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通行證

非常時期,出入各地都需要通行證。當然,得益於科學技術的昌明與發展,我們現在的通行證與古代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現在有個二維碼,就能當作通行證了。而戰國時期,則要麻煩得多,出入各大城邑都要隨身攜帶一種叫“符節”的東西,如果沒有“符節”或忘記攜帶“符節”,是不允許出入關塞要津及城邑的。

戰國時期的通行證


這種“符節”,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通行證,一般用金屬或竹節制成,形制有虎形、馬形、龍形、竹節形等,上有銘文,是各國使者往來或行旅通過關塞要津及城邑的重要憑證,現存於安徽省博青銅館的“鄂君啟節”就是最好的實物證明。

1957年4月,在安徽省壽縣城南邱家花園出土了五件被命名為"鄂君啟節"的青銅器。"鄂君啟節"中的"鄂"是地名,在現今湖北鄂城,"啟"是鄂君之名,"節"即符節。

"鄂君啟節"形狀為圓筒狀,分“舟節”和“車節”兩種,節面各有九行錯金銘文,舟節上有一百六十三個字,車節上一百五十四個字。

戰國時期的通行證


據這些銘文記載,"鄂君啟節"的鑄造時間為楚懷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是楚懷王頒發給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啟用於水陸兩路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證。

在"鄂君啟節"的銘文中,還嚴格規定了水陸運輸範圍、船隻數量、載運牛馬和有關折算辦法,以及禁止運送銅與皮革等物資的具體條文,為研究其時楚國的符節制度、商業、交通和楚王同封君上下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

戰國時期的通行證


有“符節”,自然也就有負責檢查“符節”的官吏。據《墨子·旗幟》記載,戰國時期的各大城邑的四門,一般都設有專門檢查行旅符節的官吏。遇有戰事時,檢查則更加嚴格,在設防的城邑中"巷術周道、必為之門。門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從令者斬之。"

另據桓譚《新論·離事》記載,公孫龍"乘白馬,無符傳,欲出關,關吏不聽"。意即,公孫龍想要出關,但因為沒有符節而被守關的官員阻止了。

戰國時期的通行證


公孫龍是“詭辯學”的祖師爺,名家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白馬非馬”和“離堅白”等論點,時至今日仍然為有些人所津津樂道。此外,公孫龍還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的門客,一度曾頗受平原君敬重。

總之,在當時,公孫龍已經是一位名人了。他的名氣,絕不亞於我們現下某些著名專家或娛樂明星。但就是這樣一位有頭有臉,有名氣的人物,因為沒有通關符節,沒有通行證,也照樣被守關的小官員阻止通關,可見當時的檢查不僅十分嚴格,而且十分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