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武功为什么能这么厉害?

用户64036542229

关于这个问题的话,我想大家应该听说过一句话叫穷文富武。

这个问题或许放在近代人身上有一点不可思议,但是在古代,这是一个很想当然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如果你要练武,这个家庭,就得少叫你一个这个劳动力,然后还要多出来一张只能够吃不能够生产的嘴,此外,你如果练武的话,你武器的生产,还有武器的消耗以及你如果还要练习骑马的话,马匹的购买,马具的安置,你训练弓箭的话是弓箭的消耗这些明细都得算到你的头上。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当时的话,你所有的武器设备如果真的要造出来的话,这笔价钱,即便是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身上也仍然没有办法供应得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刚张晓祺出黄巾起义的时候,他的起义军部队很多人连必要的武术训练都没训练过,真正能够打仗,或者说有点武艺的,也只有那些从破落的家族里面走出来的那些贵族子弟才会武艺。

因此,能够拥有着相当高超的武艺的子弟,在当时来讲只有两种,一种是在边疆,抵抗过少数民族的,当过兵的,但是这批人通常是无依无靠,在社会上面没有相应的土地,只能够去参军,这种办法获得相应的报酬,这种人通常我们会说他是大老粗,因为这种人不识字,但是,你看到关于这个人,他有自己的武艺,而且他还会读春秋!说明这个人识字,而且曹操对于关羽他的各种各样的礼数是表示赞赏的,证明关羽以前是学习过这些东西的。

这样就证明关羽这个人读书识字需要去请先生,这需要钱,练武的时候也需要钱,而且学习礼数,这代表他曾经接触过这一方面的人才,因此可以看出关羽这个人以前也是有过一段富裕的生活的,只不过犯了事情,杀了人被迫无奈只能够逃出去,靠卖枣子来换得相应的生活成本。

就是说,刘备,确实,历史上记载刘备有一段时间,跟着他母亲一起织席贩履为生,但是刘备这个人他的老师是当时剿灭黄巾起义的三大支柱的其中之一,卢植,这个人官至三公,如果说刘备真的是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家道中落的话,他是没有任何财力,或者说有机会去拜会这个人做老师的,毕竟带一个老师是需要钱的,而且这个老师名声越大,他所需要的钱财也就越多,证明刘备这个人以前的时候,生活还算富裕,至少来说拜卢植作为老师的这笔钱他还出得起,并且无论是在演艺里面还是是在正史里面,刘备这个人是会一定的武功的,所以,刘备家里也并不穷,他以前的这种生活方式可以是看作,他成年以后家庭出现了变故,或者是他是一种体验生活。

至于说张飞这个人,那就毫无疑问,以前是富家子弟,直到刘备找他参军,他以前管理的是杀猪的行当,并不是说这个人就是只负责杀猪,而是说整个一个杀猪行业归他管,并且,刘备起家的第一批资金,也就是招募那几百个人,并且武装他们的那一笔钱是张飞出来的,从中我可以看出张飞这个人,他的家庭是有多么的富裕,武装自己一个人,这需要的钱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更何况是武装一支部队。

与我们印象里面张飞这个人是一个大老粗不同,张飞也是有文化的,并且三兄弟里面,张飞的军事才能是最高的,刘备在进入四川的时候,曾经四处碰壁,大部分的整个四川是由当时张飞率军攻打下来的,并且,曹操军队里面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这个人是以军略著称的,但是在遇到张飞的时候照样吃瘪,由此可见,张飞这个人的军事才能。

