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众所周知,成都武侯祠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合祀庙。然而作为刘备集团的大功臣法正,却被请出了武侯祠,不在陪祀名单之列。法正被视为刘备集团的“谋主”,曾经全程参与了刘备一生中两次最为重要的军事行动,夺取益州和汉中之战。从其“

谋主”身份来讲和立下的功勋来讲,法正是完全有资格的获得陪祀这份殊荣的。法正之所以会被请出武侯祠,则是因为他的“游侠”性格并不符合时人对于陪祀人员需要“德才兼备”的价值观念。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位“游侠式谋主”法正。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武侯祠属于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合祀场所

一、出身高贵却不得志的法正

法正在历史上,常常被认为才华出众,但是却又行为不端,睚眦必报,这也是他从武侯祠陪祀名单里被划掉的原因。而且,因为他有背叛曾经的主公刘璋的“黑历史”,更有甚者指斥他为背主的小人。那么,法正到底何许人也呢?

法正本来是扶风郿县人,其出身原本非常高贵。

《后汉书·法雄传》:

“雄字文强,齐襄王法章之后。秦灭齐,子孙不敢称田姓,故以法为氏。宣帝时徙三辅,世为二千石。雄初仕郡功曹,后为青州刺史,州界清静,迁南郡太守。”

法正的先祖其实就是战国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齐国国君本姓田,因为齐国后来被秦国灭掉了,齐王室后裔不敢再用田姓,于是改姓法。在汉宣帝的时候,法正的家族从东方齐地迁徙到了三辅地区,而且历任太守一类的高官。比如《后汉书》里提到的法雄,也就是法正的太祖父,就曾经担任过青州刺史、南郡太守这样的要职。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法正出身尊贵家世显要

汉末四海鼎沸天下大乱,而关中地区又是受兵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所以,很多关中地区的人都南下益州以避乱世,法正就是这其中的一员。法正入益州的时候,刘氏父子在益州的统治已经到了第二代,也就是以“暗弱”闻名的刘璋。而刘璋的“暗弱”,特别是“暗”在法正身上也有所体现。

《三国志·法正传》:

“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

法正在刘璋手下官位不高,先是为新都的县令,最后官做到头了也就是一个“军议校尉”。关于这段,胡三省曾经有过评价,他认为刘璋既然已经让法正做官了,但是又“官之而不能用耳”,往轻了说实属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说严重点更是“祸伏于此矣”。法正因为得不到刘璋的重视,又加上和当时他一起到益州避祸的同乡关系也不好,屡遭这些人非议其行为不端,让他顿生“虎落平阳”的失意感而“常窃叹息”。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法正在刘璋手下并不得志,常常叹息


有人把法正的这种私下叹息,看做是陈胜吴广那样的“辍耕垄上”,其实是很有见地的。因为有本事的人,一旦生出这样的情绪,对于主上其实往往会非常危险。这就是所谓的“为国者可坐视此辈之失志,而泰然不为之所哉!”

笔者认为胡三省在这里的意见非常中肯,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更得到了后来历史发展的应验。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到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确实展示了他对当时益州政治气氛的洞察入微。而这益州当时的这两个情况其实又互为因果,正是因为刘璋的“暗弱”,才导致了法正这样的“智能之士”不能施展抱负,进而“思得明君”。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刘璋的“暗弱”并非妄加指责,是有具体内容的


有人指责张松和法正是背主的小人,笔者觉得法正固然品德说不上忠贞之士,但是如果单纯地以他背叛刘璋就彻底否定其人格,其实未免有过于片面,走向极端的嫌疑。和法正一起背叛刘璋的关键性人物还有张松,如果说法正是因为单纯不得志而背叛刘璋的话,用这样的角度去看张松的行为就会有些不得其解之感。张松当时在益州的职位是“别驾从事”,根据东晋庾亮《答郭逊书》“别驾,旧典与刺史别乘,周流宣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安可任非其人。”我们可以看到,张松几乎是益州的二把手。已经是如此高官的张松,也和法正一起积极策划迎刘备入川取代刘璋,这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贪图富贵功名了。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法正和张松都并非只是单纯地贪图功名富贵


应该说,一个出身高贵,又才华横溢的法正,是有自己的政治理想的。

二、功勋卓著的“谋主”法正

有着一身才华和政治理想的法正,却在刘璋手下郁郁难以施展抱负。那么,法正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机会出现在张松这里。

田余庆先生把刘备得以入川的契机总结为“张松创其议,法正为行人”,两人在密谋以刘备取代刘璋的最初阶段,合演了一出精彩的“双簧”。

《三国志·法正传》:

“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

陈寿在这里也认为,在益州方面和刘备接洽结盟之事的最初阶段,张松举荐法正前往,法正是属于“不得已”才成行的。

笔者觉得陈寿在这里颇有一点春秋笔法,或者说干脆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法正和张松这两人早就经常在一起长吁短叹,而这个时候由张松举荐法正前往荆州,法正怎么可能“辞让”,最后竟然还是“不得已”才成行的呢?《华阳国志》倒是一语点破了其中的真相,“扶风法正留客在蜀,不见礼,恨望。张松举正可使交好刘主,璋从之,使正将命。正佯为不得已而行。”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法正和张松早就经常私下串联


