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廠商新機會:企業上不上雲?如何兼顧安全與成本

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催化遠程辦公和企業上雲的步伐。3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出促進企業加快工業設備聯網上雲、業務系統雲化遷移。

但是,面對大量數據,尤其是工業數據的上雲,信息安全成為企業擔心的首要問題,一些企業要求數據需要保存在自己的數據中心。除此之外,各類場景的雲化對於其背後的技術支撐要求極高,後臺的數據中心如何適應上雲的變化等等。

而對於超融合市場中開路先鋒之一的Nutanix來說,這些正是超融合的機會。

Nutanix成立於2009年,目前在超融合市場上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超融合架構是基於標準通用的硬件平臺,通過軟件定義實現計算、存儲、網絡融合,實現以虛擬化為中心的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技術架構,核心功能是分佈式存儲系統和統一的資源管理平臺。企業要進行數字化轉型,第一步是進行超融合,然後才是構建私有云、混合雲和多雲,超融合可以理解為是企業上雲的基礎。

根據IDC預測,2021年中國90%以上的企業都會採用多雲的方式,即通過公有云、私有云組合管理自己的信息系統,超融合就是解決企業在多雲平臺上運行的技術。

如果把計算和存儲比喻為家電,通過電線連接用戶,按照使用量進行收費。公有云就像發電廠,有的企業會考慮自己接一根電線;但用私有云的企業,就相當於自己買發電機。Nutanix提供的“家電”可以支持企業在不同發電廠或發電機之間的切換。

Nutanix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馬莉和中國區技術總監夏峰的感受是,企業對於上雲的需求加快。“總體來看疫情對IT行業的影響不是最大的。軟件廠商能夠看到一些新機會。”馬莉說,有些企業原來聽說過超融合、聽說過多雲,但是最開始並沒有馬上行動的合作伙伴,已經主動找到他們,想學習一下,為自身將來的轉型做儲備。

在中國落地

這一次,夏峰切實感受到中國企業佈局多雲的進程在加速。

當大批企業或員工在線辦公,這對於遠程辦公軟件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挑戰考驗的是整個系統後臺的支撐能力。

終端用戶計算(EUC)在這種情況下得到進一步應用和發展。在技術層面,終端用戶計算分為兩個不同的層面,一是虛擬桌面架構(VDI),另一個是通過公有云或雲服務商提供的桌面雲的方式,即“桌面即服務(DaaS:Desktop as a Service)”。企業可以通過DaaS技術,直接通過公有云申請相應需要的桌面辦公。

夏峰介紹,最早對管理桌面或者IT用戶來講,虛擬桌面主要是從幾個方面考慮的。第一是集中管理,第二是安全,第三是在移動辦公情況下通過不同的設備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訪問公司內部的辦公軟件、管理軟件。這是當初VDI或者是DaaS技術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早期大量超融合架構,就是應用在虛擬桌面或者是VDI環境下的。

“我們也看到市場上有大量的需求,或是客戶的關注點在遠程虛擬桌面,以及DaaS這樣的遠程辦公解決方案。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設備都可以獲取企業數據進行協同辦公的特點,被更多企業關注。”馬莉說。

DaaS架構的優勢還在於,可以訪問公司的數據,但不存儲任何公司的數據在本地設備上,有嚴格的身份認證、權限管理和訪問策略。

除此之外,夏峰說,武漢中南醫院、協和醫院都是Nutanix的用戶。他們為醫院的信息系統(HIS)、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ACS)、醫療大數據、社區醫院制度的改革提供解決方案,包括虛擬桌面、數據中心的超融合IT基礎架構;同時,也幫助幾個應急防疫醫院建立IT系統等。

各行業中最早復工的是證券機構,Nutanix有大量證券行業的企業客戶,因為前段時間股票漲跌頻繁,另外,除了商業銀行,很多互聯網銀行如北京的中關村銀行,原來都是通過超融合架構,快速把雲的體驗帶到銀行的業務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傳統制造業企業,面對此次疫情也在尋求更多改變。“他們需要拓展渠道、優化網上供應鏈以及當前的生產製造環節、後臺的數據中心如何改造來適應上雲的變化,這些都是超融合的機會。”夏峰說。

安全與成本

SaaS廠商新機會:企業上不上雲?如何兼顧安全與成本

廠商與雲廠商之間可以類比成發電廠和家電的關係,如果我在家裡私接一個功率很大的家電,導致家裡整個電路短路,這個事情跟發電廠沒有關係。雲廠商是技術提供者的角色,SaaS廠商基於其上進行終端服務。”商湯產業戰略研究院院長田豐說。

對於Nutanix的角色,馬莉解釋說,如果把計算和存儲比喻為家電,通過電線連接用戶,按照使用量進行收費。公有云就像發電廠,有的企業會考慮自己接一根電線;但用私有云的企業,就相當於自己買發電機。Nutanix提供的“家電”可以支持企業在不同發電廠或發電機之間的切換。

但事實上,企業對於是否上雲有自己的擔憂,安全首當其衝。“我們看到客戶上雲最關注的就是安全與合規。”馬莉說。疫情期間,夏峰走訪幾家企業就發現,中國對於企業上雲有相應的規定,需要遵從一些認證和要求,這其中還包括一些數據不允許傳到雲上。

目前,Nutanix推出的Xi Frame的解決方案,就正試圖在中國落地。

一種落地方式是和國內公有云廠商或服務提供商合作提供DaaS服務。另外一種方式則是用戶數據還是在本地,管理平面在雲上,客戶可以把自己的用戶數據或者用戶桌面的分配方式放在企業裡,在自己的數據中心搭建本地虛擬桌面,但通過雲上的控制平面來做。夏峰說,這樣既能保證數據安全,也能滿足企業的上雲需求。

馬莉表示,很多企業的做法是,可以把最安全、最保密的數據放在自己的數據中心,把一些備份數據或長期的、不敏感的數據放到公有云。

除了安全,更多企業上雲時思考的就是成本。SaaS廠商又如何兼顧成本和安全?

成本主要是比較一次性購買和按期使用交費的成本。

“客戶更多會綜合考慮成本,比如5年甚至10年的總體擁有成本,包括人員、運維、後期給企業帶來的效益,而不是看一次性採購花了多少錢。”馬莉表示,Nutanix有一個成本計算評估服務,可以幫助企業決定應用放在公有云還是本地,提供企業上雲戰略。

而此前,Nutanix的一個證券公司客戶,其業務部門用Splunk進行大數據分析,為證券VIP用戶推送一些信息服務,如哪些股票比較好,可能有一些資金流入、流出等。

“開始,他們通過公有云購買了這樣的SaaS服務,但後來發現這個服務使用頻繁,如果長期看公有云的租用費用很高。最後,他們選擇直接安裝一個平臺,利用Nutanix的超融合跑Splunk提供這個服務。”夏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