并且在击败张郃以后,张飞还特地树立了一块碑文上面的字相传,就是张飞自己写的。


漩涡鸣人yy

有个细节大家没注意到:刘关张都是边郡人。刘与张是涿郡,关是河东郡,另外,吕布是上郡,其手下猛将张辽高顺等则多是河东郡人,都是边郡人。董卓的凉州军团和马超的凉州兵就更不用说,全是边郡人。东汉中期以后,北边是鲜卑乌桓等屡屡进犯,西边则是羌人屡屡造反,边境地区动荡不安,乱了上百年。这种环境,要想生存,就要够狠,男孩估计是从拿得动刀的那天起,就要上阵砍人,能活到十八岁的,都是人精。在这等恶劣环境中,刘备不但活到了十八岁,还混成了黑社会老大,史书上是说“年少争附之”,拉起一帮人马,刘备肯定是有过人的本事,武功了得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不然何以服众?有人可能对刘备的武功不以为然,但你也不想想,如果刘备的武功不爆表,怎么能做武功爆表的关羽张飞的大哥?刘备一生败仗无数,每次都能毫发无双地开溜,没两刷子哪那么容易跑掉?刘备在涿郡就是一恶霸,连苏双平这样的巨商都出巨资赞助刘备,说是赞助,实际上向刘备这位黑老大交保护费。这“年少争附之”中的年少就有张飞,张飞是土豪,家大业大,但在乱世要保住这份家业也不容易,张飞自是自幼习武,练成好武功,没人敢欺负,另外就是投靠刘备这位黑老大。至于卖猪肉,最多只是副业,张飞的武功肯定是练出来的,不是靠卖猪肉。关羽则是杀了仇人,被官府通辑,亡命江湖,贩枣只是营生手段,武功是杀人之前练成的。关羽在杀人之前肯定已经很厉害,试想想吧:关羽杀的可是大户,大户行走通常有家丁保护,关羽上前剁倒几个家丁,再把大户剁了,再从容逃走,官府通辑多年也抓他不到,没有真本事是做不了这些事。仔细查查三国猛将的出身,大概是这几类出身,一是边郡人,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二是猎户,典韦陈应鲍隆。三是盗贼,甘宁周泰将钦,边郡人中也很多是盗贼出身,如李催郭汜。四是杀人犯,如关羽夏候敦。


千里光95280942

卖枣杀猪,那是小说家之言、甚至民间传说的说法,不足为信!

先说关羽,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里都说他是吃了官司才流亡江湖的,之前是怎样呢。关羽爱读《左氏春秋》,那年月能读得起书的最起码也得小康之家以上,汉朝文武不分家,像样的人家都要求子弟们学文习武。就算关羽是庄稼汉出身,汉朝农民都得服兵役,每年农闲组织起来训练。

张飞,张飞才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村里的屠户,都是后世市井小民的穿凿附会,人家历史上涿州豪门望族。从先秦到汉唐,中国的豪门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其实是很接近的,汉朝富二代、官二代、贵族子弟们,做不到骑马如飞、百步穿杨,没有上战场建功勋的经历是给家族蒙羞的!张飞不会武功吗?

最后补充,不要把现代人想象中的武功和当年的武功混为一谈。现代的武功,无论是武校里教的还是公园里练的,一大半是古代杂耍卖艺的留下来的,还混杂了白莲教、义和团等玩意儿;是什么性质我不多说。真正杀人的武功,其实比那些简单易学、干净明了,要不然中国几千年的战争是靠什么打过来的。最后的最后,冷兵器战场上,精通骑马射箭比什么武功都管用。


雷电下的旅人

答 | 江隐龙

关羽卖枣张飞杀猪,其实是《三国演义》“演绎”出来的一个误会。从关羽、张飞的身世来看,这两员大将年轻时武艺娴熟的理由还真的很“充分”。

先来看看关羽。《三国志》里对少年关羽的描绘非常简单,简单到只有五个字:“亡命奔涿郡”,但已经可以看出关羽年轻时显然不是“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关羽生于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因为犯了事要“亡命”至涿郡(河北涿州),这个犯的“事”十有八九是杀人——而且杀的还不是一般的人,不然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三国乱世,也未必要奔赴几百公里远到涿郡去避祸;同样,既然是亡命之徒,行走江湖自然要有武艺防身,所以仅仅从《三国志》上的五个字来看,少年关羽也应当有一定的武艺。

至于张飞,更是地方豪强。东汉政权的建立依赖与地方豪强,所以自立国之初就给予了地方豪强以较大的自主权,东汉末年发展出军阀割据的场面也源于此。这些地方豪强不仅仅垄断了经济与政治,同时也会经营起私人武装,活生生就是一个个国中之国。东汉末年处于乱世,这些大大小小的豪强地主自己练武并带领着一干团练是非常正常的,张飞显然便在此列。

关羽与张飞,一个亡命徒,一个地方小豪强,平日除了武艺之外自然也会有一些“营生”。这些营生不为正史所记,《三国演义》对此进行了虚构,让关羽卖枣、张飞杀猪,其实都是一个颇合常理的推测,尤其是关羽,就如同《东邪西毒》中所说的,功夫好也是要吃饭的。不过,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卖枣杀猪显然也不是两人的真正职业。张飞称自己“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关羽自称“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一个是地方一霸,一个是江湖游侠,放在《水浒传》中也相当于晁盖、李逵一般的人物,有武艺自然也不奇怪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关羽、张飞有幸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因此有了让后人知道其能力的机会——如果两人运气不好,一上场就被流箭射死,那是任有多少武艺也不会为人所知了。


隐语

英雄每多屠狗辈

孟子曾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五百年前,魏国大梁有一杀猪人,名为朱亥

五百年后,西蜀有卖枣人关羽,杀猪人张飞

岂是碰巧而已?