这或许就是法正本人的主意也不一定?在这之后,法正又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再次获得前往刘备处的机会,这次他带着四千人的军队留在了刘备处,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刘璋手下。法正的“谋主”本色,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放异彩。

攻取益州和夺得汉中是刘备一生中两次最成功的重大军事行动,击败曹操夺取汉中之役更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而这两次军事行动都有法正作为“谋主”全程参与。我们甚至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因为法正早亡,他还会参与刘备的伐吴之役。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张松即使之前见过刘备,也属于“非正式会晤”


在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中,在几个最关键的时刻,我们都可以看到法正的身影。

《三国志·先主传》:

“(法)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刘备是在听取了法正力陈“益州可取之策”之后才决定入川的,可见法正的陈词极有说服力,张松在刘备入川之前是否见过刘备,史籍中说法不一。按照《刘璋传》和《先主传》的说法,张松并没有见过刘备,仅有《吴书》认为张松在赤壁之战后在荆州曾经有刘备有过一次会晤。《通鉴考异》认为《吴书》的说法并不准确。如果《考异》的结论不差,那么在刘备下定决心入川这个决策过程中,起作用最大的就是法正无疑了。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张松在刘备入川之前是否见过刘备,史籍中说法不一


从这个角度讲,法正是刘备夺取益州的头号功臣,并非虚美之词。更何况,法正还是刘备夺取益州军事行动的全程参与者。刘备和刘璋会于涪城的时候,法正认为这是夺取益州的绝佳机会,力劝刘备在宴会上擒杀刘璋。刘备虽然以“此大事也,不可仓卒”为由拒绝了法正的建议,这显然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但是毫无疑问地,此时刘备是看到了法正的尽快取得益州的效忠之心。刘备之所以“信爱”法正,笔者觉得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刘备对于法正的信任的具体内容,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法正擒杀刘璋的“奇谋”建议,虽然显得操之过急而被刘备否决,但是他的“谋主”地位,则在这次涪城之会中显露无疑。所以后来刘备在军事行动上的重大决策,都会经常向法正问策,而法正也表现出了令人信服的水准。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法正建议直接擒杀刘璋,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三国志·法正传》: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

应该说,郑度的这个战略直击刘备的战略软肋。刘备在别人的地盘上深入作战,其实毫无后方可言,一旦刘璋方面坚壁清野,对刘备来说确实非常危险。刘备的反应“深恶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郑度建言的正确性。在这种关键时刻,刘备又是问计于法正。法正则非常有把握地断言刘璋不会听取郑度的正确意见,事实证明果不其然,应验了法正的判断。

刘备在进攻的刘璋的军事行动中,开始进行的较为顺利。涪城,绵竹接连投降,在吞并了李严等人的降兵之后,力量更加强大的刘备耀兵于雒城之下,剑指成都。然而到了雒城之后,刘备意外地吃了个“大瘪”。

《三国志·吴范传》:

“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

这是东吴方面在蜀中回去的人所传递的消息,他们都认为刘备因为雒城的重挫,攻取益州已经变得不可能。而曹魏那边的传言就更加离谱了,“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魏书·袁涣传》)虽然这些消息都不属实,但是史料却都反应了刘备在雒城战事的艰难

。刘备在攻雒城时战死,当然只是一个传言,而刘备身边的另外一个“谋主”庞统却真的在这里中流矢而亡。“庞统围雒,中流矢卒”(《三国志·庞统传》)。刘备在战事最艰难的时刻,身边的“谋主”就只剩下法正一个人了。刘备最终攻克雒城,在建安十九年(214年)的初夏,开始向成都进军,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法正的出谋划策。

三、品行不完美的“游侠”法正

《史记·游侠列传序》: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笔者觉得,“游侠”在汉代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词。这一点在法正身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关于法正的“游侠”做派,其实在我们之前提到的擒杀刘璋的计谋中其实已经有所体现了。这个计谋虽然有可能不需要劳师动众,一举拿下益州,但是却存在道义上的巨大缺陷。王夫之对此曾经有过评价,“璋初迎昭烈,二子者,遽欲于会袭之,忍矣哉!君子于此,劝璋以州授先主而保全之,则得矣,其他皆不忠不智之徒也。”

王夫之在这里尖锐地指出了法正的“奇”谋不“正”,具有强烈“不忠”的色彩,其实这正是游侠“其行不轨于正义”的真实写照。难怪“奸雄”曹操都要称法正为“奸雄”。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法正既不“法”,也不“正”


法正的人品不行,是一个“游侠”式的人物,在后来他任蜀郡太守志得意满的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法正确实是不能算是一个谦谦君子,报复起昔日有过节的人来,甚至有点心狠手辣,可以要了别人的命。当然,曾经施恩于自己的人,也不忘其恩。

