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一戰失敗,二戰要換學校嗎?

_她夏了夏天丶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

對於初次考研失利的考生來說,如果有明確的讀研計劃,在進行二戰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是否要更換目標學校。

在考慮是否要更換目標學校的時候,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否有比較大的薄弱科目。對於參加二戰的考生來說,是否選擇更換目標高校,甚至是目標專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如果自身某個科目非常薄弱,在二戰時一定要慎重選擇。以數學為例,如果自身的數學成績非常差(50分以下),在二戰的時候,不僅僅是考慮更換目標學校的問題,更應該考慮是否應該更換一個不考數學的專業。

第二:是否有兩門以上科目的成績都比較低。通常來說,如果在一戰的時候僅僅有一門成績較低而導致考研失敗,而且分數也並不是特別低,那麼考研二戰的時候完全可以堅持選擇一戰時的目標學校,但是如果有兩門以上科目的成績都比較低,那麼應該考慮換一個目標學校。

第三:是否能夠保證複習時間和效率。當前考研的競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一些重點高校的熱門專業更是如此,所以如果不能保證足夠的複習時間,在考研二戰的時候,應該考慮更換一下目標學校,否則很有可能是重複一戰時的悲劇。另外,複習效率的基礎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雖然複習渠道也非常重要,但是相對來說,自身的學習能力往往更重要,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一個準確的評估。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看到你的問題,認為你雖然一戰考研失敗了,但是你已經下定決心二戰,只是猶豫二戰如何選校的問題,是否應該降低標準,讓自己二戰成功,是嗎?

首先,我覺得,你要分析一下自己一戰失利的原因,這樣才能全身心投入二戰,進行積極備考。如果你是因為一戰備考不充分,學校課業任務重,複習時間不夠,各考試科目沒有明顯的弱項,通過學習都可以提升成績,那你就可以堅持原定目標,靜下心,沉住氣,再努力拼搏一次,爭取考上目標院校。如果你是因為自己基礎差,學習能力不是很強,有明顯的弱勢科目,短時間內無法做到成績提升,那就可以降低目標院校要求,選擇一個自己可以夠得著的學校。

其次,要調整好自己心態,樂觀對待考研。2020考研擴招18.9萬,對2021考研來說也是好消息,畢竟招收人數多,考上幾率會大些。但是2020年報考研究生人數已達到341萬,比前一年多50萬,專家預計2021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還會增加。所以,考研壓力仍是很大的。如果考研信息心不足,不堅定,很難堅持到最後。所以,決定二戰的時候一定要做好信念和決心上的準備,絕對不能遇到點困難和問題就動搖。

第三,在課程複習上要講究方法,方法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諮詢學長或考研輔導機構給予指導和幫助。

考研的路是艱辛的,但是走過來,你也會覺得一路風景無限好。既然你下定決心二戰考研,就應該義無反顧,堅持,加油!



考研助力


當你提起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你的目標已經動搖!我的建議:不要二戰。為什麼?幾個原因吧。

  1. 研究生成績下來之後,沒有考上,這一個多月你根本沒有心思複習,別人參加複試或者其他考試,心理還是著急,而你其他考試啥也沒有準備,這個時候已經到了4月初。

  2. 畢業季要來了,畢業論文,聚會,別的同學畢業旅行,有的同學參加工作,加上也畢業班的一些瑣碎事情,周圍的事情讓你根本無法靜心複習,這個時候已經到了6月初。

  3. 畢業了,要是考研,準備租房子,還是回家備考,還是在學校附近學習,你又要耽誤一定時間,況且,這個時候你可能也會產生先找工作,到時候再參加學習考試的想法,這個時候已經是8月份了。

  4. 隨之每年學校的保送和推免的名額的增加,考研人數的增加,競爭不斷增加,你是否還有信心和勇氣,若沒有,那就不要考了,這個時候就快到十月十一月了,二個多月複習時間,你複習的如何?

  5. 你要慎重考慮,時間可能就這樣過去了,我不建議二戰,第一次沒有考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一鼓作氣,信心不堅定,沒有持之以恆,沒有做好全面的準備,如果是別人考我也考的那樣的學生,估計二戰也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希望朋友你好好問問自己,好好思考,再做決定!祝好


尚未了凡


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知道你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考研失敗。不同的原因方法也不一樣。

1,如果你是因為本科學校不好,導致你即使分考的比較高但是也沒有被錄取。針對這樣的情況不建議你去二戰。因為二戰你可以提高成績,發論文,但是你改變不了自己的本科學校出身。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建議你放棄二戰,想辦法去讀國外的master反而性價比高一點。

2,如果你是分數差的太多,比如考研滿分500分,你只考200分這樣的情況建議放棄,趕快去工作。

3,如果是因為某一科成績沒過線,你可以嘗試一下。二戰要想辦法提高單科成績爭取過線。但是你要提前聯繫導師,增加導師對你的印象,最好導師願意要你,否則建議換學校。

4,如果是面試的時候,導師感覺你缺乏科研能力,那麼你二戰的時候有要邊學習,邊跟導師聯繫,爭取做一些項目,發一些論文。這樣你二戰概率會比較大。只有這一種情況,二戰不建議換學校。

綜合一下以上幾點只有第四點可以不換學校,第一和第二建議直接去讀一個海外的水碩,第三點導師中意你不換學校,導師不中意你換學校。



生一先生


首先思考兩個問題

1.一 戰目標是否過高

如果是自己一戰目標院校定得太高,複習到後期才發現自己力不從心,但正式報名已經結束無法再更改院校。這可能是第一次時對難度沒有概念,對院校的瞭解也有限。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在二戰時可以適當降低標準,儘量多獲取一些院校信息,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如果還是覺得想要衝一衝原來的目標,就應該比一戰複習付出更多的努力。沒有決心做到這點的話,那還是把目標壓低來得更加現實。

2. 二戰的複習環境

二戰往往沒法像一戰那樣全身心投入,可能有些同學要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工作上,也可能因為在家複習的效果遠不如在學校。這樣就讓一些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一戰時選的院校在現在這種複習條件下是很難考得上的,所以給自己一個更低的目標。

如果一戰時的目標是比較適合你的,只是因為複習條件變化而導致有些不自信,建議這種情況最好不要再降低目標了。因為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考生二戰不一定會懈怠,反而更加努力。就算複習環境不盡如人意,他們反而會用意志去克服,最終還是考上了一戰時的目標院校,這是因為他們當初在擇校時就慎重考慮過。

所以,如果考慮院校時不至於太不切實際,二戰複習環境這個原因就不應該成為限制我們擇校的原因,我們不要誇大它的影響,也不要小瞧了意志的力量哦。加油。


夜月SH


做出選擇之前,一定要分析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外因(比如學校檔次太高、條件過於苛刻等)所致,那就說明你再努力一年也是白搭,建議你儘早換校;如果是內因(自己不夠努力、狀態不好等)所致,就應該吸取教訓,彌補不足,爭取二戰成功!

一點建議,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