自古战力卓绝的武将,大多不是书香门第,不是富豪商贾之家吗,大多出自草莽。且战场万人敌,与单打独斗不一样。一对一的厮杀,武技远比身体素质重要。但是战阵之中,身体素质好的那个人,活下来的机会才更大。

秦汉时期的项羽即便“学剑,又不成”武技水平并非出类拔萃之人,但依旧号称战阵无敌,关键在于“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跑的快,反应快,力量大,抗打击能力强,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武功一力降十会”,项羽都有了。在科技水平几乎为零的古代,这样的项羽,不无敌才怪。

而出身穷苦家庭的关羽,张飞,与书香门第富豪商贾家的孩子不一样。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磨难,磨难是把磨刀石,能把刀磨断,也能把刀磨锋利了。

卖枣的关羽,需要每天推着满车子的枣从乡下到城里去卖,为了能够多卖一份大枣,甚至需要推车走街串巷兜售,体力和耐力,远非世家大族出来的武将可以比拟。一个推着满车大枣的人,尚且能够健步如飞,如果他有一天不推大枣,而是拿起青龙偃月刀砍人呢?

杀猪的张飞,虽然比关羽好一点,但也是一个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讲道理,可能劳动人民讲不过读书人,但是论掰手腕,两个读书人也不如一个张飞。张飞是一个杀猪人,这让我想起《庖丁解牛》中屠夫庖丁的杀牛的动作“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是不是想起了《新龙门客栈》中那个店小二了!?不怕见血,力气大,杀猪手法高超的张飞,被关羽称赞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看古代武将,千万不能被小说演绎中武功招式给扰乱视听了。真正的战场厮杀,越简单越好,打架还要摆poss的,都是死的快的。


应作如是观

他们的师傅是个神秘的人物! 关羽和张飞号称“万人敌”,那么他们的武艺到底是谁教的呢?

4天前娱乐王百万熟读汉末三国历史,

关羽和张飞,可以说家喻户晓的三国名将,跟刘备桃园三结义而备受人们称赞。从刘备起兵到建立蜀汉政权,关羽和张飞可以说是刘备的贴身护法,一路跟随,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事实上 ,他们的出身都低微,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之中的人物形象设定,那就是一个卖枣的,一个杀猪的,然而他们却在历史上号称“万人敌”,那么他们的武艺到底是谁教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关羽和张飞的战绩:关羽虽然没有斩华雄,也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但是却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是真实发生的。

根据《三国志》记载:“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颜良被杀,而且是在万军之中被斩,可想而知,关羽的勇猛程度,在中国正史记载里,这样的杀敌行为,是极其罕见的。

而张飞,也不简单。当年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要知道当时追杀刘备的是曹操的虎豹骑,一直重装部队。根据《三国志》记载:“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身份地位,而武艺勇猛无敌,让别人看得就害怕,这样的超一流的武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翻阅正史记载,我们看不到相关记载,很显然,关羽和张飞这样的武艺,绝对不是如同金庸武侠小说里,获得什么秘籍,而是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

在古代战争之中,武将单挑的情况确存在过,比如三国时代,吕布单挑郭汜,孙策单挑太史慈,都是于史有据的,但是却少之又少,绝对不像《三国演义》每次大战再起,先是武将单挑,这是不太可能的。

古代战争的主要形式,还是士兵冲阵,而大将一般是坐中军大帐搞指挥的,不过也有一些主将带头冲锋。

关羽和张飞跟随刘备的时候,刘备势力弱小,经常依附其他诸侯,常常也是颠沛流离,屡战屡败,关羽和张飞在这样的战争之中,往往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从而得到磨练。加上其两人,人高马大,身板硬,气力大,自身带一定的威势。譬如关羽身长九尺,即便按照汉制算法(一尺约二十三厘米),也逾两米。这样的人,在战场之上,想必非常震撼敌人。

除此之外,在古代冲阵之中,还要有胆气,武器装备等。虽然关羽的刀不一定叫“青龙偃月刀”,张飞的矛不一定叫“丈八蛇矛”,但是都属于长制型武器,杀伤力也比较大。

因此,关羽和张飞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人敌”,是因为在等量级人物之中,他们的杀敌之猛,狠,气势,胆识,以及结果,远胜他人。


目识丁

关于这个问题,看了很多回答,我觉得都没有说中要害,所以,想着给出我的看法!