而最让法正感恩戴德的,当然是刘备了。

《三国志》裴注:

“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汉中之战刘备用法正的方略斩杀了夏侯渊,这段历史大家已经非常熟悉,这里不再展开。我们单来看看汉中之战里的这个片段,在这段记载里,裴松之如诉如绘,给我们展示了极强的画面感,也把法正的“游侠”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荀悦在《汉纪》里也曾经对“游侠”有过这样的定义“游侠之本……不忘平生之言,见危授命。”在这里,不管是司马迁的笔下的“

不爱其躯”,还是荀悦所说的“见危授命”,放在法正身上,都显得那么贴切。

汉中之战,可以说是法正“游侠式谋主”最完美的一次诠释。刘备在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自封汉中王,“以(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这里又引出一段公案,那就是法正和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问题。

四、诸葛亮与法正的地位问题

关于尚书令一职,本人曾经在今日头条有一篇相关的文章做过较为详细的讨论。详情请看 。尚书令发展到汉末三国,已经是一个实权性职位了,所谓“任总机衡”,尚书令行使国家权力已经成为常态。

所以,就有朋友据此认为法正被刘备任命为尚书令,在刘备集团的权力已经大过了诸葛亮,更有甚者还得出了刘备最倚重的是法正,而不是诸葛亮的结论。这些说法在网上讨论的很厉害,关于这个话题,接着“漫谈”法正,笔者今天也来尝试做一个梳理和讨论。

首先要加以承认的是,法正的作为“谋主”,又因为其“游侠”气质和刘备很“对味”,深得刘备的信任和重用,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法正的尚书令一职,在刘备集团当然也是最具分量的官职之一。但是笔者之前曾经谈到过,讨论古代官职,最好用一种发展动态的眼观去看待,并不能说某个职位在曾经某个阶段是什么样的情况,它就会一直是这样的情况。制度的演变总是悄无声息,润物无声的,往往难以察觉。法正的尚书令严格来说,只是汉中王国的尚书令。而刘备集团在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帝国之前,实际上是存在两个权力中枢的,那就是大司马府汉中王国尚书台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左将军”合法性来源更高一些


汉中之战前,刘备的最高官职应该是行大司马,左将军。而在这两个官职里,行大司马是刘璋推举的,而左将军则是来自汉廷的直接任命。从这个角度来讲,左将军是刘备的最高权力来源。关于这一点,还有两个佐证,那就是刘备在称汉中王的《上汉帝表》里并没有提到“行大司马”一职,第二是刘备在这之前的核心权力机构是左将军府。所以,当刘备自称汉中王后,汉中王国草创,汉中王国的权力机构也属于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这个过渡阶段的最终形态是蜀汉帝国。所以,此时左将军府(后来改称大司马府)依然担负着维持刘备集团权力正常运转的最重要任务,而诸葛亮此时以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其实权只可能比法正重,而不可能低于法正的尚书令权力

关于诸葛亮的“署大司马府府事”权重于法正“汉中王国尚书令”这个观点,笔者还能找到一些其他的佐证。

《上汉帝表》:

“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

这里明确表示刘备的汉中王国之建,完全是“依汉初诸侯王故典”。这就说明相当于汉中王国国相的“尚书令”法正,必须要有来自于汉帝的任命才具备合法性。然而此时的汉廷已经处于曹操的控制之下,所以法正的“尚书令”多少带有一点私署的性质,汉中王国的尚书台其权力低于“大司马府”,也是合乎逻辑的。


被请出武侯祠的功臣,漫谈“游侠式谋主”法正

诸葛亮依然是刘备集团最重要的人物,位在法正之上


最后还有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段子”,那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法正得势以后,大肆报复曾经轻慢过自己的人,导致数人因此丧命。有人觉得法正威福太过,就跟诸葛亮告状“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从这里其实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法正虽然受到刘备的“亲爱信之”,但是其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却依然是在诸葛亮之下的。

当然,法正为尚书令,必然掌握诸如选举、刑狱和监察等实权,这毫无疑问是会分掉诸葛亮“大司马府事”的一部分权力,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而后来法正死后,刘备似乎也一直有类似的动作,继任尚书令的刘巴、李严这样的安排意图已经比较明显。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样,官职和制度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等到刘备过世蜀汉帝国的丞相制度建立。蜀汉的尚书台权力已经被置于丞相府的控制之下,比如后来的尚书令陈震等人本身就是诸葛亮的亲信。

总结

法正从成都武侯祠中被“请出”,无疑反映了时人的价值观念。这也和法正本人的历史形象较为贴合,法正是备受刘备信任和重用的“谋主”,这和他的“游侠”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位“游侠式谋主”虽然在刘备集团权位崇高,特别是在被刘备任命为汉中王国尚书令之后,其身份地位都达到了顶峰,然而却依旧无法和作为“肱股”的诸葛亮相提并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