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古今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人才选拔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从古至今,人才选拔历经数千年,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方式和内容。

一、周代

周代实行所谓“世卿世禄制”,简而言之就是世袭。

从周王、诸侯到一般贵族,不仅称号爵位是世袭的,官职也是世袭的,也就是说做什么都要靠祖传,下层社会的人想要向上流动基本不可能,所以秦末农民起义英雄陈胜在揭竿而起时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漫谈古今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二、汉代

汉代实行察举和征辟制度。

察举,就是地方官在自己辖区内进行考察,以“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人才给中央政府,经过考核委以官职。征辟是皇帝或地方长官对自己看中的人才直接征招聘任。


漫谈古今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这种制度并无客观标准可言,为徇私舞弊大开方便之门,所以东汉末年的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本应饱读诗书的“秀才”竟是白字先生;本应孝悌为先的“孝廉”却和父母分了家;号称出身贫寒、品行高洁的,实际上贪腐不堪;而那些大族世家出身的“良将”到了战场上一个个都成了弱不禁风的菜鸡!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朝在察举征辟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称为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中央统一制定标准,将人才从高到低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漫谈古今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然后由各地推选官方认可的“中正”依照中央标准对本地人才详细记录并品评等级,最后将品评结果呈交吏部,成为任免、奖惩官员的依据。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通过“中正”这个德高望重的评委,来采纳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达到选举贤能的目的。

然而“评委”的质量既不能保证,品评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实行到后来,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阶层固化,九品中正制沦为“士族”地主维护既得利益,打压、统治“庶族(寒门)”的工具。

四、隋唐

到了隋、唐时期,在人才选拔的方法上,经过一千多年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科举考试制度。

这一制度核心在一个“考”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考场上见高低。这无疑为出身寒门但上进好学的下层人士提供了一条比较可行的成功之路,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唐代科举常科考试又细分为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唐高宗以后明经、进士二科成为最主要的考试科目,尤以后者为重。考生来源于地方教育部门的推荐和选拔。

明经科考试内容以经义为主,进士科考试内容以诗赋为主,经义可以靠下功夫死学,诗赋则需要天分和才华。常科登第后,还要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才能正式授予官职。


漫谈古今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科举考试看起来比较公平,但是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一是考生资格的取得不易,唐代地方基层教育并不发达,读书人主要以自学为主,但是却必须通过地方的选拔和推荐,才能具备参加中央政府考试的资格。

这对于出身不好和家境贫寒的人来说很难,比如“诗仙”李白,诗赋当然写得很好,但因为先世是流放到西域的罪犯,其本人又生性自由散漫、到处浪游,所以根本就没有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其二是考官“判卷”的主观性太强,一些有名气或背景的考生,往往在考前就通过各种渠道给主考官呈递自荐书或名人的推荐信,主考因此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甚至是某种利益交换。比如“诗圣”杜甫,诗赋也是超一流的,但是因为没有什么背景又比较耿直,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

五、宋代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确定了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第二,考试时间固定为三年一次。第三,考试内容不再注重诗赋,而是以经义、策论为主,侧重于考察政治才干。

为了杜绝关系请托和利益交换,宋代科举考试还发明了“锁院”和“糊名”制度。


漫谈古今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宋代科举中的“糊名”

“锁院”就是考官在获得任命之后,要立即赶赴贡院封闭,断绝与外界往来;“糊名”就是考卷密封,并且多人阅卷。

这一系列举措都极大地提升了宋代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大量的寒门英俊也得以进入官场一展才华,例如出身贫寒的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都是通过进士考试这一渠道进入官场、成为一代名臣的。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首先是封建朝廷并不能保证人民的受教育权利,虽说寒门可以出贵子,但是代价和难度都要比富裕阶层大得多。当一个家庭处于饥寒交迫状态、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读书受教育无疑就成了一种奢望。

其次是考试的内容和答案的标准经常受到政局以及考官政治倾向的影响,朝廷上各种政治集团你来我往,当权者一变,考试的重点和答案的要点亦随之大变,例如前面提到的典型的“寒门贵子”欧阳修,当他被任命为主考官的时候,立即推翻了多年来形成的“考试大纲”和“标准答案”,导致那一届很多认真复习的老实考生纷纷落榜,群情激愤,私下都大骂欧,并上书朝廷鸣冤。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是“闷骚型”的,虽有才能,但并不是很好的“应试人才”,尤其是策论这种需要很强书面表达能力的考试。这样,必然会有很多潜在的实干家,仅仅因为不善文辞而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最终被大宋的官场拒之门外。

六、明清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制度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深化、细化。

明太祖朱元璋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规定“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答题范式,要求考生以“八股”代圣贤立言,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所有的材料和观点都必须来源于国家指定的教材——四书五经,不得越雷池一步。这是典型的思想钳制和愚民政策。


漫谈古今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八股文

同时明清以来,也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自身的等级规范和相关的体制保障。将科举考试由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童试、乡试、会试;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也相应划分为四种: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没有通过童试之前一概称为童生(与年龄无关);通过了府县举行的童试叫做进学,称为秀才;秀才通过了省里举行的乡试叫做中举,称为举人;举人通过了礼部举行的会试成为贡士,贡士紧接着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合格者即称为进士。

读书人取得秀才身份之后,即可免除徭役(不当差)、见知县可以不跪、遇到官司地方官也不能随意对其用刑;取得举人身份之后,即具备了初步的入仕资格,至少在政治地位上与县令平级;取得进士身份之后,就正式踏入官场,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

明清时期,地方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地方上府有府学,县有县学,此外还有大量公立、私立书院,这些地方教育机构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食宿和奖学金,使得许多贫困学生得到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漫谈古今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岳麓书院

科举制度的初衷标榜“为国选材”,但是从朱明到满清时期,一步步沦为专制朝廷驯服读书人的工具,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统治者通过八股应试教育,钳制思想,向人民灌输愚忠愚孝的观念,而大多数读书人也丧失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了求取富贵而甘心给封建王朝卖命。

当欧洲通过文艺复兴思想启蒙终于走向民主与科学的现代化道路之时,中国却被满清政权禁锢在皇权至上的泥潭里不可自拔,一条长长的辫子牢牢地将中国人拴在愚昧狂妄的“天朝梦”中,直到有一天被列强从海上轰来的炮火惊醒。

满清在覆亡的前夜(1905年)终于宣布废除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然而“八股”的影响并未随之消除。

时至今日,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制度——高考,也已实施了数十年之久,而教育资源分布的严重失衡、录取名额的巨大省域差别,应试教育与培育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内在冲突,都在时刻提醒着人们,路漫漫而修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