关张二人武艺超群,最主要的原因是天赋异禀好么!按照易中天老师的分析,换算标准,东汉末年的9尺,约今天的2m以上了,很多人对此有异议,陈寿毕竟是晋代时期的人,离三国时代最近,所以这个记载应该是客观的,不存在后代神话关羽的情况,就算是估算,那也在2米左右,那个年代,穷苦出身都是干活,东汉末年民不聊生,而我们都知道。关羽熟读春秋,知晓大义,所以能读得起书的人应该有一些资本,能读书就肯定能学武艺。



所以,二人武力超群,就两点,

第一,天赋异禀,第二,长年征战!就是这么简单!其他的都是扯淡……



君说历史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没见到任何有关这二位少时拜师习武的记载。不过据古时的一些记载判断,关羽张飞是肯定拜过师、学过武的。



因为当时有那么一句话叫"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对孩子的培养大都请师传授文化、武功,包括学习一些简单的兵法。



对于低层的老百姓来说,乱世更需武艺来保护自已,保护家庭。估计这二位恰恰是在众多的孩子里面,体格是健壮的,练武是刻苦的,功夫是好的。



随着年龄长大,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英雄气概,加上从小就嫉恶如仇,有侠义之心,喜欢抱打不平,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桃园结义,才有了后来关羽温酒斩华雄,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踦,才有了张飞一声喝断当阳桥惊退曹操数万兵的壮举。



关于他们的武功来历绝不是无师自通、杀猪打枣练就的,



一定是下过苦功夫的,



因此才那么厉害。



红皮书1

关羽是卖过瓜果梨枣,但他不是小贩出身啊,人家是杀人犯出身,亡命天涯。当时在家乡抱打不平,杀了仗势欺人的一个豪强,逃难于江湖。能杀死人多势众的恶霸,那肯定是有点手段的。

张飞,小说里写的是屠户出身,慢慢发家,杀猪杀出了名,还积攒了不少家产,整天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想来也是有把子力气,而且心狠手辣。

关羽、 张飞皆万人敌,在三国时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我想他们都是带点功夫的,再加上身高马大,气力过人,普通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你没发现吗?三国里的人物凡是虎将都是人高马大,臂力过人的。

吕布,三国第一勇将那可不是盖的。单手提起纪灵如提童稚,纪灵是山东大汉,身高184,然而在吕布眼里就是个孩子,吕布的身高和力量可见一斑。

关羽,曹操曾问云长为何骑这等劣马,太瘦了。关羽回答,某残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关羽可是壮汉一枚,体重不是一般的沉啊,再加上他武器70多斤,这个重量是一般人能用得了的吗?这一刀下来刀身加力气真得有千斤,谁抗的住啊。

张飞,勇气过人,书上说张飞说话声音如同打雷,所以桥头一声呵斥,直吓得夏侯杰肝胆俱裂,曹军战马受惊,数万曹兵被张飞一声呵退!单单这一手也足以惊世骇俗了,和他对阵,马惊的乱跳,将吓的腿软,怎么打啊。

赵云,说起赵云我就想起老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关羽张飞找的演员还可以,但赵云三个演员没一个像样的,不是演技不行,是演员外表不合适,都太文弱了。虽然赵云这个名字挺秀气的,但他本人绝对是一个彪形大汉。周仓大家是知道的,给关羽牵马坠蹬,帮他拿刀,长的身高马大,两臂有千斤之力,一身的武艺。但在赵云面前还是个小盆友,与赵云打斗被他连刺数枪,回报关羽:说有一将厉害,我打他不过。关羽问:那将姓甚名谁,怎生模样?周仓答:长的极其雄壮,不知姓名。大家想想,周仓已经很高大威猛了,但他说赵云比他还雄壮,由此可见,赵云怎么也得2米以上,身量绝不在关羽张飞之下。

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好孩子就是我

三国出色武将主要依靠天赋异禀----大块头。家有没有发现三国里的人物凡是虎将都是人高马大,虎背熊腰、臂力过人,如果他们再带点功夫套路,普通人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南蛮的兀突骨大王身长一丈二尺、吕布身高一丈、关羽身长九尺、张飞身高八尺,身高八尺的还有有典韦、许褚,徐晃,马超、董卓、徐坚、赵云、许褚等.

三国时期隐藏在草莽间的战将共同特点:作战勇猛,武艺高强。关羽和张飞那么厉害,没有练过,只是在起兵的时候,关羽才打造了八十多斤的青龙偃月刀,而张飞打造的是丈八蛇矛,可见两人之前并没有练武习惯,要不然不会连武器都没有。至于他们拜的师傅是何人,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惜墨如金没有提过。


关羽在家乡杀死恶霸,那肯定是身强体壮,身手敏捷,心狠手辣之辈,最终逃亡于江湖,是亡命天涯的杀人犯。

张飞,小说里写他是以杀猪杀出了名,还积攒了不少家产,应当和水浒里的镇关西差不多的人物,也是身材魁梧,心狠手辣。

小说里关羽、 张飞都是勇冠三军的万人敌,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所凭大概也就是人高马大,气力过人,如果他们再带点功夫套路,普通人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