎用:“石之美者”来形容玉石的本质,但玉晶莹剔透,温润坚韧的质地又将其与普通的石头区别起来。后来也有民俗语:“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些俗语的出现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我们的老祖先在金银珠宝面前,更看重的是人的道德品质 而不是财富的拥有。这一点与西方金银珠宝的追逐也有着本质的差别,告诉我们玉石的把玩重在精神的传承,而非对物质的追求。

看明白这一点,就应该理解为什么只有中华的文化可以传承万年,因为我们的文化中重精神和气节,爱玉石而轻金银珠宝的道理了。如今社会变迁,文化没落,更多的人只喜欢金银珠宝而不懂玉文化,从这一点也说明中国玉文化的推广和普及的尴尬现状,网络上都是卖玉的在讲课,制假贩假成风,大多数人对玉的认知都是停留在真假和价值多少的层面上,对文化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希望微弱的声音,可以让更多的华夏子孙知道,如果您也认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并转发,谢谢!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人喜欢“玉”?而其他民族喜欢金银珠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